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第五次印度尿素招標剖析
9月12日,印度MMTC公司宣布尿素招標,開標時間為9月22日,截標9月29日,船期11月2日。招標文件規定,投標總量為150萬噸尿素,買方有權增加或減少購買數量。這是今年印度的第五次尿素招標。
這次印度尿素招標看點多多,也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總體來看,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數量大。今年印度共舉行了四次招標,數量分別是62萬噸、135萬噸、30萬噸和12萬噸,而本次直接宣布招標150萬噸,不僅是今年最大的一次招標,也創了歷年之最。
二是時間短。截標時間9月29日,而船期時間為11月2日,在5周的時間里需要采購150萬噸尿素,是對全球尿素供應能力的考驗。
三是招標形式再變。印度過去的招標,要么采取不定量招標,要么采取定量招標,本次采取了150萬噸可加可減的招標方式,定量與不定量相結合。
9月22日,印度MMTC公司發布招標詢價結果,共收到25家供貨商共計280萬噸固定供貨量,低端報價主要在203─206美元/噸CFR。東海岸最低報價203.81美元/噸CFR,中國去掉運費核至194美元/噸FOB;西海岸最低203.2美元/噸CFR,伊朗貨源193美元/噸FOB;Mundra最低報價203.76美元/噸CFR,中東5萬噸貨源報價197美元/噸FOB。
按照中國194美元/噸FOB推算,匯率6.67,折合人民幣1293.98元/噸,扣除關稅80元/噸,港雜60元/噸,相當于1153.98元/噸港口價格。
這次203.2美元/噸CFR的中標價,較8月份時第四次中標價196.6美元/噸CFR上漲了6.6美元/噸,價格繼續回升,但仍較今年第一次和第二次招標價低,這兩次招標價均在到岸價210美元/噸以上。今年的最低中標價為第三次,僅為到岸價179.95美元/噸。這次中標價也基本上與國際行情相當,203美元的到岸價相當于離岸價195美元左右,而9月下旬時國際行情基本上就是這個水平。
9月29日,印度MMTC發布最終中標結果,共采購了約97萬噸尿素,預計有47.8萬噸伊朗尿素,三船合計12萬─13萬噸來自阿拉伯海灣,6萬噸來自埃及,31萬噸5船尿素來自中國。媒體報道說,由于價格低,留給貿易商的利潤也極其微薄,估計一噸盈利1美元多。

表一:2015年以來印度尿素招標匯總表

表二:今年印度第五次尿素招標與去年第五次對比表
在不少人看來,這次印度尿素招標結果略顯遺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招標價格未能繼續沖高。9月12日,印度MMTC發布招標公告,招標量高達150萬噸,10月船期。招標量之大超過市場預期,在現在疲弱的市場突然出現一絲亮光,這讓市場非常興奮。再加上今年印度幾次尿素招標,由于價格過低,基本上都是伊朗尿素唱主角,但發標時市場預計伊朗只有30萬噸左右的供給量,遠不能滿足印度需求,意味著將有120萬噸出自另外地區,這給了中國、中東、波羅的海、埃及等其他國家及地區一個良好機會。受此影響,國際尿素市場風向轉好,價格出現10美元/噸左右上漲。當時市場普遍期待印度尿素招標價能招得更高些,最好能提高到離岸價200美元/噸左右,提振市場信心。但最終中標結果卻是中規中矩,既談不上高,也談不上低,與國際行情基本一致。有些人覺得這么好的機會,都不能拉高印度尿素招標價,確實有些失望,說明現在國際尿素市場還是沒有大的好轉,還是弱勢行情。
二是中國中標量偏少。由于這次印度尿素招標量大,有些人希望中國廠商能多中標,把國內市場拉空些,因為現在國內市場已進入淡季,如果不多出口,國內市場的供給壓力會很大,市場難以好轉;如果出口量大,則能緩和國內市場供需矛盾,市場情緒會更樂觀。市場原本預期中國有50萬—80萬噸的中標量,但最終只中標了31萬噸,低于第二次的中標量,第二次中標量為42.3萬噸。看來中國在印度尿素招標中唱主角的時代已經過去。
此次印度尿素招標曾給予了國內市場不少希望,但結果卻有些令人失望,所以有些人對后期尿素走勢感到比較悲觀。河北一位經銷商表示,國際尿素價格還是相對較低,這次印度招標中國才中了30多萬噸,出口出不去,內需也不景氣,農民用肥積極性不高,下游經銷商信心不足,后期尿素還想漲價?!咋漲?瞎漲啊。成本有什么用?沒有需求,成本再高,也賣不起價。
但有些人則對尿素后市略顯樂觀。他們說,也不能說成本完全沒用,如果成本影響到了開工率,成本有用;沒有影響到開工率,那就沒多大作用。現在因為成本高,企業虧損嚴重,尿素企業開工率已降到了60%以下,這是多年來的一個低點,就說明成本確實發揮了作用。這次中國只中標31萬噸,主要原因是招標價格低,企業不愿意以太低的價格供貨,這種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不能為中標而中標,一定要考慮企業的成本和效益情況。印度去年共招標采購了734.1萬噸尿素,今年到目前為止才招標了334.1萬噸,還不足去年的一半。預計后期印度可能還會繼續招標,考慮到成本上漲因素,下次印度尿素招標可能會達到離岸價200美元/噸以上。
現在尿素市場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去產能,只有產能下降了,市場供需矛盾緩和了,市場才會有明顯改觀。今年煤炭市場嘗到了去產能的甜頭,由于去產能力度非常大,產能和產量雙雙下降,煤價節節上漲,目前煤價較今年初價格漲幅超過了50%。煤炭行業走的這條路也是尿素行業要走的路。
從尿素行業看,盡管也在喊去產能,的確也有部分中小尿素裝置被淘汰,但總體來看,去產能力度還遠遠不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盡管8月份尿素產量同比下降了15.8%,但仍有582萬噸的產量,并且今年1至8月的尿素產量累計數還是增
加的,同比增加了67萬噸,增幅為1.4%。而前8個月,我國尿素出口同比減少了176萬噸,降幅為20.6%,意味著國內尿素供給量增加了200多萬噸,這也是為什么今年尿素行情這么差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還有市場人士表示,今年尿素價格這么低,企業虧損嚴重,按理說企業開工率應該越來越低才是。但據行業統計信息,9月下旬,隨著部分減產尿素企業復產,開工率略有上升,國內尿素整體開工率由55%提升至57%左右。這增加了經銷商的疑慮:看樣子廠家的抗壓能力超出想像,有些企業再怎么虧損也要生產,經銷商擔心以后化肥產量還會繼續增加,因而遲遲不敢拿貨。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