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

東北老工業基地、民族品牌佼佼者、百強百貨集團,爬坡轉型中的他們優勢整合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九月的大慶,細雨如綿。當人們在這一場場綿雨中感受秋之涼意時,—則雪蓮正式落戶大慶的消息沸騰了大家的熱情。“從今往后,大慶人將穿上由大慶自己生產的雪蓮羊絨衫。”市民王女士興奮地說。
強強聯合
9月9日,在大慶人最為熟悉的大商集團大慶新瑪特購物休閑廣場,作為大慶市政府招商引資項目的“雪蓮”品牌落成儀式暨新瑪特總店2016環球時裝盛典拉開帷幕:模特身著雪蓮2016秋冬新品魚貫而出,精品羊絨服飾、高端女裝、針織女裝……
不同于以往人們固有的傳統羊絨衫印象,雪蓮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演繹著毛衫的時尚風情。大慶首個雪蓮品牌女裝店亦正式營業,一展其四季化戰略轉型后的全品類產品。
北京雪蓮集團同時宣布,其位于大慶高新技術開發區林源園區的羊絨衫生產基地項目已在日前落成投產,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將建成年產50萬件羊絨制品及100至200噸染紡能力。
“作為年銷售2000多億的百強企業,大商集團旗下的500多家零售店鋪遍布全國15個省的80余個城市,龐大的實體銷售網絡業已形成自有平臺優勢。歷時五十多年的發展,更讓雪蓮擁有得天獨厚的產品資源優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很看好兩者的強強聯手,在他看來,大商集團與雪蓮集團集中優勢深度合作,勢必將為新時期大慶的產業結構調整及經濟轉型帶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
爬坡轉型
自大慶薩爾圖機場而出,往市區方向,沿途隨處可見24小時連軸運轉的“磕頭機”。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它見證著大慶油田的輝煌與傳奇。
最興盛時,大慶的原油產量一度占到全國的半壁江山。多年來是大慶以其獨有的優勢支撐著我國工業化的發展,成為我國工業原料及裝備高地,創下5000萬噸連續高產27年、4000萬噸又穩產12年的油田開采奇跡,更帶動當地經濟在近10年間以年均10%以上速度發展,遠超全國增速。
但長久以來,單一化結構所形成的產業優勢正隨著石油資源的慢慢衰竭而日漸式微。2015年,大慶原油產量自2008年后首次從4000萬噸下調到3850萬噸,并且此后還將逐年遞減,預計到2020年將調減至3200萬噸。再加之國際油價下滑及宏觀經濟調整,這一年大慶GDP遭遇3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跌至2.3%。轉型已迫在眉睫。
“當前,大慶就是要加快培育能夠支撐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比如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或者新商業模式,以豐富產業類型,構建多元的產業體系。”大慶市市長韓立華表示。
縱觀大慶近年來的經濟發展,盡管受原油量價齊跌影響,其對當地GDP的拉動作用已明顯減弱,但同時消費“馬車”的拉力卻表現強勁。到2015年底,大慶實現消費品零售額超千億,而在整個“十二五”期間,大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年均增長15%的速度跑贏同期GDP。
對此,大商集團顯然深有體會。三年前,當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經濟增速由全國“排頭兵”變為“吊車尾”,大商集團的市場銷售業績卻不降反增,在2014年實現銷售收入1700億元,同比增長15.7%,這之中,東北地區貢獻六成以上業績。也是在此時,本在大連總部的大商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孟浩接到任職大慶地區集團總裁的調令,開始坐鎮大慶。
不同于其他零售企業通常由省會城市延伸覆蓋地級城市的市場拓展戰略,大商集團采取的是地級城市包圍省級城市的市場策略。據大商股份今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大慶地區營收25億元,在公司業務主要地區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大連。上半年大慶地區百貨業態主營毛利率達19.18%,同比上年增長2%,在各地區中位居首位。“從早年的有商品就不愁賣,到前些年的‘二房東時代,再到如今的新常態,百貨零售企業終究還是要回歸到商業本質。孟浩如是說。
自銷直營
對于大商集團來說,渠道實力已是毋庸置疑。所缺的正是一盤好貨。此時,由產業鏈延伸、將產能轉移到大慶的雪蓮集團自然映入眼簾。
作為中國首個羊絨服飾品牌,是雪蓮一舉打破國外羊絨分梳技術的封鎖壁壘,改變中國只能出口羊絨原料、處于全球產業價值鏈低端的歷史。此后,雪蓮積極推動羊絨分梳、織造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奠定了羊絨產業在中國發展的基礎,更憑借著堅持不懈地工藝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獲譽“國賓禮品”之稱,成為人們心目中民族品牌的代表。
“不同時代的管理者對于經營品牌的認知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這使得雪蓮在多年的發展中始終都沒有堅持走一條主線,導致近年的后繼乏力。”北京雪蓮國際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澤坦言,正是基于此,雪蓮在2014年開始了對品牌的重塑。“我們希望把對雪蓮在未來較長一個時期的發展方向做一個明確的定位。”
雪蓮先是重新梳理品牌,將之重新定位為“感悟生活,追尋至美”,確立“至臻以恒,至美傳承”的品牌Slogan,把目標客群聚焦在35-60歲的都市商務精英和知識中產,為其提供舒適、休閑、保暖的穿著體驗,并明確要做羊絨針織全品類品牌商的目標,從產品和工藝技術方面,加強對針織流行趨勢的研究和設計創新,將產品由羊絨單品向羊絨全品類、針織全品類進行擴展,引入當前世界領先技術,與業內知名設計師合作,增加新全成型和褲裝產品,向消費者提供經典的針織全品類商務休閑、家居生活產品,打造天然、健康、舒適、優雅生活方式的代表品牌。
同時,在終端零售方面進行升級改造,不僅以全新設計的SI形象亮相,還建立終端零售管理標準,進一步提升店鋪管理水平、增加VIP服務,并輻射到經銷商門店,以提高雪蓮顧客的忠誠度和品牌黏性,全面提升雪蓮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在顧客心中形成強有力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渠道上雪蓮也加快革新的步伐,優化外埠經銷商結構,將資源集中在北京直營,全力做好自營渠道,并且積極與綜合實力名列前茅的商業地產集團合作,開拓外埠重點區域。“像此次大慶新瑪特開店就是一次有益的實踐。”孟澤表示,今后雪蓮將立足北京,逐步向外埠進行輻射,逐步構建自己的品牌地圖。而雪蓮將依托50多年的針織工藝積累和供應鏈管理資源,轉型為針織文化創意及為產業鏈條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的綜合服務商。
與大商集團合作后,雪蓮作為其自銷直營的首個品牌,先行在大慶新瑪特試點。“現在,各品牌零售渠道同質化現象嚴重,自銷直營改革后,新瑪特將成經營主體掌控商品運營全過程,品牌只負責供貨,以此有效減少商品流通中間環節降低價格。同時,逐步擴大自營品牌數量,并輔以自有品牌建設,最終組合形成商場的差異化特色。”孟浩說。按預計,三個月后該店將突破百萬銷售。
面對經濟的新常態,資源優勢整合顯然要好于單打獨斗,未來這一創新商業合作模式會如何演進發展,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