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潔
日前,興寧市杯花舞《明月照山鄉》在中央電視臺2016全民健身全國舞蹈電視大獎賽總決賽中榮獲廣場舞組冠軍,充分展示了客家文化的魅力,彰顯了興寧文化之鄉的底蘊,提升了興寧的形象。
此前,《明月照山鄉》在廣東賽區比賽中榮獲冠軍。之后在北京舉行的總決賽中,參加演出的20名文藝演出人員,以飽滿的熱情,憑借杯花舞獨具特色的文化、優美動聽的音樂和歡快的節奏,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全國舞蹈電視大獎賽總決賽(廣場舞組)冠軍。
杯花舞是興寧民間傳統舞蹈節目,原是清代在興寧流行的道教中的法事舞蹈。道士在表演時是用五句板說唱的竹板進行擊拍,100年前才對表演形式進行創新。道士朱官祥以興寧產的白色瓷質“伯公杯”代替竹板,使節奏更多樣,聲音更清脆,富有技巧性,成為獨特的道教舞蹈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1957年“五一”節,興寧“杯花舞”作為廣東省代表團的節目之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音樂舞蹈匯演”大會,舞蹈隊受到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隨著時代的發展,杯花舞與時俱進,獲得眾多榮譽。2004年3月,廣東省授予興寧市“杯花舞藝術之鄉”榮譽稱號;2007年6月,杯花舞被批準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11月,也因杯花舞名聲鵲起,興寧市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殊榮。
興寧市對杯花舞這一藝術形式非常重視,為將“杯花舞”打造成藝術精品,使杯花舞這一民間藝術大放光彩。該市還專門請省音樂、舞蹈專家來指導編排杯花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對音樂和動作加進現代元素,經過精雕細琢,大大增強了杯花舞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提升了杯花舞的藝術品位。目前,杯花舞已傳遍了興寧城鄉,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