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晶磊(昆山市交通航務工程公司,江蘇 昆山 215300)
?
楊林塘昆山段航道整治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法芻議
谷晶磊
(昆山市交通航務工程公司,江蘇昆山215300)
摘要:根據施工總體要求,本文對昆山境內的自巴城湖至昆山太倉市界的14.459km的楊林塘航道工程設計和施工實施措施進行總結,供同類工程或同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楊林塘工程;航道整治;工程設計;施工方法
楊林塘航道整治工程位于蘇州市昆山和太倉境內,包括航道工程、船閘工程、橋梁工程及其他配套附屬工程。在昆山境內的航道起于巴城湖,流經昆山巴城鎮、玉山鎮、周市鎮后進入太倉。河道寬30m左右,河底高程▽-0.6~▽-2.0m,兩岸民房、廠房、碼頭依水而建,跨河橋梁眾多,其凈寬及凈空高度小。
根據楊林塘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設計的要求,昆山段施工圖設計以充分利用原航道、盡量減少影響為原則。因楊林塘昆山段航道現狀面寬較窄,且部分航段走向非常彎曲,需要大范圍拓寬開挖,并對彎曲段進行裁彎取直。楊林塘起點至唐龍橋約3.9km航道為繞開巴城鎮,需要陸地開挖,在唐龍橋處接上原楊林塘航道。唐龍橋至楊林塘橋約6.4km,原航道走向比較順直,航道中心線布置在充分利用原航道的同時,應盡量減少征地拆遷。楊林塘橋以東至昆山段終點,航道有兩處較大的彎道需要裁彎取直,航道中心線設計盡量減少征地拆遷。另外,航道兩側除局部已建護岸外,基本為自然岸坡,局部沖刷較嚴重,航道整治需要大量拓寬開挖和裁彎取直,航道兩岸新建護岸數量較多。該段航道整治的設計口寬為70m,護岸線距航道中心線的距離不小于35m。新建護岸在滿足面寬的條件下,結合兩側原河岸進行平面布置,護岸線型盡量保持順直美觀。在河汊及泵站取水口處,為防止船行波沖刷,護岸彎入汊內一定長度,彎入長度視情況按20m左右控制。根據現場調查結果,在護岸上預留了排水涵管,在施工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2.1 材料的選擇。在實際選用材料時,可以選用水泥、石料等,并在當地材料市場購買。
2.2 施工條件。該段航道施工均采取不斷航施工,因此在施工中需考慮相關的臨時工程:施工排水、施工圍堰、施工便道等。同時將本航道施工中的其余土方與沿線地區基礎建設需要土源的項目單位協商,以求土方綜合利用。大量的棄方可供公路路基的填筑等,其它棄土需臨時堆土。
2.3 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前應對平面控制網點及設計放樣元素的坐標點進行檢查復核。當現有控制網點不足時,應按圖跟點測量要求布設三角網或導線網,作為施工的平面控制。施工基線測設的測角誤差應不大于12”,基線長度的相對誤差應不大于1/10000。
2.4 施工措施。(1)土方工程。本工程土方開挖,分水下疏浚和陸上開挖兩種。水下疏浚擬采用抓斗式或者絞吸式挖泥船進行水下疏浚,再用泥駁轉運至指定地點,通過吹泥船吹填到棄泥區。陸上開挖擬選用反鏟式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進行開挖,并根據護岸后方回填用土、圍堰用土等情況將土方進行分類堆放和翻曬。護岸基坑開挖臨時邊坡根據地質條件,建議平均按1∶2開挖至原地面,如遇特殊地質情況以及對鄰近建筑物存在安全隱患,可采取可行的臨時支護措施。基坑開挖時,應加強岸坡穩定性的觀測,如有意外情況發生,要立即停止開挖,待其處理穩妥后再進行施工。基槽底板以上預留0.3m厚的保護基土,在澆筑底板前采用人工突擊挖除,以防地基長期暴露在外而受到干擾。基坑邊坡附近10m范圍內不準堆土,以免發生基坑垮塌事故。(2)護岸工程。該航段主要采用一級素砼重力式結構、二級生態擋土墻結構以及板樁墻結構。本次設計將新建護岸線后一定范圍內作為臨時施工作業用地,臨時用地根據地形一般在12m~15m。航道沿線土質基本為粉質粘土和淤泥質粘性土,因此基坑開挖時采用縱向明溝排水,每個施工槽段可設置一個集水坑,配備Φ15.0cm的單級離心清水泵抽水,以確保護岸的干地施工。若遇基坑為水洼地、魚塘等區域,應考慮塘內修筑圍堰和基坑的排水措施,對于影響較大的魚塘直接考慮全部臨時征用,施工時抽干水并進行清淤處理。
(1)一級擋墻。C25素砼采用攪拌機拌和,澆筑分段長度施工中應合理安排,當底板澆筑后砼強度達到80%的設計強度時,將底板鑿毛、沖刷干凈再進行墻身施工立模,墻身高度宜采用一次立模成型澆筑砼。待砼強度達到80%后,即可回填墻后填料,各施工段交錯進行,施工中應注意基坑排水和加強墻身的養護。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護岸底板基礎與墻身接觸面須嵌入足夠的露頭塊石,嵌入石應均勻分布,不少于總接觸面積的15%,嵌入深度和露頭高度均應不小于8cm,以增加底板與墻身結合面的抗剪能力。(2)二級擋墻。二級擋墻結構主要有自嵌式景觀擋土塊、仿木樁、鉸接式生態護坡塊三種結構。①自嵌式景觀擋土塊加筋擋土墻。景觀擋土塊采用預制砼模塊,砼模塊設計尺寸為:400mm×305mm×150mm。塊體通過連接件與土工格柵銜接并與后方填土形成整體。具體施工步驟為:場地整平(基坑開挖)碎石墊層鋪設(澆注底板)土工格柵鋪設、擋土塊碼放及土方回填場地綠化。②在仿木樁結構方面,我們采取仿木樁結構由C25鋼筋砼仿木樁墻身及C25鋼筋砼槽型基礎構成。具體施工流程為:場地整平→碎石墊層鋪設→澆注底板→仿木樁安裝→回填及場地綠化。③鉸接式生態護坡塊。鉸接式護坡塊是由一組尺寸、形狀和重量一致的預制混凝土塊,用鍍鋅的鋼纜或聚酯纜繩相互連接而形成的連鎖型矩陣。(3)板樁墻結構。板樁墻施工前應對施工場地進行清理,特別對于位于道路邊的施工場地做好必要的維護設施及交通警示。地下連續墻結構主要施工工序分為樁排墻成孔、鋼筋籠制作及吊裝、止水帷幕施工、鋼筋砼胸墻施工等。樁排墻采用旋轉鉆機成孔,先隔樁跳鉆成孔和澆筑砼,然后在已成樁之間再補鉆補澆第二期樁的方法形成樁排。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樁位及砼澆注質量,嚴禁出現斷樁、夾層等施工質量問題。鋼板樁板樁墻結構主要施工工序分為板樁沉入、鋼筋砼帽梁施工、墻前袋裝土護腳等。板樁施工必須采用導樁及導向圍令,其位置必須確保正位,經校核后才能沉樁,施打宜分段、屏風式、階梯式進行,不宜單根打入。
楊林塘昆山段航道整治工程設計和施工雖然簡單,但因條件復雜,影響工程施工的因素較多。因此,以設計要求作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重要依據,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和重視工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作為保證,才可使航道整治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
參考文獻
[1]楊林塘.航道整治工程初步設計報告之二:航道工程一(報批稿)[Z].
中圖分類號:TV85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