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壽娜
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探討
左壽娜
目的 分析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方法 選取從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與干預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組采取責任制護理模式,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結果 干預組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心絞痛發作程度、軀體受限程度以及心絞痛穩定性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冠心病護理中應用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冠心病;生活質量
臨床中,冠心病屬于心內科常見疾病,病情反復,患者易出現不良情緒,對生活質量產生直接影響。研究顯示,有效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有助于患者恢復[1-3]。責任制護理將患者作為中心,責任護士負責實施健康管理,通過責任制護理能轉化被動護理模式,提高生活質量。本文主要分析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具體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與干預組(50例)。本組均通過冠脈造影術確診,患者均同意并簽署同意書。將精神疾病、認知障礙、肝腎功能不全、擴張型心肌病以及心源性休克等患者排除。對照組女22例,男28例,年齡49~80歲,平均為(57.32±4.33)歲;病程為1~10年,平均為(4.23±1.09)年。干預組女21例,男29例,年齡50~79歲,平均(57.23±4.09)歲;病程1~11年,平均(4.44±1.4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組采取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1)分管床位,責任到人:對護理分工進行規范,責任制切實落實。責任護士實施8 h值班制、24 h負責制;患者動態變化由輔助護士記錄,一旦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2)分級護理:全面評估患者身體以及手術情況,實施責任護士24 h負責制,為患者制定相應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良好護理服務,下班前與管床護士做好交接工作;總責任護士對責任制落實狀況進行不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糾正。(3)優化護理程序:在入院、檢查、手術前后、出院指導等環節切實落實責任制,按照患者實際需要給予相應指導;治療過程中,責任到人,及時指出有問題環節。(4)資源合理配置:注意彈性排班,并兼顧患者需要、護士意愿,保證排班制度科學合理;護理人員不斷優化,順利完成基礎工作;對總責任護士職責進行強化,交接班后檢查護理工作,給予相應指導;明確各級護士責任,根據護理重點展開護理工作。(5)完善質量監督體系:護士長負責每天檢查制度落實狀況,監督護理工作,總責任護士定時抽查責任落實狀況,針對護理工作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改進措施。
1.3觀察指標
西雅圖心絞痛問卷(SAQ)[4]包含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心絞痛發作程度、軀體受限程度以及心絞痛穩定性等,各為100分總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統計分析應用SPSS 14.0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 ()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組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心絞痛發作程度、軀體受限程度以及心絞痛穩定性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在治療冠心病期間,實施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加強護士服務意識,轉變傳統被動護理模式,對病房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在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中,與優質護理服務相結合,按照護士不同特點進行培訓,護士護理服務意識明顯強化,服務技能提高,同時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保證患者治療效果[5-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治療滿意度、疾病認知程度、心絞痛發作程度、軀體受限程度以及心絞痛穩定性分值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實施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改善生活質量,利于患者康復,與于臨源[8]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因為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采取整體護理方案,重視責任到人,患者住院期間由一名護士負責護理工作,可提高護士責任意識,同時能為患者提供個體化、整體化以連續的護理服務,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患者配合度明顯提高,康復較快。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分
分組 n 治療滿意度 疾病認知程度 心絞痛發作程度 軀體受限程度 心絞痛穩定性干預組對照組50 50 tP 85.23±7.32 76.23±6.23 4.187<0.05 73.54±4.97 69.24±6.02 2.463<0.05 68.24±4.33 64.32±3.09 3.296<0.05 73.56±4.98 68.45±3.66 3.698<0.05 65.30±5.67 61.21±4.23 2.586<0.05
總之,在冠心病護理中應用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 謝月霞,蘇冰蓮,馮偉平.層級責任制管理對護理質量影響的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0,8(2):245-246.
[2] 王吉琴,陸琳.層級責任制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24):85.
[3] 宋云,趙芳霞.探討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應用于心臟內科護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9):211-212.
[4] 陸益花,孫瓅賢,嚴健華,等.西雅圖心絞痛問卷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J].中華醫學雜志,2009,89(40):2827-2830.
[5] 張密.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和心功能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2):69-71.
[6] 鈕蔚琳,吳燕霞,王印紅,等.協同護理模式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江蘇醫藥,2014,40(11):1357-1358.
[7] 曹癸蘭,梁靜,陶寶明.全程護理模式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療患者生活質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響[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2,29(1):63-65.
[8] 于臨源,楊勇,李琪.責任制護理小組管理模式在心臟內科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3(30):590-591.
The Influence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ZUO Shouna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The 107 Hospital of PLA,Yantai Shandong 264001,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0 cases) and intervention group (5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ook responsibility nursing mode,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he degree of disease cognition,the degree of angina pectoris,the degree of physical limitation and the stability of angina pectori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ursing care management mode,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nursing,Management model,Coronary heart disease,Quality of life
R473
A
1674-9316(2016)21-025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5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〇七醫院心血管腎內科,山東 煙臺26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