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后臍帶脫落留下的疤痕。可別看這小小的疤痕,盡管它已經完成了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母體通過臍帶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但它仍然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
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如果用膠帶把肚臍貼上,就會出現便秘的情況。那么,肚臍里的“泥”要經常摳掉嗎?
肚臍是身體皮膚與腹腔聯系最緊密的地方,所以清洗方法不當,會對內臟(主要是小腸)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統不適,造成肚子疼。肚臍眼里的“泥”不是不能洗,而是清洗肚臍的方法要注意,不能像挖耳屎、鼻屎那樣用力摳,而是應該用棉簽一類較軟的東西蘸上浴液,“點到為止”地清洗。
如何注意臍部衛生呢?
1.注意防風、防寒。天氣較涼爽時或者陰雨天,最好不要穿露臍裝;穿露臍裝騎車時,車速不宜太快;睡眠時要注意腹部保暖。
2.防止臍部意外受損傷。臍周部位裸露,如果缺少衣著的保護,肚臍往往容易遭到意外損傷,如燙傷、擦傷、劃傷等。
3.盡量不要對肚臍進行貼飾、紋飾。 貼飾會妨礙皮膚的排泄功能,可能引起濕疹、汗疹等皮膚病;紋飾的顏料往往含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化學成分,紋飾時,如不注意衛生、共用紋針等還有可能傳染疾病,所以務必慎重。
(四川 印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