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巾慈

全新的小商品帝國將打造創新開放的商業基因,重塑兩大專業市場生命力。
30年前,靠“一條褲子”開辟服裝天下的海城西柳市場,在近年來互聯網的沖擊下面臨嚴峻挑戰。而同樣,依靠不起眼的生活日用品,義烏從20多年前開始狂飆突進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如今也變得焦躁不堪。
兩大專業市場達成了抱團取暖、攜手并進的目標,開啟了南北專業市場融合開放發展的新征程。日前,“遼寧海城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項目招商推介會”在海城舉行,這也標志著遼寧海城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這一倍受業界廣泛關注的項目正式進入倒計時。
“如果海城義烏小商品城項目還是按照傳統批發市場,那就是‘去庫存范疇,不用建成就會死掉。”海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聞然一針見血。
與此同時,他談到了這一項目的創新規劃:“首先,融人‘互聯網+概念,將‘義烏購電商平臺全面覆蓋到海城義烏小商品城的每一個商鋪一一為所有入駐商鋪提供‘義烏購的網上店鋪,同時提供淘寶、天貓、京東商城的相關培訓,徹底落實線上線下結合經營。其次,在義烏小商品城規劃建設帶有海關監管區的國際物流園區,打造內陸港。國外采購商可旅游購物,以‘背包客形式,在單筆15萬美元以下自由貿易,零關稅。同時,建立進口商品的保稅倉庫。三是招商組建外貿綜合服務代理公司,利用海外倉庫優勢以及正在建設的跨境電商平臺,為商戶和企業提供進出口代理服務。四是創建小商品加工產業園,就地生產,降低成本。”
而對于此次兩大市場的融合發展,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猻則表示:“海城作為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市)之一,在全省、全國的紡織服裝行業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因為西柳市場的發展壯大,率先扛起并打造‘中國北派服飾的旗幟和區域品牌,進一步增強了海城西柳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影響力;義烏不僅是享譽全球的商品采購中心,也是中國紡織服裝服飾行業重要的產業集散地,義烏在商貿流通領域發揮卓越引領作用的同時,也為全國紡織服裝服飾產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標桿。此次南北兩大市場首度合作,不僅影響到中國商貿流通領域的發展格局,也會對兩地進一步加速產業融合,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這也意味著,西柳的服裝可以利用義烏成熟的外貿便利條件借船出海,而義烏的服裝輔料、飾品配飾也會因為海城龐大的生產加工能力而找到市場,兩者的優勢互補將產生“1+1大于2”的效果。
據悉,海城義烏小商品城項目首開南北兩大專業市場官方合作先河,既是遼寧和鞍山“調結構、轉方式,加速服務業集聚區轉型升級”的重點項目,又是浙江義烏市場實施“內外貿結合,向域外走、向網上走、向高端走”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項目規劃用地286.9公頃,建筑面積323.8萬平方米,總投資11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QO畝,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分主體市場和東西商業街三大部分,共有商鋪7400余個,投資29億元。目前市場土建、弱電、空調、電梯等工程全部完工,9月28日已正式開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