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留有余地
○張雨
韓國北部的鄉(xiāng)村公路旁邊有不少柿子園,金秋時節(jié)正是采摘柿子的季節(jié),當?shù)氐墓r(nóng)常常會留一些又大又熟的柿子在樹上,他們說,這是留給喜鵲的食物。
經(jīng)過這里的游客都會覺得不可思議,這時,導游給大家講了一個故事:這里是喜鵲的棲息地,每到冬天,喜鵲們都在果樹上筑巢過冬。有一年冬天特別冷,下了大雪,幾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鵲一夜之間都凍死了。
第二年,一種不知名的毛毛蟲突然泛濫成災,那年秋天,果園沒有收獲到一個柿子。直到這時,人們才想起了那些喜鵲,如果有喜鵲在,就不會發(fā)生蟲災了。從那以后,每年秋天收獲柿子時,人們都會留下一些柿子,作為喜鵲過冬的食物。
當?shù)毓r(nóng)雖然少收獲了一些柿子,但來年會有更多的收獲。因為他們懂得:為別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給自己留下了生機與希望。
《宋稗類鈔》中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宋朝一個名叫蘇掖的常州人,官至州縣監(jiān)察官。蘇掖十分有錢,是當?shù)赜忻母粦簦錇槿藚s非常吝嗇,常常在置辦田產(chǎn)或房產(chǎn)時,不肯付足對方應得的款項。有時候,為了少付一文錢,甚至會與人爭得面紅耳赤。蘇掖還喜歡趁別人困窘危急之時,壓低對方急于將出售的房產(chǎn)、地產(chǎn)及其它物品的價格,從中牟取暴利,絕不將哪怕是蠅頭小利讓給對方。有一次,蘇掖準備買下一戶破產(chǎn)人家的莊園。由于對方急于出手,于是,他看準了這個機會,在交易中竭力壓低價格,為此,雙方爭來吵去,鬧得不可開交。他兒子在旁邊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道:“爸爸,您還是多給人家一點錢吧,說不將來哪一天,我們兒子小輩會出于無奈而賣掉這座莊園,希望那時也有人給我們一個好價錢。”蘇掖聽兒子這么一說,既吃驚,又羞愧,從此開始有所醒悟。
人生在世,人我之間、人事之間、人情之間、人心之間都要留有余地。尤其是商業(yè)活動中,你讓利于人,你將得到的是別人的信用與長期的合作,這是一種長遠的利益。
常言說:人情留一線,日后好見面。為別人留有余地,是進退自如,是收放從容,是處世的藝術(shù),是人生的哲學。雕刻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時,總是鼻子大、眼睛小,因為大鼻子可以變小,小眼睛可以放大,這是雕刻的秘訣。人生在世,尤其在待人接物時,話不可說滿,事不可做絕,為別人留有余地,才有回轉(zhuǎn)的空間。為別人留有余地,才能游刃有余,海闊天空;為別人留有余地,其實就是為自己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