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天
您知道嗎?一張小小銀行卡的收藏價值要取決于8大因素,即存世量、年代、品相、品牌、圖案、名人、里程碑意義和額外的特殊性。目前,市場上銀行卡的出售價格很多都是混亂和虛高的。掌握并牢記這8個影響銀行卡價值的因素,對研究其歷史文化、推廣其鑒定和定價標準,以及走上專業收藏銀行卡的道路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探存世
銀行卡的收藏價值首先與存世量有關。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存世量越少的銀行卡,收藏價值就越高,而造成存世量較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是發卡時間較短。比如工行成都軍區抗震救災牡丹聯名卡。2008年5月1 2曰,中國汶川發生地震,5月18曰,在工行四川分行、省分行營業部及鹽市口支行的共同努力下,首批100張“成都戰區抗震救災牡丹聯名卡”正式誕生。通過使用這種聯名卡.身在一線的救援部隊可根據救災需求及時得到資金供應,而且使用所有金融服務都是免費的。在抗震救災的特殊時期,該卡突破了正常時期的銀行業相關規定,對催生銀行業制度的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在汶川地震期間發揮了很大作用。該卡發行時間不到1個月,存世量很少。
第二點是發卡時間較長,但很少人辦理。早在2006年,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就推出過炒匯聯盟華夏外匯卡,一直到2010年該卡還在發行。但是由于辦理此卡需存入10美元,且只有在華夏銀行北京分行的網點才能辦理,外加很多人都不知道此卡,所以雖然發行時間長達4年多,但是辦理人數很少,造成存世量較少。
第三點是少數特定人群才能辦理。很多聯名卡或認同卡是針對聯名單位少數人群發放的,如果發行時間不長,就會造成存世量稀少:比如建行大理名城財政預算單位公務卡,該卡只針對大理市財政預算單位公務員辦理,發行量有限。
此外,因各種錯誤造成發卡量較少的卡和銷毀量較大的卡,存世量也會由之降低。比如,2010年3月13日,工行陜西省分行與西北工業大學聯合發行了“牡丹西工大靈通卡”,但第一版發行時間不到1天就停發了,原因是卡面上的四個字并非該校原校長潘承孝先生的字體。再比如,1996年,隨著中國第一次在鐵路既有線提速取得成功,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鐵路局聯合發行了上鐵龍卡快速列車購票卡和上鐵龍卡滬寧快速旅游列車購票卡。該卡專為滬寧快速、旅游列車在制定窗口購票使用,卡內余額結清后,由售票窗口收回。由于回收后銷毀量較大,因此,雖然該卡發行量不少,但存世量較少。
再看年代。通常,年代越久的銀行長價值也越高,舊也有例外,比如1972年發行的運通一卡。這種卡被卡界俗稱為“綠運通”,發行時間距今已有44年了,比中國第一張銀行卡“中銀卡”的發行時間還早,但是因為綠運通每年卡面變化不大,發行量較大,所以目前市場價值不高。
瞧顏值
說到銀行卡的“顏值”,首先要看品相。銀行卡的品相好壞直接影響其收藏價值,除非是特別稀有的卡,否則收藏者最希望的還是收到全品無簽名的銀行卡??ń缑總€人對卡品相的理解不同,有時會根據品相好壞制定相應的價格。根據筆者多年的收藏經驗,卡的品相主要會受到卡是否平整、有折角、簽名、起皮、磨損、過機劃痕和變色,以及卡號、防偽和簽名欄是否有明顯掉粉或磨損現象這些情況影響。相同的卡,品相越好,通常價值越高。
品牌的魅力同樣不可小覷。有些銀行卡品牌在卡界知名度較高,其品牌效應造成有些卡的價格較高。比如卡界俗稱的紫運通和黑運通銀行卡,目前每張卡的市場價都在2000元以上。黑運通卡也叫百夫長黑金卡,該卡是美國運通公司在1999年推出的,只邀請了極少數信譽良好的頂級客戶使用,是世界公認的高端信用卡品牌。
卡面圖案的設計好壞對銀行卡的收藏價值也有較大影響,這是因為卡面設計得好看,就會有更多人喜歡購買,造成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會升高。例如1995年農行揚州分行信用卡部發行的金穗專用卡,其本身發行量就不大,而且圖案以揚州瘦西湖內五亭橋為背景,卡面設計得非常漂亮,是農行早期不可多得的珍卡。又如1998年1月工行發行的劉海粟國際藝術基金會聯名卡,簡稱牡丹海粟卡,卡界俗稱工行海粟卡,卡面以劉海粟88歲時創作的牡丹為背景。劉海粟生前擅長畫牡丹,被譽為“牡丹王”,這正好和工行將牡丹卡打造成卡中之王的理念不謀而合。該卡也是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的第一張文化藝術認同專用卡,其發行量很少,而且卡面設計得非常精美,造成目前市場上出現有錢難求的局面。
此外,名人效應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銀行量的吸引力:名人所使用的銀行卡,即使發行量很大,但是因為有名人的信息如姓名和簽字等在卡上,會使其價值提升很多。如國內前幾年出現過美國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所使用過的銀行卡,即使卡已經剪了角,仍以6000元的價格成交了。此外,卡面上印有名人圖像的銀行卡通常也會被很多收藏者所喜愛,如球王貝利、美國著名搖滾歌手貓王和中國籃球明星姚明等名人都曾在銀行卡上出現過,其中建行姚明豎版新銀聯卡較少。
追歷史
少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銀行卡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比如1985年3月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行的中銀卡(圖8)是中國大陸發行的第一張銀行卡,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又如南京市商業銀行(現已更名為南京銀行)在2n03年發行的梅花貸記卡,創造了國內三個第一,即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張采用“銀行卡系統外包模式”發行的銀行信用卡、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張使用“中國銀聯標準‘6字頭BIN號”的銀行信用卡‘、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張使用“銀聯數據貸記卡發卡系統”發行的銀行信用卡。該卡也是江蘇省商業銀行發行的第~張信用卡,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義。
又比如,2()04年9月20日,廣東發展銀行(現已更名為廣發銀行)和金誠信用擔保公司聯名發行的大學生信用卡(圖10)是中國大陸針對大學生群體所發行的第一張信用卡,隨后,興業、招商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銀行都紛紛效仿,向沒有工作的大學生發放信用卡。盡管多數大學生的信譽良好,但是因為還沒有參加工作,在2004年9月20日之前,中國大陸的所有大學生只能辦理和使用借記卡。因多種原因,此卡發行時間不長就被停止。因此,廣東發展銀行金誠信用聯名卡也具有創新和里程碑意義。
有些時候,一些隨銀行卡寄來的信封、裝卡卡套和信用卡背紙對銀行卡的收藏價值也有影響。有些早期卡,如果配上當時的信封包裝、用卡說明和宣傳冊,對研究當時的發卡歷史和文化都是第一手的寶貴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