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在我身邊(三)
連云港師專二附小四(5)班 劉德祥
指導老師 趙強

生命因安全而美麗,生活因平安而絢麗,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的夢想。了解民防懂民防,是我們生生命因安全而美麗,生活因平安而絢麗,沒有什么能夠阻擋我們的夢想。了解民防懂民防,是我們生活的保障!
1976年7月28日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了強度里氏7.8級的大地震.地震持續約12秒。全中國將近一半的省、市都有明顯的震感。整個唐山市頃刻間夷為平地,全市交通、通訊、供水、供電中斷。造成242769人死亡,重傷16.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人民幣以上。名列20世紀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數之首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壩藏族克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發生了悲慘的一幕:美麗的汶川發生了8.0大地震,頃刻間大地地動山搖,到處都是斷垣殘壁,美麗的汶川變成了一片廢墟,很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人民幣!國務院宣布,5月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
通過一件件悲慘的事件讓人們對民防的重視越來越高。如今我們常常提到民防,可是,民防是什么,人們又采取了那些措施?
民防,是民事防護的簡稱。最早的民防就是防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為防御德國的轟炸保護平民,于1917年在倫敦建立防空指揮部,這是第一個民防組織的雛形。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民防既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屏障。因此,在二次大戰結束后的幾十年中,盡管國際局勢趨向緩和,世界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可是進行民防建設的國家和地區卻從二戰時期的十幾個國家上升到了現在的100多個,而且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總起來看,當前世界各國對民防工作都十分重視。
在我們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我們在惋惜死去的同胞和朋友時,也應該努力
的預防這些自然災害。俗話說:吃一見,長一智。我國是較早的建立了預報系統在災害來臨前,能夠預報自然災害的發生,從而大大的降低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在我們的校園里,老師就經常講解地震逃生的要領: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慌,抱住頭部及時逃到沒有危險的地方,如空曠的操場等;如果逃不出去,就躲在有水的小開間房屋里,避免火源,煤氣等。我們只有學會用智慧保護自己,才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
面對無情的自然災難,我們無法逃避現實的摧殘,但我們可以用身邊的一切保護我們,保護自然,讓我們與自然和平攜起手來,共同繪制絢麗的明天。
點評:
關心生活,關注社會,并不是成年人的特權。你能用列數據的方法,來介紹自然災害帶來的危害,并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希望大家能掌握逃生要領,珍愛生命。有擔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