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卡姆”是新疆維吾爾族傳統音樂藝術,是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木卡姆往事》描寫了維吾爾族老藝人在新舊社會中對傳統維吾爾族音樂“十二木卡姆”的保護、挖掘,熱情歌頌了老藝人對民族音樂藝術延續發展做出的貢獻。這部電視劇民族特色濃郁,劇中大量使用“木卡姆”音樂做主題曲。這些音樂旋律優美,加強了劇情藝術表現力,對敘事表達起到點睛作用。
【關鍵詞】維吾爾族電視劇;木卡姆;風格特點;敘事作用
【作者單位】張文華,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木卡姆往事》是一部描寫維吾爾族老藝人對傳統音樂“十二木卡姆”保護、挖掘的電視劇,劇中除了多角度展現維吾爾族風情,大量民族音樂的使用對這部劇敘事起到重要烘托作用。近年來,隨著國家扶持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力度加大,反映少數民族文化生活、帶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影視藝術數量不斷增多,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藝術享受。《木卡姆往事》中的音樂以維吾爾民音樂為主,作曲家依克木·艾山和徐曉明將根植于維吾爾民族生活的木卡姆音樂旋律,結合電視劇劇情和畫面創作改編了整部電視劇背景音樂和主題曲,增添了《木卡姆往事》劇情的藝術感染力。
一、《木卡姆往事》音樂敘事特點
木卡姆是新疆維吾爾民族傳統的民族音樂,經過千年的不斷演化傳承,已形成獨具民族特色的木卡姆藝術。十二木卡姆音樂在維吾爾人的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新疆廣袤的戈壁荒原,造就了維吾爾人們在惡劣生態環境中的樂觀精神,促使了木卡姆音樂的誕生。在《木卡姆往事》中除了作曲家依克木·艾山和徐曉明以木卡姆曲調為素材創作的音樂,還有 20 多首原生態木卡姆的音樂在劇中呈現,展示了“木卡姆”特有的古典音樂魅力,
1.主題曲與敘事演繹
我國電視劇音樂歷來重視主題歌形式,主題歌是對電視劇內容“音畫結合”的高度概括,以凝練的藝術語言表現劇中人物及特點。《木卡姆往事》的主題歌遵循我國電視劇的整體風格,其片頭主題曲《哎…木卡姆》和片尾曲保持著新疆維吾爾木卡姆的原始韻味。《哎…木卡姆》由李幼容作詞,徐曉明作曲,維吾爾著名歌唱家艾爾肯·阿布都拉演唱。這首主題曲結構為二部曲式,在曲調上完全滲透出維吾爾民族的風格,高亢的歌聲展現出木卡姆藝術歷史的廣闊深遠,在木卡姆音樂襯托下,雪山、流云、群鷹和戈壁畫面不時閃過,急促的和弦音階與狂風漫卷沙漠場景相配合,在艾爾肯·阿布都拉高亢的吶喊聲中,畫面閃現十二木卡姆在老一輩木卡姆藝人演繹下的場景。歌曲旋律采用二部曲清樂 D 宮調式,每當故事情節緊抓觀眾,進入高潮之時,這首片尾主題曲就會響起,深沉蒼涼的聲音在委婉哀怨的旋律中透露出哀傷,展現出濃濃的維吾爾族風情。這兩首主題曲無論曲調還是歌詞都極具民族特性,烘托了這部作品的藝術氛圍,在內容上互相呼應、補充,使劇情表達更趨圓滿。
2.插曲的敘事運用
插曲通常出現在電視劇中一些主要場景或重要人物出場時,為烘托氣氛和發掘劇情而設。從整體藝術表現來看,插曲能推動故事情節發展,能加強對劇中人物情緒、故事情節色彩的勾描。《木卡姆往事》中插曲運用較多,多數以原生態形式出現。作為有著純正新疆維吾爾風味的電視劇,《木卡姆往事》中的插曲在故事情節推進過程中不時出現,木卡姆唱腔音律和薩它爾悠揚的琴聲,結合琳瑯滿目的巴扎集市、趕驢車高歌的維吾爾老人等等民族元素,對電視劇情節起到烘托點綴的作用。相對于配樂而言,主題曲和插曲不但有旋律曲調,還有展現內容的歌詞。正是由于歌詞的介入,觀眾能更直接感受到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境界。
二、《木卡姆往事》音樂表現形式
《木卡姆往事》中的音樂表現形式主要有畫內、畫外和蒙太奇音效三種。
1.畫內樂
畫內樂是音樂與畫面的融合銜接,觀眾在觀看電視劇畫面過程中,音樂隨著故事情節發展適時出現。在《木卡姆往事》中,很多故事情節的音樂處理使用了畫內樂。例如,劇中木卡姆藝人大賽選手緊張演練等待入場之前,阿卜杜拉對木卡姆音樂藝術的傳承貢獻獲得政府獎勵之時,帕提曼茶館開展的喜慶場面等,都以畫內樂形式渲染場景氣氛。
2.畫外樂
畫外樂是電視劇經常使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與畫內樂相比,畫外樂讓我們能感受到音樂來自畫面之外。我們在屏幕上感受畫外樂,主要體現在意境上。在這部劇中,帕提曼的爸爸去世,巴哈爾古麗和巴吾東前去看望吊唁,他們的到來引得帕提曼和左赫拉淚水漣漣,哭著說:“阿不都拉大叔,我們失去爸爸了。”此時畫外悲傷的薩它爾琴聲音樂響起,結合此時的畫面,營造了一個哀傷悲痛的場景。在這部劇中,畫外樂的出現引發人無限感慨。在木卡姆藝術衰敗的時候,阿卜杜拉眼睜睜看著眾多樂器被收走、賤賣,他只能將自己心愛的薩它爾琴留給家人,此時的場景響起哀怨的薩它爾琴聲,將阿卜杜拉哀傷無助的心情傳遞出來,也表達了對已故老琴師的無限懷念。
3.音樂蒙太奇運用
蒙太奇是美學藝術平臺,以短暫的時間來呈現一種生活狀態,音樂作為介質手段在該過程中起到重要調和作用。在《木卡姆往事》中,蒙太奇音樂手法被多次運用,木卡姆大師阿不都拉在表演舞臺上發病永遠地倒下了,此時響起滄桑悲壯的木卡姆交響音樂。在出殯過程中,阿普的祈禱保佑、巴哈爾古麗的痛哭、送葬的人群和阿卜杜拉曾經的生活鏡頭在這里都運用了蒙太奇音樂手法,用音樂將不同地點和場景連接在一起,用以突出阿卜杜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三、《木卡姆往事》中音樂的藝術烘托
電視劇是音畫藝術結合的產物,音樂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劇情敘事服務的。在《木卡姆往事》中,故事情節的展開是以一把薩它爾古琴為發端,以保護十二木卡姆的曲折歷程為劇情,從而引發人們對民族藝術傳承與保護的深入思考。在這部劇中,木卡姆音樂很好地襯托了劇情和主題。以片頭主題曲《哎木卡姆》為例,艾爾肯·阿布都拉富有滄桑的高音,唱出觸及靈魂的震顫張力,曲調的婉轉凄涼,展現了維吾爾人在生活中的真情實感。在劇中,木卡姆音樂隨著劇情發展,對人物內心情感和命運都有很好的襯托和暗示。
在新疆和平解放前夕敘事過程中,大地主蘇皮巴依攜財外逃,綁架阿卜杜拉和兒子巴吾東,背景音樂出現木卡姆和銅管樂不和諧聲音,預示著蘇皮巴依亡命之途和解放軍追趕的腳步。在阿卜杜拉崴傷腳踝無法行走后,蘇皮巴依以死亡相威脅,讓巴吾東扶著阿卜杜拉繼續前行。此時阿卜杜拉悲憤交加,畫面中中提琴緩慢的音樂旋律響起,將阿卜杜拉此時的無助背井離鄉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使故事情節含義更加深刻,推動了劇情發展。
四、木卡姆音樂對故事情節的構建
木卡姆音樂既是《木卡姆往事》的背景主題音樂,同時也在劇中起到構建故事情節的作用。這部電視劇的內容主題體現了木卡姆音樂的傳承和保護,故事的編排和發展緊扣木卡姆音樂,全劇音樂絕大多數是以十二木卡姆為主,其中大量選用“拉克木卡姆”“且比亞特木卡姆”“木夏吾萊克木卡姆”“烏夏克木卡姆”的選段。木卡姆音樂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解放軍解救被地主綁架勒索的阿卜杜拉一家時,阿卜杜拉即興演唱比亞特木卡姆,其歡快的旋律和飽含深情的歌聲,表達了阿卜杜拉從此擺脫邪惡勢力的威脅,對解放軍解救他全家的感激之情。在回到家鄉與鄉親團聚后,阿卜杜拉更加對木卡姆藝術投入無比熱情,無論參加宴會還是在果園勞動,阿卜杜拉都會傾情演唱木卡姆,以表達對解放軍救命之恩的感謝和對新生活的向往。
《木卡姆往事》中講述的故事情節涉及好幾個歷史時段,在這期間主人公經歷了新、舊社會變更,劇中音樂除了“木卡姆”音樂,也隨著時代變遷穿插出現時代歌曲和革命樣板戲背景音樂。在《木卡姆往事》第十集中出現了《我們走在大路上》的背景音樂,暗示著文化大革命已經開始。在此期間,果園、工地的工人們在工作時,背景音樂也經常傳出革命樣板戲《智斗》旋律,也暗示著“文革”對木卡姆藝術產生的破壞與沖擊。
電視連續劇《木卡姆往事》以新疆維吾爾民族特色木卡姆為主題音樂。這種音樂素材的使用,能真實展現維吾爾民族、民俗特色。觀眾通過木卡姆藝人的彈唱,能夠了解維吾爾傳統文化和音樂,對薩它爾琴、彈撥爾、都它爾、巴勒曼和刀郎艾捷克等維吾爾樂器有全新認識。原生態音樂配合故事情節,喚起了電視觀眾思想上和情緒上的共鳴。導演將維吾爾族古典的十二木卡姆藝術與現代電視藝術巧妙結合,通過電視劇藝術形式,將這種古老音樂藝術細膩展示,豐富了電視劇藝術類型。《木卡姆往事》中的音樂在保持維吾爾族民族風格的同時,也融入時代特征,加強了對劇情的表達。本劇的音樂極具民族特征,在展現故事情節的同時,對新疆木卡姆藝術的保護與傳播也起到推動的作用。
[1]周吉.維吾爾族傳統音樂文化[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周吉.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音樂[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3]楊洪濤.論少數民族題材電視劇的音樂表達[J].當代電視,2013(2) .
[4]黃山.《木卡姆往事》:一部藝術史詩與人類心靈史——觀看二十三集電視連續劇《木卡姆往事》有感[J].西部,2009(14) .
[5]邱友益.新疆電視劇的傳播與發展研究[D].新疆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