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傳部舉行六中全會新聞發布會
10月28日下午,中央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齊玉、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介紹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六中全會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主持發布會。
黃坤明:關于全會的基本精神和重要成果,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回顧總結了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工作,科學分析了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深刻闡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意義,深入回答了立黨興黨、管黨治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對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作出重大部署,對進一步做好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是我們開創全面從嚴治黨新局面、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二是審議通過了兩部重要的黨內法規,分別是《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準則》和《條例》全面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深刻總結黨的建設歷史經驗,直面當前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存在的突出問題,充分吸收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聚焦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圍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加強黨內監督,提出明確要求,作出了更加系統、更加具體的規定。三是審議
通過《關于召開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中共十九大,這是我們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會還審議通過遞補中央委員會委員的決定等事項。
黃坤明介紹,中宣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建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11月上旬開始赴各地開展面對面宣講。各地也將參照這一做法,組成宣講團深入城鄉基層,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宣講活動。
齊玉: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1980年專門制定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實現撥亂反正和全黨工作中心轉移,促進黨的團結統一、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制定一個新的準則,一是完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需要,二是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需要,三是解決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需要。這次準則的制定,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著力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突出問題導向,著眼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時代性、戰斗性,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作出了系統規范。準則共三大板塊、12個部分。從準則的規定來看,主題十分鮮明、內容非常豐富,思想性、指導性、操作性都很強,其中新提出的重大觀點和重大舉措就有160多條。
吳玉良:《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2003年12月頒布實施,但是隨著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條例與新實踐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六次全會上對健全完善黨內監督制度提出要求,明確了黨內監督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為修訂條例指明了方向。中央紀委機關先后7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條例修訂工作。從今年3月份開始,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領導下,修訂條例與制定準則同步進行。條例共分8章、47條,分為三大板塊:第一章是總則,構成第一板塊,列了9條,主要明確立規目的和依據,闡述黨內監督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方式以及強化自我監督、構建黨內監督體系等重要問題。第二章至第五章構成第二板塊,是條例的主體部分,列了27條,分別就黨的中央組織、黨委(黨組)、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這4類監督主體的監督職責以及相應監督制度作出規定,形成了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其中,將黨的中央組織的監督單設一章,是對現行條例的突破,體現黨中央以身作則、以上率下。第六章至第八章構成第三板塊,列了11條,分別就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整改和保障、附則等作出規定。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吳玉良在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
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齊玉在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
齊玉:1980年的準則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后那個特殊時期制定的,針對的是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主要矛盾,現在已經過去36年了,有的問題在當時是很突出的,現在就不那么突出了,有的問題當時才剛剛露頭,但是現在應該說是比較突出,而且還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同時,這些年來,我們黨的建設也積累了大量的新成果、新經驗,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在管黨治黨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有可貴的經驗,所以有必要制定一個新的準則。這次六中全會通過的新準則,既重申了1980年準則的主要原則、規定和要求,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新的舉措、新的規定。比如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涉及全黨全國性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只有黨中央有權作出決定和解釋,嚴禁在黨內拉私人關系、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等等。
黃坤明: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是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迫切需要。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成就,實現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繼往開來,贏得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已經成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成為黨的核心,是全黨的高度共識。在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文件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地方和部門以及軍隊,都希望這次全會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在這次全會上,中央委員會同志一致贊成正式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致認為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眾望所歸,當之無愧、名副其實;一致表示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吳玉良:熱議反映了民心。一是全面從嚴治黨贏得了黨心民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猛藥去疴、刮骨療毒,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這部專題片的素材都來自十八大以來的實踐,得到輿論好評的背后,就是黨心民心所向。二是正如這部專題片的片名,“永遠在路上”。六中全會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審議通過了準則和條例,體現了黨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
定決心。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把我們黨建設好,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了根本保障。
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在新聞發布會上答記者問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主持新聞發布會
齊玉:新準則有160多條新的規定和舉措。關于貫徹落實,六中全會提出了明確要求。新的舉措里面,有的屬于方向性的引領、宣示性的號召,有的屬于針對性很強的具體措施、規范性的要求,有的則是帶有剛性的紀律規定。總的來看,這些規定和要求都十分明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是能夠落實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規定和要求都反映了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有益經驗,在黨內貫徹落實,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可靠的實踐基礎,也有堅強的組織保證。至于具體怎么落實好,從工作的角度,我想應該把教育、監督、查處、問責這四方面的工作結合起來。教育,就是要通過深入宣傳和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盡快能夠認識、了解、理解新準則的規范和要求。當前,就是要把學習貫徹準則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常態化、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廣大黨員和干部真正學好準則,做到入腦入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所謂監督,有兩個方面:一是從黨組織的角度來講,要及時了解掌握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為,加強日常的提醒、督促、檢查和經常性的批評引導。監督還有另一方面的內容,就是黨員之間、領導班子成員之間、上下級之間,都要以準則作為言行的標尺,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必要的時候及時批評、及時糾正,這對貫徹落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對于嚴重違反準則規定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以儆效尤。問責,就是對管黨治黨不力、放任違反準則行為發生的黨組織及其主要負責人,要嚴肅追究責任,對不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黨組織,要給予追究,確保準則成為“帶電的高壓線”。這里我想特別指出一點,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對全黨提出的要求,也是全黨的共同任務,但是最重要的是抓好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準則在這方面作了突出強調,提出了不少具體要求,特別是提出要制定高級干部貫徹落實本準則的實施意見。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像十八大以來那樣,堅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就一定能夠把準則的要求貫徹落實到基層,貫徹落實到每個黨員和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