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白


還是那句話:沒有夕陽產業,只有落后的企業。
轉型必然
高端男裝品牌定位的報喜鳥最近報表中披露,公司業績出現自成立以來的首次虧損。其中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跌幅高達0.9745元,同比上年同期暴跌229.6%。除了凈利潤下滑,公司營收同比下跌7.9%,減少到9.25億元。與此同時,扣除凈利潤跌幅高達1.38億元,同比下降366.3%。主營毛利率為53.64%,也比去年同期下降5.15%。相關數據也顯示,2006-2012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每年至少都有10%以上的增幅。
報喜鳥的表現只是服裝業的一個縮影。從發布的上市報表來看,2016年上半年我國服裝行業銷售增速放緩,成本持續增長,利潤連年下降己成趨勢。而且,在互聯網電商渠道崛起、國外快時尚品牌沖擊、國內經濟轉型、出口形勢低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像報喜鳥這樣的服裝企業近年來面臨多重挑戰。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大型零售企業的服裝類零售額負增長,2016年1-7月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19%,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8.01個百分點。
因此,在此背景下服裝企業的轉型也勢在必行。除了內部業務整合與效率提升外,服裝企業的轉型最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開辟電商渠道,加大“上網”的力度,探索網絡銷售的特點與規律。另一方面是進行多元化布局,在原有服裝業務之上,殺人一個新領域,拼出一條血路來。
電商是解藥?
從2013年開始,電商渠道對傳統服裝紡織行業的沖擊體現在了業績上。從各家公司的表現看,喜憂參半。
還以報喜鳥為例,當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0億元,同比下降10%,凈利潤1.6億元,同比下降66%。隨后的兩三年時間里,報喜鳥業績也不斷下降。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5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3億元、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7%、25%。
與此對應的是,報喜鳥的線下實體門店呈現出增速放緩的狀態,個別品牌的店面數量直線下降。報喜鳥抓住了電商機會,在2014年3月,開設了天貓旗艦店。2015年更是動作頻頻,當年2月,報喜鳥創投斥資4500萬元入股上海小鬼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布局電商業務。公司投入2500萬元增資仁仁科技,該公司主要業務范圍是移動互聯網020及大數據營銷,6月還耗費2000萬元增資吉姆兄弟時裝定制科技,發展跨境電商業務。
然而,查閱報表,目前公司在電商渠道的布局依然還是“無產出”狀態,數據顯示,以上三公司2015年虧損總金額達1997Y元。
據了解,2014年公司在電商渠道的銷售額約為1億元,2015年約為3億元,雖然同比有大幅上漲,但占總營收比例也僅有約15%左右。電商渠道的銷售是否真的足以覆蓋店面數量下降而帶來的銷量下降幅度?
今年同樣爆出業績出現虧損的美邦服飾,這幾年也在進行電商渠道探索。2010年12月,美邦旗下電商平臺邦購網上線;2011年10月,美邦停止運營電子商務業務;2013年11月,美邦重新開啟電子商務業務,推廣020模式;2014年3月29日,美邦在重慶開設第一家全品牌集成體驗店,運營重心從線下向線上偏移。
反反復復之間,體現出服裝企業對于轉戰電商的認識存在成長的過程,也表明當初對于電商的困難估計不足,企業內部對于電子商務人才也比較缺乏。最重要的還是實體出身的企業缺少互聯網思維。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服裝品牌都在電商之路上折戟。森馬服飾的電商業務就實現了高速增長。在2016年半年度報告中,森馬服飾2016年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 40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5.46%。上半年子公司森馬電子商務實現營業收入8.06億元,增速82%以上,占主營業務總收入已經超過20%,保掙陜速增長態勢。
森馬服飾在分析原因中也表示,線上業務的快速發展是促進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
不過,整個線上銷售卻顯露出了_一絲疲態,甚至可以說,增速較前期大幅回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l-7月,衣著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7.3%,增速較2015年同期下跌11.4個百分點,只比今年1月至2月回升3.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不能說明線上銷售面臨拐點,或表明在宏觀經濟層面消費熱度還有待提升;另外,在供給側改革的風口,服裝企業還需要順勢而為,提升產品的創意勝與時尚感。
多元布局還是“不務正業”?
從目前的服裝企業來看,想要找出一家只做服裝業務的大公司還真有點難度。服裝企業的多元化布局已經遍地開花。
還以報喜鳥為例。2015年報喜鳥對外宣布確定“實業+投資”的新戰略,成立子公司報喜鳥創投推進并購。而投資業務主要為互聯網金融。比如,公司2015年3月,投資仁仁分期;4月,投資永嘉恒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月,報喜鳥又投資合作成立小魚金服,運營溫州貸平臺和口袋理財平臺。業內認為。公司打造互聯網金融生態圈的路徑逐漸清晰。
集團董事長吳志澤曾表示,報喜鳥必須盡決優化公司產業結構,進一步開拓新興互聯網業務,實現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快速布局。在推動服裝主業轉型升級同時,將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為公司第二主業。
然而,遺憾的是,今年3月,公司表示,公司參與的互聯網金融業務目前處于投入期,對公司業績暫無貢獻。半年報也沒有對相關內容進行披露。該項業務還任重道遠。
綜合來看,今年以來,在主業疲軟和業績下滑等狀況下,一些多元化轉型步伐活躍的服裝企業姿態似乎變得“保守”,開始放慢多元化投資的腳步,打法顯得更為聚焦。
比如,朗姿股份今年6月2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對時尚電子商務和醫療美容兩個行業的多個標的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
朗姿股份稱,自2016年4月以來,受宏觀經濟波動、人民幣貶值和行業政策調整的影響,跨境進口電子商務行業面臨新的市場競爭格局和政府監管環境,全行業經歷前期的快速增長后進人調整期。公司與交易對方在交易方案、交易價格、業務發展規劃以及承諾業績的可實現形等方面最終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決定終止收購時尚電子商務標的公司。
有些服裝公司則面臨著更嚴峻的市場環境,直接退出了資本市場,如近日大楊創世的轉型,很可能會將自己給轉沒了。從公司近期的公告可見,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一旦成功,那么,以服裝主業起家的大楊創世很可能被圓通速遞借殼并取代,而公司的主業也將改頭換面為速遞行業。大楊創世7月28日晚間公告顯示,經證監會審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有條件通過。交易完成后,大楊創世將由服裝制造企業轉變為綜合性快遞物流服務企業,主營業務徹底轉型。
轉型者也有成功案例。以凱撒股份為例,公司2016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約2.19億元,雖然下降不少,但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588萬元,同比增長188.29%。
公司表示,凈利潤的增加主要是公司完成對深圳市酷牛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幻文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天上友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利潤率較高的互聯網泛娛樂業務在報告期內收入同比增長了195.89%,營業利潤同比增加166.65%,對利潤的貢獻顯著。
同樣,在今年上半年業績領頭的上市公司雅戈爾表示,2015年盡管服裝主業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了下滑,但是企業整體凈利相比上年取得了76.3%的增長。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原因,在于期內地產板塊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結轉的項目差異,結算的房產項目平均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發力房地產成為雅戈爾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
深耕服裝領域
其實,轉型多元化無可厚非。在服裝業務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不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不失為一種策略。然而,應當看到是,服務于服裝行業的多元布局,或者加碼服裝業務,也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目前,服裝行業的智能制造升級也是大勢所趨。去年11月,紅豆集團募集將近20億元資金,用于智慧紅豆建設項目。該項目包括智慧設計、智慧產品、智慧供應鏈體系、智慧全渠道SPA體系以及智慧管理等五大體系。公司還計劃對門店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服裝零售店經營數據全面及時采集。這表明,紅豆股份深耕服裝領域的決心不改。
紅豆股份2016年上半年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16.9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3.43%。男裝業務方面,報告期內營業收入6.18億元,同比增長24.25%,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門店與同期相比增加帶動銷售收入增長。
精細化管理也會提升服裝產業的效率。向供應鏈管理業務發力的搜于特為自己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多元化之路。搜于特設立了多家供應鏈管理公司與品牌管理公司,公司營業收入將主要來自于供應鏈管理公司及品牌管理公司。報告期內,供應鏈管理業務快速發展,共實現13.83億元,占營業收入60.48%。其中下屬供應鏈管理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2 4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4.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1.81萬元,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47%。
通過服裝業務的拓展,一些企業也實現了利潤的進一步增長。如,海瀾之家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6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6%,公司“海瀾之家”品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4.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24%;而其主打年輕女性市場的“愛居兔”品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98%。公司表示,上半年凈增門店652家,其中“海瀾之家”凈增372家,“愛居兔”凈增162家。
雖然在零售端,服裝業的改善還不明顯,然而在生產端,整個產業也顯示出復蘇的跡象。比如,專業市場成交額增速小幅提升,2016年1-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重點監測的42家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總成交額達到4303.86億元,同比增長6.16%。深耕服裝行業也應保持一定的信心。
總之,服裝業還沒有走出低谷期,堅守傳統主營服裝業務也變得越來越難。多元化發展中,金融、電商、游戲等第三產業領域,競爭態勢也趨激烈。在此過程中,還是那句話:沒有夕陽產業,只有落后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