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奇不有


簡潔的生活家具與海洋風格統一
我們常見的海景房都是從地面“生長”出來的,可這座海景房是“掛”在懸崖上的。在澳大利亞的西南沿海岸邊,就有這樣的度假別墅。它“掛”在峭壁上,面朝大海,整個樓體完全由工業鋼筋固定,上下總共5層,車庫、客廳、臥房等一應俱全。想象一下,來這里度假,不僅可以享受到360度全方位的開闊視野,而且每當樓下海浪翻涌時,站在樓上就能享受到3D環繞立體視聽呢。

比例 1∶100





牛頓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時,總是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也就是說,當有外力存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才會改變。而美國藝術家戴維·C·羅伊似乎打破了這條定律。
戴維是一個機械控,從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后,他并沒有像普通人那樣去找一份和物理學相關的工作,而是潛心研究木頭雕刻。這不是一個玩物喪志的故事。事實上戴維不但把木頭雕刻玩出了名堂,還把他所學的物理知識運用到了創作中。他利用發條動力原理做出了一組木雕輪子,乍一看,似乎只是一些造型別致的墻上裝飾。不過,只要給它們上起發條,這些輪子就可以在墻上不停地轉5—18個小時。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廣泛地運用在生活領域,相信一定會是一個既節能又環保的創作。







在藝術家的手里,一簇跳動的小火苗也可以是肆意揮灑的畫筆。史蒂文·斯帕扎克是一位擅于用火作畫的加拿大藝術家。在過去的十多年里,經過不斷嘗試,他研究出了一套獨特的藝術創作方式。史蒂文用打火機或者蠟燭的火焰為筆,用火焰釋放出的煙霧熏烤紙張,從而形成一幅幅畫作。通俗點說,這似乎和我們平時說的煙熏火燎沒什么差別。不過,它的確是一種腦洞大開的藝術,畢竟用火作畫要精確掌握火候和距離,而且前提是藝術家要有精湛的繪畫技藝。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史蒂文這些充滿靈性的畫作,相信他也一定有很多在火焰下灰飛煙滅的作品不為我們所知吧。



人們常用“鐵石心腸”來形容一個人心性堅毅不為感情所動。可是,在法國與西班牙交界處的比利牛斯山脈有一塊“感情”特別豐富、愛“哭泣”的石頭,被當地人稱為“哭巖”。
這塊高約30米的巖石在外形上并無特別,只是在天氣晴朗的傍晚,它會發出隱隱低鳴,其聲音恰似一名少女在低聲啜泣。石頭會哭,難道是因為它擁有了情緒嗎?據地質學家分析,這塊石頭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白天石體吸收太陽光的熱量而膨脹;傍晚氣溫降低時,石頭會向外釋放熱量,石體收縮就會發出聲音,好似如泣如訴。
文/冬月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