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雪萍
(崇左市江州區植保植檢站,廣西 崇左 532200)
甘蔗品種在崇左市江州區對比試驗初報
農雪萍
(崇左市江州區植保植檢站,廣西 崇左 532200)
試驗以崇左市江州區主要栽培品種新臺糖22號為對照(CK),與桂糖29號、桂糖31號、桂糖42號等進行為期一年的品比試驗,以篩選出適宜江州區氣溫土壤條件的品種。結果表明:新臺糖22號在種性的綜合表現上還是比較優良的,桂糖42號表現不錯,在糖分與脫葉性上也較好,有成為主要栽培品種的潛力,尚需進行宿根性的觀察。
甘蔗;品種;試驗
蔗糖產業是崇左市江州區的重要支柱產業,甘蔗種植是江州區農業的主要作物。多年以來江州區甘蔗種植面積均保持在100萬畝以上,進廠原料蔗保持在400萬噸以上,年產白砂糖50萬噸以上,蔗糖產業已經成為政府財政收入和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保障,蔗糖產業帶動的其它產業也日趨發展完善。但目前江州區甘蔗種植存在著種植品種單一,主栽品種新臺糖22號已經連續種植有17年,種植面積至今仍在85%以上,新臺糖22號易脫葉、高產至今深受蔗農喜愛。但品種單一易造成災害嚴重,加上新臺糖22號屬于中熟品種,前期糖分不高,糖廠早期開榨糖分不高,影響糖廠效益。因此,在不斷引進甘蔗新品種進行品比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合本地環境的甘蔗品種加以推廣,不斷優化品種種植結構,將各品種維持在一定的種植比例當中,形成早、中、晚熟相搭配的種植結構,促進江州區蔗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 參試品種與方法
1.1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有4個,分別為:桂糖29號、桂糖31號、桂糖42號,以新臺糖22號為對照(CK)。
1.2 試驗地點
本試驗地點位于崇左市江州區羅白鄉,試驗地表為紅壤土,土地層深厚,肥力中等,多年種植甘蔗。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分別設三次重復,每個小區共3行,行長10米,行距1.2米,四周設有兩行保護行。
1.4 栽培管理
于2015年2月10日種植,采用120匹大馬力拖拉機進行一犁兩耙一開行,犁深30厘米以上,土壤達到深、松、細、平、碎。每667m2施基肥:NPK 33%復合肥50kg,防治地下害蟲按常規用藥處理;蔗種為全莖種砍成雙芽段,用1%的多菌靈溶液浸種10分鐘;小區下種量為720個芽。施肥按面積均勻撒施于蔗溝,少量覆土后擺種、撒施農藥、覆土,噴水讓土壤濕潤后蓋地膜;5月10日進行第一次追肥,畝施尿素15公斤,并結合機耕培土,并用除草劑除草;其它管理措施與大田管理相同。
2.1 出苗率、分蘗率與成莖率
從5月開始,每個月中定期對小區甘蔗生長情況進行調查。
表1表明,出苗率:桂糖31號最高,達64.5%;其次分別是,桂糖42號出苗率58.8%,桂糖29號出苗率56.2%,新臺糖22號(CK)出苗率最低,為44.2%。分蘗率:桂糖29號最高,達130.9%;其次是桂糖31號,為94.2%;桂糖42號,為54.6%;最低新臺糖22號(CK),為46.6%;成莖率:桂糖29號最高,達92.3%;其次桂糖42號,為86.3%;桂糖31號,為82.1%;最低新臺糖22號(CK),為75.1%。

表1 各品種出苗、分蘗、成莖情況表 單位:%
2.2 各時期株高與生長速度
表2表明,在5~10月份,生長速度從快到慢分別是,桂糖42號、桂糖31號、新臺糖22號(CK)、桂糖29號。其中,最快的是桂糖42號,月生長速度為60.25cm,比對照新的56.5cm高3.65cm;從5月至10月生長期的總伸長量排序為桂糖42號、桂糖31號、新臺糖22號(CK)、桂糖29號。這說明,桂糖42號前期生長速度與整個生長期的長速都比較快。

表2 各品種的株高與生長速度 單位:cm
2.3 測產
2016年1月25日,組織對試驗區進行測量驗收,根據計算有效莖、測量株高、莖徑、計算單莖重等得出結果表3。
2.3.1 有效莖
從表3表明,畝有效莖數最多為桂糖31號,其次是桂糖29號、桂糖42號,最少是新臺糖22號,分別比對照多507株、331株、286株。
2.3.2 株高
從表3表明,平均株高最高是桂糖42號,其次分別是桂糖31號、新臺糖22號、桂糖29號,除桂糖29號外均比新臺糖22號(CK)株高要高。
2.3.3 莖徑
從表3表明,參試品種徑除桂糖29外均比對照要大,其中最大的是桂糖42號,按莖徑大小排序為桂糖42號>桂糖31號>新臺糖22號(CK)>桂糖29號。其中桂糖42號、桂糖31號分別比新臺糖22號(CK)莖徑大0.1cm,0.03cm。桂糖29號比新臺糖22號(CK)莖徑小0.09cm。
2.3.4 單莖重
從表3表明,參試品種按單莖重量大小排序為桂糖42號>桂糖31號>新臺糖22號(CK)>桂糖29號。分別比對照+0.21kg,+0.07kg,-0.25kg。
2.3.5 單位面積產量
從表3表明,桂糖42號單位面積產量最高,達7869kg/667m2,比對照增產達1366kg,增產幅度達21.01%;其次是桂糖31號,比對照增產1162kg,增產幅度達17.87%。桂糖29號比對照降低7.98%。

表3 各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經過一年的新植品比試驗,對一些新引進的甘蔗品種的種性有了一定的了解,評估一個品種需要經過兩件新植一年宿根的栽培,現對初步情況進行小結。
3.1 桂糖29號
該品種早生快發,萌芽率相當好,分蘗能力強,前期生長稍慢,生長勢較好。宿根蔗發株早且多,成莖率高,有效莖數多,莖徑比新植蔗粗,易脫葉。是一個具有優良的農藝性狀,中莖、早熟。
3.2 桂糖31號
穩產,宿根性好,適應性廣,蔗莖實心比重大,脫葉性好。萌芽率和分蘗率高,有效莖多。抗病抗蟲能力比較強,抗旱抗寒性強。植株生長緊湊,這是適合機械化生產的有利條件。
3.3 桂糖42號
豐產穩產性強,宿根性好,適應性廣,發芽出苗好,早生快發,分蘗率高,有效莖多,抗倒、抗旱能力強,高抗梢腐病。在生產實踐中發現桂糖42號蔗種耐旱性非常好,存放較長時間,仍能正常發芽。
3.4 新臺糖22號
新臺糖22號在江州區種植多年,雖然出現比較多的病蟲害,但是在綜合性能,特別是易剝葉的特性上非常強,經過脫毒處理后其種性將會得到一定的恢復,仍可作為良種進行推廣。
對參試品種的宿根等性狀還將繼續進行試驗觀察。
[1] 盧李威,盧文祥.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第四輪集成示范柳城綜合試驗站結果分析[J].廣西糖業,2015(4): 12-16.
[2] 謝愛群,韋秀姣,梁啟云,吳桂秀,王立平.幾個甘蔗新品種(系)在柳城縣試種表現[J].廣西蔗糖,2013(3):15-18.
[3] 寧發洲,勞創禹,羅成武,等.甘蔗品種對比試驗初報[J].廣西蔗糖,2013(3):9-14.
S566.103.7
B
2095-820X(2016)03-03
2016-06-02
農雪萍,1980年生,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生產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