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琪


作為傳奇伯樂,伊莎貝拉·布羅挖掘了一批有杰出才華的設計師。
當抑郁癥近日再度成為微博熱詞,不禁令人聯想到時尚界因抑郁癥而離世的傳奇人物:被稱為“英國時尚教母”的帽子女王——伊莎貝拉·布羅。不久前,一場名為“伊莎貝拉·布羅:時尚人生”的展覽在澳大利亞悉尼的動力博物館落幕。這是繼2013年“伊莎貝拉.布羅:時尚盛宴!”“時尚的布羅”展覽之后,又一次大規模的布羅回顧展。
本次展覽的逾百件藏品涵蓋了亞歷山大‘麥昆的早期設計作品和菲利普·崔西充滿戲劇性的帽飾設計.以及大量珍貴的圖片、影像資料,不僅向人們展示出布羅豐富的個人世界,也充分說明了她在時尚人才挖掘方面的獨具慧眼。
1958年,布羅出生于英國一個沒落貴族之家。祖父因好賭而破產,遷居肯尼亞后終日沉迷酒精,最終以自殺了卻殘生,這種哥特式華麗憂郁的家族基因或許為她日后的生活埋下了伏筆。成年后的布羅敏感而脆弱,做事喜歡追求極致。平日里,她金邊臣香煙不離手,腳下踩著馬諾洛·布拉赫尼克高跟鞋,不論在家還是外出,從不隨隨便便穿衣。正如展覽宣傳招貼上引用布羅的自述:“我推崇那些為時尚拼盡全力的人”,而她自己也身體力行,永遠華服加身,在時尚史上留下一個又一個經典而獨特的造型。
不過,在這段盛裝人生開啟之前,布羅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積累。盡管她出身高貴,卻沒享受過華麗的名媛生活。16歲時,布羅因父母離異而開始尋求獨立的生活。為了生計,她轉讀秘書學校,甚至在烤餅店賣過杏仁餅,做過清潔女工,早早體味世間冷暖。1979年,布羅移居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中國古典藝術。這一年的求學經歷不長,而且與時尚無關,但是為布羅日后在時尚圈嶄露頭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如在展覽中所呈現的,布羅總是從歷史中汲取靈感。那些在外人眼中的所謂天分,對時裝造型的獨特創意,對時尚人才的敏銳眼光,其實都是建立在她的知識系統之上。
不過,布羅不免執著于她自己的貴族血統,總是頻繁地向記者講述她的家族史,一直追溯到中世紀。在1991年英國版Vogue中,她宣稱自己有張中世紀的面孔,中世紀情結深入她的血脈之中。
而也正是這一點,讓她成為麥昆的伯樂。1992年3月,在倫敦中央圣馬丁的畢業秀上,布羅對麥昆的畢業設計一見鐘情。對于麥昆的這組作品,布羅在1997年接受The Works采訪時是這樣評價的:“我從沒見過這樣的時裝,它們如此摩登,又如此經典,這是我見過的最美的服裝。”
這是發自內心的共鳴與欣賞。幾天之后,布羅打電話給麥昆,花5000英鎊買下了他的全部作品系列。這在當時無疑是一筆巨款,連布羅本人也不得不以每周100英鎊的形式分期支付。但是,二人由此結下了不解之緣。麥昆畢業后,布羅邀請他搬到她家的工作室,那里是倫敦時尚設計新星的聚集地。
事實上,早在1990年,布羅就開始資助曾經為她設計婚禮帽飾的崔西。當時的崔西剛從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布羅為他租下自己婆婆位于上流住宅區的一間地下室作為工作室和寢室。除了崔西和麥昆,布羅門下,還有兩次榮膺“英國年度最佳設計師稱號的候塞因·卡拉揚,以及已經成名的鞋履設計師馬諾洛。布拉赫尼克也是布羅家的常客。
除了這些大力資助、關系密切的設計師,布羅還相繼發掘和扶持了一批設計新星。如以針織設計起家的朱利安·麥克唐納德。在其剛畢業時,承蒙布羅的賞識與介紹,被香奈兒的設計,總監卡爾.拉格菲爾德邀請為品牌設計針織衫,并大獲成功。再如以新奇叛逆設計而引人矚目的現任Moschino創意總監杰瑞米。斯科特。當年,他獨自來巴黎闖天下,沒有錢也沒有人脈,布羅與美國時尚編輯們出席了他在巴黎的第三場秀,并幫助他在歐洲時裝界建立起自己的事業。
而在設計師之外,布羅作為知名的造型師和時尚編輯,也發掘和培養了許多模特與攝影師。如與她一樣具有貴族血統的英國名模斯特拉·坦南特,因全裸出演伊夫圣洛朗鴉片香水廣告而名聲大振的超模蘇菲。達兒,以及以自然寫實風格挑戰精致時尚攝影規則的德裔攝影師加根·泰勒等。
與一般的伯樂不同,布羅不僅以高價買入的形式資助年輕設計新秀,為他們提供場所,幫他們進入時尚圈,建立人脈資源等。更重要的是,她還親自穿著這些設計作品,出席各種活動。正如布羅的自述“我就是一個行走的廣告牌,這是我的人生樂趣”。
這些天才設計師的作品經她的展示而為時尚圈所知曉,也因為她的穿著而被賦予靈性。
2007年5月6日,由于不堪病痛和抑郁癥的折磨,布羅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同年十月,麥昆以“幽藍女士”之名將自己的秀獻給布羅。2010年,麥昆因至親的母親離世,難掩悲傷,于倫敦時裝周開幕當天自殺。自此,時尚界少了兩位惺惺相惜的巨星。
布羅去世后,她的全部服飾被生前好友,名嬡達芙妮‘吉尼斯從拍賣行打包購入。自此,不論是麥昆在紐約大都會的“野性之美”回顧展,亦或是布羅的個人回顧展,都能令廣大時尚愛好者有機會——再重溫他們華麗唯美的盛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