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豐美干部學校教務部教師 樊華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毛豐美干部學校教務部教師 樊華

我曾在鳳城報社工作8年。毛書記作為鳳城市先進模范人物的代表,是我們重要和經常的采訪對象。在我不長不短的新聞從業生涯里,這既是一份偏得,也是一份寶貴的記憶。
采訪毛書記最直接的感受是“追”。他太忙了,前幾年身體好的時候,有時和他約好了時間地點,他卻又有別的事情,只好攆著他采訪;有時到了現場,毛書記卻腿腳不閑,看這問那,腳下生風。最后,終于不用追他了,我們在病房里采訪他,但那個感覺真的很不好。
毛書記的先進事跡,這里我不想過多贅述,因為各級媒體已經進行了深入挖掘。我想和大家談談毛書記去世后,我印象深刻的一些片段。
村里有一位和毛書記一起創業的元老,叫史淑琴,毛書記帶領大伙兒進城開的第一個買賣——新鳳旅店,她就是當時的負責人。今年,老人家已經65歲了,卻仍然閑不住,主動到村里的青年點酒店去幫忙,腿腳比那些年輕服務員還勤快。我們毛豐美干部學校的大教室和酒店中間隔著一條不到5米寬的通道,老人家經常打掃通道衛生。我發現,每當課堂上播放毛書記的專題片時,史大娘都會停下手中的活,默默地看一會兒,臉上的表情專注且充滿懷念。有一次,她動情地和我說:“我就覺得老書記沒有走。”
村里有位叫李樹清的村民,年長毛書記兩歲,現在在我們學校做義務講解員。他原來在生產隊里趕牛車,一天只掙三四毛錢;后來,毛書記帶領村子發展旅游業,李大爺的牛車換成了馬車,在景區拉游客觀光;十多年后的今天,李大爺買了小轎車,住上了小洋樓。他曾經很認真地跟我們說:“毛豐美受累一輩子,卻一天福沒享著就走了。他是為大梨樹老百姓累死的啊!”就是懷著這樣的思念和感激,李樹清主動擔任了毛豐美干部學校的義務講解員,積極宣傳毛豐美的先進事跡。在和李希書記座談時,李樹清對現任大梨樹村黨委書記、毛豐美的兒子毛正新說:“一定要注意身體啊!我們已經失去了一位毛書記,我們不想失去第二個毛書記啊!”
毛書記的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群眾紛至沓來,到大梨樹學習取經。很多參加培訓的同志,特別是鎮村干部,都是帶著一種親近和崇敬的感覺來到大梨樹村的。毛豐美的墓在景區入口附近的山坡上,我多次看到參加培訓的村干部來到毛豐美墓前獻花。毛豐美的“干”字精神,為那些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的黨員干部增添了精神動力。
最后,我想說說大梨樹村的現在。
最近,大梨樹村村部院里新添了一條標語,寫的是“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大梨樹人永遠跟黨走”,用樸素的話語表明了大梨樹人心中所想所愿。老書記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大梨樹新一任班子繼承了老書記的“干”字精神,大梨樹前進的腳步一天也沒有停止。
今年,大梨樹的旅游收入實現了重大突破,上半年接待游客13.3萬人,遠超去年同期的3.5萬人,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286萬元,超過去年收入3倍以上;目前投資6000萬元建設的面積1.2萬平方米的七彩田園現代農業展示場館,即將在大梨樹村落成,通過全方位展示現代農業科技、品種、創意景觀、藝術體驗等內容,將成為大梨樹旅游的新亮點,延伸大梨樹鄉村旅游產業鏈條;在各方的支持下,村里擴建了村小學教學樓,新建了室內訓練館,大梨樹小學成為遼東地區第一個建室內球館的村級小學……像這樣發展成果惠及百姓的事例還有很多。
學習毛豐美,實干促振興,毛豐美精神是一座高聳的豐碑。大梨樹村是最生動的課堂,毛豐美是最鮮活的教材,大梨樹的村民是最樸實的老師,大梨樹的發展變化是最有說服力的案例。7月4日,省委書記李希到學校調研時對毛豐美干部學校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毛豐美干部學校是以一種創新的模式辦成的學校,很有特色。辦學主體明確,培訓內容豐富,現場教學有感染力,教材鮮活生動、接地氣,學校辦得正逢其時。”這對我們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堅定了學校的發展信心和動力,更讓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我們堅信,在毛豐美精神的激勵下,我們遼寧一定會造就和培養出更多“毛豐美式”的好黨員、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