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文彥++李玉良++李瑯
摘要 簡述了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的內涵及其質量風格,分析了在隴南種植特色優質煙葉所需的生態環境、適宜品種、栽培技術等條件,指出了制約發展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研究的主要問題,并提出進一步發展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的主要對策,以期為加強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的研究與開發、提高隴南煙葉生產效益、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基礎。
關鍵詞 特色優質煙葉;內涵;生產現狀;問題;對策;甘肅隴南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9-0061-02
隴南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巴山區,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干濕季節明顯。隴南市主要植煙區(成縣、徽縣、兩當)為亞熱帶性氣候,海拔在1 100~2 000 m之間,≥10 ℃的積溫2 100~4 000 ℃,降雨量在500~800 mm之間,是甘肅特色優質煙葉戰略基地之一。利用隴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揮隴南優質煙葉的特色風格,從確定隴南特色優質煙葉質量指標入手,以滿足全國重點卷煙工業、重點卷煙品牌原料需求為目標,從理論和技術層面上對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生產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明確隴南產區煙葉風格特色,形成不同風格特色煙葉的區域定位和定向生產技術,加快培育出競爭力強、特色明顯的特色煙葉品牌,為加強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的研究與開發、提高隴南煙葉生產效益、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奠定基礎。同時,對隴南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的內涵
1.1 概念
隴南特色優質煙葉是指在隴南煙葉生產區域內,以獨特、優越的生態環境條件為基礎,通過發揮隴南優質煙葉的特色風格,并能夠在卷煙配方中發揮獨特作用的煙葉[1]。
1.2 風格定位
隴南煙葉厚薄適中,葉片之間差異小,煙葉充分成熟、組織疏松、煙葉質量穩定性和均一性好;還原糖、總植物堿、總氮和鉀含量處于適宜范圍,總糖含量高。總體屬于中間香型;煙氣勁頭、濃度適中。煙氣尚細膩、尚柔和、尚圓潤;余味尚凈;尚舒適;煙灰灰白;工業可用性強。
1.3 市場定位
隴南特色優質煙葉具有滿足多個卷煙品牌高端產品發展的潛力,其研究與開發以甘肅省煙草公司隴南市煙草公司徽縣營銷部為項目實施單位,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為承擔單位,為實現隴南煙葉“嘉陵源”品牌推廣和卷煙品牌提升創造了條件。探索隴南煙葉在“蘭州”“黃鶴樓”等品牌應用中的優勢,具有滿足國內特色品牌卷煙發展的潛力。
2 隴南特色優質煙葉生產現狀
特色煙葉是在特定的生態條件和一定的栽培技術下產生并在卷煙工業使用中形成的[2],生態環境是發展特色煙葉的第一要素[3-4]。
2.1 生態條件
一是氣候條件。適宜的氣候條件是煙葉優質適產及烤煙香吃味的重要影響因素[5-6]。通過國家氣象中心獲取隴南植煙區2003—2012年10年的氣象數據分析,發現隴南各植煙縣煙草全生育期內平均氣溫為17.2 ℃;全生育期平均相對濕度為70.7%~73.5%,徽縣平均相對濕度較高,兩當縣平均相對濕度最低;各植煙縣烤煙全生育期內降水量為545.0~635.6 mm,各產區之間差異較大,徽縣降水量較多,成縣降水量較少;各植煙縣累年平均無霜期均大于120 d,且平均日氣溫≥10 ℃積溫均大于2 600 ℃;全生育期內日照時數為1 015.1~1 166.0 h,成縣較低,而兩當縣較高。同時,國外研究發現晝夜溫差為8.3~13.9 ℃對生產優質煙最為合適,隴南煙區晝夜溫差較高,大田期為10 ℃左右。二是土壤條件。地形地貌可影響和決定煙草的生長發育及煙葉質量[7]。隴南市煙區海拔一般在1 100~2 000 m,各植煙縣土壤多呈弱堿性;隴南各植煙縣主要土壤類型以褐土為主,少部分紅黏土和潮土,煙區土壤上松下緊,具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各植煙縣耕層土壤有效硼、有效錳、有效鋅和有效鐵含量總體屬于適中水平,土壤交換性Mg含量位于中等至豐富水平,土壤交換性Ca含量較高,土壤中速效鉀含量較高,土壤速效磷含量總體適中,適宜烤煙根系生長,兩當縣、成縣和徽縣在調查區域內土壤樣本有機質含量在1%~2%為適宜范圍內分別占69.0%、68.0%和85.7%,屬于中等水平,該煙區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非常適宜優質煙葉種植。
2.2 適宜品種
品種特性和生態條件是決定煙葉特色的最重要因素。隴南市煙草品種單一化問題比較嚴重,種植的品種主要是秦煙96,因此選擇適宜當地生態條件的特色品種十分迫切。不同品種在不同的生態和栽培條件作用下,在吸食品質與風格、煙葉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性狀、煙株的生長發育等方面均有差異。產區應結合當地自然生態條件,通過進行良種試驗、新品種試驗示范等工作,篩選出符合當地生態條件、生產條件的最佳品種。
2.3 技術體系
栽培技術是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和發揮品種潛在優勢的必要條件。隴南針對不同卷煙企業對煙葉原料質量風格及特色的需求,在隴南煙區開展煙葉品質特征分析及定位、優質特色品種篩選及布局、成熟度為中心的關鍵栽培技術、煙葉土壤保育技術、特色煙葉重金屬、農殘調查和控制及病蟲害生物防治等方面進行研究,有利于保障特色優質煙葉批量穩定生產,提高特色品種的核心競爭力,以達到提高煙葉質量及煙農經濟效益的目的。
3 發展隴南特色優質煙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表現在隴南適合種煙的區域多是山地,使農業專業機械無法發揮作用,生產中機械化程度不高,從而造成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且現有的技術人員素質也參差不齊,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隴南煙區煙葉在物理特性方面需提高煙葉的耐加工性,化學成分協調性也有待進一步改進。為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發展,需進一步加強隴南地區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
4 發展對策
4.1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開發特色優質煙葉
特色煙葉開發要以區域特色生態為基礎,針對隴南煙區的生態特性,有針對性地搞好特色區域定位。做好品質區劃,重點研究品質與環境、品種的關系,不同風格特色煙葉的形成機理和調制技術及品質與風格特點的表征評價。找準區域定位,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煙區生產資源,制定煙區的整體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規劃。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搞好科學規劃,例如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作為參與單位和技術指導,開展煙葉生產專題研究,發現隴南烤煙的生育期和成熟期溫度都不能滿足對優質煙的需求,應采用膜下煙或膜下深栽將移栽期提前到4月15—20日,以利于培養壯苗和烤煙的正常成熟。科學劃分最適宜區、適宜區、不適宜區,按照優化布局的原則,建立隴南特色煙葉的最適宜及適宜區。
4.2 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技術水平
緊緊圍繞生產目標,本著“講求實效、先進實用、形式多樣、切合實際”的原則,創新培訓模式,優化培訓內容。培訓通過電視講座、現場會、培訓會等形式,培訓內容的選定應適應現代煙草農業發展的需要,重點對煙農和一線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觀摩和技術田間指導。通過技術培訓的落實,提高技術員的科技意識、技術水平和服務意識。
積極培育職業化煙農隊伍。培訓煙農從事集中式烘烤、專業化噴藥、專業化機耕、專業化種植、專業化育苗等工作,努力將他們培育成為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職業煙農,解決煙葉種植風險大、效益低且不穩、技術推廣困難、種植分散等問題,提高煙農種煙的積極性。
4.3 合理配置資源,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加大資金投入,發揮產區優勢,搞好特色優質煙葉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各項惠農政策的宣傳與落實工作,引進各種適合當地特點的小型實用植煙機械,組建煙農生產合作社,從多方面提高煙農種煙的積極性[8-9]。
加強煙葉基層站建設,對基層站進行系統規劃和整合,建成一批管理高效、環境良好、隊伍齊全的綜合性工作站,積極配合管理措施與各項技術的落實。同時,探索和創新煙葉生產組織模式,努力做到專業化植保和專業化烘烤 80%以上、集約化育苗 100%、機械化微耕100%,以確保特色優質持續批量供應[10-12]。
5 參考文獻
[1] 王樹聲.特色優質煙葉開發重大專項立項背景[J].中國煙草科學,2010,31(1):83-84.
[2] 唐遠駒.試論特色煙葉的形成和開發[J].中國煙草科學,2004(1):10-13.
[3] 張翠霞.統籌城鄉發展問題探討[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07.
[4] 段樹蒼,陳茂建,李成杰,等.麗江金沙江區域特色優質煙葉開發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8):4857-4859.
[5] 胡國松,傅建政,張丙孝,等.目前我國烤煙煙葉質量的若干限制因子[J].中國煙草科學,1999(4):12-15.
[6] 謝遠玉,郭萌生,肖林長,等.氣候生態環境對贛南烤煙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05,26(4):236-238.
[7] 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基于GIS的云南烤煙種植區劃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8-155.
[8] 陳紅文.芳華鎮烤煙產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3):82-83.
[9] 黃體艷,楊洪,藺應福.云南龍川江流域優質烤煙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與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6):3-4.
[10] 李華鋒,鄧正平,曾維愛.談郴州特色優質煙葉開發之路[J].現代農業科學,2008(20):213-216.
[11] 高維常,潘文杰.貴州天柱特色清香型烤煙的產業發展及對策[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11):237-241.
[12] 張秀珍.商洛市商州區烤煙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3):334-335.
現代農業科技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