環保輿情
Public Senti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報刊網絡
2、廣播電視
3、網民網語
(1)河南護欄清洗車上崗“神器”可抵60名環衛工
①消除了環衛工在道路中間作業的安全隱患
最大的意義就是消除了環衛工在道路中間作業的安全隱患。
為了安全考慮,很好,再也不想看到環衛工被車撞了!
今天在公交上就看見一個大爺在擦路邊護欄,車來車往的看著就危險!
挺人性的,保護環衛工人的安全。
最好多制造一些這類產品,替代危險性大的工種,以提高這些職工的人身安全。
這種車每個城市都應該還配備,緩解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還沒有安全隱患。
②全國多城市已配備清洗車
蕪湖早就開始用這個清潔護欄了,感覺很方便,就是有時候占一個車道堵的慌。
柳州早有了,都在半夜上路洗。環衛工辛苦了。
山西大同,早就有了。
(2)厄爾尼諾或致今冬北方多霾
①調侃厄爾尼諾為霧霾“背鍋”
厄爾尼諾:天,這鍋甩給我我不接!
本來就是天天霧霾,這個借口更好。
才知道霧霾是厄爾尼諾引起的。
②質疑厄爾尼諾為何只影響中國不影響周邊國家
關人家厄爾尼諾屁事~這是一個全球效應事件,人家韓國日本咋沒那么大霧霾?不從污染源控制起,老是怨天怨地。
真正的專家!請問厄爾尼諾為何不影響其他國家?
那么韓國、日本怎么就沒霧霾呢?怪厄爾尼諾?
1、熱點話題排行榜
2、負面話題排行榜
本月最受關注的負面事件為“8月空氣質量排行:成都、合肥上黑榜”。環境保護部12日對外發布2016年8月份重點區域及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同時公布8月份空氣質量黑紅榜單。此前甚少出現在“黑榜”中的成都、合肥、西寧均出現在8月空氣質量“黑榜”中,被列入空氣質量較差后10位。環保部數據顯示,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分別是:廊坊、成都、濟南、唐山、衡水、邯鄲、合肥、邢臺、徐州和西寧市,7月份被列入“黑榜”的北京市8月份退出“黑榜”,未被列入后十位。
本月負面環保事件主要涉及空氣污染、執法受阻、水污染、官員違法等問題。因“污染圍城”問題突出,安陽市成為關注焦點。安陽市環保局局長張衛東被停職后,連日來,安陽市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對揚塵治理問題進行明察暗訪。而就在9月16日,安陽副市長唐獻泰帶領該市環保局有關負責同志在對揚塵污染問題進行督查時,在一工地被工人擋在門外近40分鐘,最終,該工地因覆蓋不嚴,揚塵四起,拒絕執法人員檢查等被重罰。
3、城市亮點排行榜
本月中綜合表現最為突出的城市為上海市。下月起,《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將正式實施。記者從28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條例》將重視運用多種手段推動環境治理,其中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出規定,明確排污單位要在上海統一的污染源信息公開平臺上公布排污信息,實現一網查詢,方便公眾監督。同時,上海還將環境違法行為納入社會征信體系,通過推進綠色信貸、綠色供應鏈管理等加快形成社會合力,保障上海整體環境質量。
另外,北京市在9月份城市環保工作中同樣表現良好。為加快北京農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規范項目建設和驗收管理,《北京市農村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項目實施暫行辦法》近日出臺實施。辦法規定,農村污水處理與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項目相關審批權限由市級下放至區級,市有關部門將加強對各區審批工作的政策指導。
此外,濰坊市、福州市、長沙市、秦皇島市、南京市等城市在本月環保工作中均有突出表現,為治理空氣污染及水污染推出了多項舉措。
4、城市負面排行榜
通過監測數據顯示,“鄭州市”為本月危機度最高的城市,出現5則環保負面話題。其他城市如“東莞市”、“濟南市”、“北京市”分別出現4、3、2則環保負面話題。內容主要以空氣污染及水污染等問題為主。如“東莞過去一周空氣質量明顯下降全市啟動應急措施防治污染”、“濟南大明湖畔暗藏排污口:污水常年流入湖中臭氣熏天”、“北京24日空氣質量達5級重度污染”等。
其中,鄭州市“霧霾卷土重來鄭州空氣陷重度污染”媒體關注度較高。9月4日9時,記者從鄭州市環保局官方網站獲悉,分布于鄭州市城區9個監測子站顯示,目前鄭州市已陷入重度污染。其中,鄭紡機監測點最為嚴重,空氣質量指數(AQI)290,全市污染物的重要罪魁禍首仍是PM2.5。
本期發生最多的污染問題為“空氣污染”和“水污染”,應給予重點關注。
5、企業亮點排行榜
下圖為監測時段內企業環保工作亮點排行榜。本月上榜的企業主要涉及電池、家電、汽車等幾大領域。其中,超威公司表現亮眼,如“超威引領行業綠色發展獲國家環保部副部長贊揚”、“超威新品發布會超威黑金電池為新能源發展添磚加瓦”等報道均表明了企業為環保所做的努力。
此外,家電行業中的格蘭仕“格蘭仕微蒸烤一體機榮獲IFA節能環保技術金獎”的報道,汽車行業中比亞迪“商用家用兩手抓比亞迪驅動綠色未來”的報道,均在環保產品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
6、企業曝光排行榜
本月曝光度最高的負面企業為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自7月16日起,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河南的一個月內,先后三次向鄭州市政府交辦群眾舉報的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公司的問題,舉報材料稱其“夜間焚燒垃圾,粉塵廢氣污染嚴重”。鄭州市政府三次做出回應:問題反映不實。這些情況在當地媒體公示后,引發熱議。從2010年通過發改部門同意備案,到通過環評驗收、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證書、被列入國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企業名錄,到2015年底二期項目最終取消,鄭州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5年多的辛苦孕育,最終未能結果。
另外,“拒不處理3000噸廢水企業稱因‘排污證注銷’”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同樣大江化工實業有限公司暗管排污十余年,9名干部形成背后“保護傘”也受到輿論廣泛熱議。
此外,玉屏湘盛化工有限公司、江蘇普信米業有限公司、邳州中創、益康工貿有限公司、老街燒烤、藝浩專用車輛有限公司、鹽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均存在污染行為,對周邊地區的空氣環境及水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7、媒體曝光排行榜
中國環境及相關輿情數據顯示,本月最關注中國環境的新聞媒體排行中,前三名為:網易、新華網、光明網,TOP10共出現涉及中國環境及相關的信息(下同)共計2698條。其中,網易,共計657條;新華網,共計502條;光明網,共計470條。TOP10中包括4個新聞門戶網站,4個綜合門戶網站,2個金融門戶網站。具體排名見下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