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四(2)班夏子墨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四(2)班楊子江
莫愁小記者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四(2)班夏子墨

莫愁小記者夏子墨
十月的一天,陽光明媚,我和哥哥一起到小區草地上捉螞蚱!
眼前的小草有些泛黃,好幾個孩子在不亦樂乎地捉螞蚱呢。我迫不及待地跑進草地,用腳輕輕地在草地上一掃,嘿,還真有一只小綠螞蚱跳了出來,然后輕落下去,停在眼前的草葉上。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挪動著腳步,微微俯下身子,手慢慢向前伸去。
這只調皮的小螞蚱神氣十足,故意也往前爬了一點,我不得不往前挪動一下。正當我準備捉它時,這個小家伙卻靈活地一蹦老高,跳出很遠,反倒把我嚇了一跳,手不由自主地縮了回來。它得意洋洋地回頭“瞥”了我一眼,似乎說了一句“小樣兒”,然后一溜煙兒跑掉了。
真是出師不利!看到哥哥拿著羽毛球拍,只要螞蚱輕輕跳出草叢,他就用球拍輕輕一拍,趁螞蚱還沒從網眼里爬出,就把它擒住了。于是,我也向哥哥要了另一只球拍,看準一只綠色的大螞蚱,就像拍蒼蠅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輕拍下去,哈哈,抓住一只,趁螞蚱掙扎的空兒,我一下子將它捉在手心。
可這個螞蚱卻怎么也不聽話,在我的手里扭來扭去,弄得我手心癢癢的。我實在受不了這“撓癢癢”,沒辦法,只好把它放在了草地上。
小螞蚱似乎猶豫了一下,微微抖動了一下雙腿,接著就一蹦一跳地“逃”入草叢中了。
點評:
習作圍繞“趣”事展開,注重人物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語言生動,層次清楚,體現出孩子的童真與童趣。
(指導老師:夏光清)
南京市江浦實驗小學四(2)班楊子江

莫愁小記者楊子江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每捧起圣潔的書,閱讀美妙的文字,仿佛見到老朋友一樣親切。讀了《莫愁·家教與成才》2015年第8期《讓教育走走心》一文,我更增加了讀書的動力,一步步走進了書中。
作者“小時候家境貧寒,讀書是近乎奢侈的事”,而我從小就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漫游書海中嘗到了許多快樂。幼兒園時撕不破的繪本書《小貓釣魚》,讓我覺得真有意思;上一年級時,爸爸為我買了第一本拼音讀物《三字經》,臥冰求鯉的王祥、從小讓梨的孔融,一下子和我交上了朋友。
“人工作的動力,可能就是源于一句有哲理的話,一本有意義的書。”是的,正是因為讀書,我才成了一個快樂的人。讀《西游記》,我感受到中國名著的魅力;讀《弟子規》,我慢慢懂得怎樣為人,如何處事;看《父與子》,我變得幽默,富有想象力。
一天,我在專注地翻閱《岳飛傳》,不知咋的,眼淚“滴答”一下從臉上輕輕地滑落到書中。岳飛因“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遇害,他的命運讓我心痛。
“作為一個年近半百的老師,最怕的是忙忙碌碌,虛度了時光,荒廢了自己。”“讓讀書也走走心”,我現在就像50歲的夏老師一樣,如饑似渴地讀著書,甚至上廁所也要捧上一本書。與書為友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我暗自慶幸自己走進了書中,書也走進了我的心底。
點評:
正因為大量的閱讀,讓小作者有這么優美的文筆和獨到的見解。習作寫得有層次,有想法,有感悟。
(指導老師:夏光清)
圖片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