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青

時尚,是一種科學與藝術相互交融的結晶,令世人追逐和向往;時尚,是一種潮流與個性相伴相隨的生活方式,鮮明的表達著時代特色。
時尚科技、時尚品牌、時尚消費不斷激發創意,不斷拓展特征,彰顯文化,完善配套產業鏈。早在2004年,北京市政府就提出了建設北京時裝之都的總體思路,我們與社會各地攜手,持續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以首都的文化資源和產業基礎為依托,突出設計龍頭發揮品牌效益,以營造時尚氛圍,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引導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的設計研發中心、信息發布中心、流行時尚中心、精品名品商貿中心、各產業的集成中心,樹立北京成為全國全世界時裝之都的城市形象。那么十三五時期,北京要按照戰略定位科學規劃、建設管理,實現首都建設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四大功能目標。這要求北京的工業重點任務是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調整疏解。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北京行動綱要,即實現“3458”發展戰略。
此外,借助2016北京時尚高峰向大家展示全行業在科技創新驅動和高端引領上有新的認識、新的突破和新的舉措,北京工業轉型到了高精尖的軌道上。首先是轉變觀念,因為思想有多遠路才能走得多遠,觀念只有適應形勢才能決定成果是有用的、有效的。北京市經信委近期發布了一系列引導目錄、產業發展的行動綱要,北京工業在新形勢下要發展高精尖的體系,以明確提出了發展民優民生的產品為重點。時尚產業是無污染、能耗少、文化深、環境友好型產品。要在新一輪產業升級調整中搶占先機,要以發展創意設計研發為重點,進入高精尖產業,接力借勢發展。概括起來,發展要在高端、云端、尖端上頂層設計,科技創新,統一的思想解決了認識問題就要按問題導向需求,找準發展路徑,突破障礙產業發展的人力資源矛盾、環境矛盾以及成本高、土地約束高、技術升級和市場需求等問題。
最后,幾點重點工作需要思考。一是關于時尚產業的發展。我們已提出十三五的發展總體思路,在產業發展中首先要理論先行,這應該是產業發展方向和前瞻性問題的研究。中國工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新技術帶來的制造業升級給時尚界的服裝企業提出了新的課題。第二個方面,我們要重點強調產業發展文化科技先行。這里強調的是文化力度和創新力度對經濟的支持和貢獻。北京發展時尚產業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是創新經濟的關鍵,百年老字號品牌的成就一定有其歷久彌新的文化根基。時尚產業發展應成為北京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成為國際交往的重要載體。以文化力創造新經濟,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轉化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共享與開放,它將成為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的新途徑,強調執行力和推動力,產業的滲透跨界融合發展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種趨勢拓展的不僅是市場空間和用戶,更重要的是創新的機制、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新需求和產業業態。這種融合包含了產業間的相互融合,包括了信息化和工業化的相互融合,還應該涵蓋跨所有制、跨地區、跨國界的合作共贏,需要深度的開放構成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