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興
莫讓微信群淪為抄襲平臺
■王洪興

隨著智能手機進軍營,微信群成了官兵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許多機關干部也加入了各種學習交流群、工作討論群,通過群學習、群討論、群點贊傳遞信息,交流體會,包括完成非涉密工作,既省時省力,又方便快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個別機關干部和營連主官一到寫材料、做計劃時,為了圖省事、走捷徑,習慣性地在同學群、同事群、同行群里“跪求”講話,“哭要”方案,借交流之名,行抄襲之實,成了新的“拿來主義”。群友們有的礙于情面,有的貪圖虛名,有的感到應該有來有往,也有的隸屬不同單位認為即使被借鑒也很難被發現,也就樂于幫忙了。究其原因,在于少數干部的“懶政”作風,“照抄照搬”的形式主義在作祟。
這種新“抄”法,更具隱蔽性,看似文風小事,實則作風大事,危害性更強。這樣寫的材料往往與單位實際相去甚遠,缺乏創造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上級指示要求難以落到實處。同時,微交流的及時性和群成員的廣泛性,促成了抄襲的“高效性”。有些工作上級的通知未到,下級已經從友鄰單位知道了相關內容,一旦失泄密,速度將更快。
褪掉微信抄襲的網絡外衣,讓微信工作群真正發揮作用。首先,思想引導要跟上。通過加強教育引導,強化官兵的工作責任心,把心思用在吃透上情、摸準下情上,緊密結合單位實際落實上級指示要求。其次,規章制度要落實。嚴格執行《軍隊人員使用微信“十不準”》,對微信工作群應指定群主,擔負起監督責任,對違規“群友”及時清退出群,還可以與電信部門聯合開發安防軟件,出現涉密關鍵詞及時提醒,定位手機并安排“網絡警察”檢查手機。最后,組織群聊要經常。根據當前工作或是熱點問題,經常發起專題討論,積極引導群友互動,真正達到啟發思路、推動工作的目的,回歸微信工作群的工作平臺本質。
【作者系71521部隊政治部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