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幾日,我的心還是久久不能恢復平靜。
回想那日,當車行在五陵原的莽莽田野上時,不時能看到有氣勢的黃土丘,有人開玩笑說這些土堆里可能都埋著帝王將相,有無數珍寶呢!"陜西的黃土埋皇上",此言果然不虛,陜西的黃土厚實得很呢!沿路惹眼的,還有繁密的火紅柿子妝點著塵土中的農家小院,忽有“王車村”三字跳入眼簾,想來是為橫掃六合的大秦帝國虎狼之師造車的地方吧,考古家們現今在多地出土的巧奪天工的車馬,無疑都凝聚著這村莊先祖們的智慧心血吧?我不由得回頭多看了幾眼。沿途也不時有什么塬什么陵村的字樣出現,雖經幾千年歷史興亡變迀,現今仍俯拾皆有歷史的痕跡。望著眼前剛秋播后恬靜的黃土地,想著這塊皇天厚土上的一茬一茬莊稼,一輩一輩生生不息的秦人,我心凝重起來。
不一會兒就到達目的地——秦漢文學館。在王海館長熱情接待中,在解說員詳實的介紹下我們了解了秦漢文學發展史,許多彪炳青史的名人及經典都來源于咸陽,秦地的先賢們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可謂是涂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下午,在觀看王海館長作品所拍的《城市門》時,我真切感受到了主人公德勝大叔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迷茫,他那慢條斯理不疾不徐的說“理”,時時說他就生在天子腳下,命里帶著龍脈風水,講王法大氣認理,萬事理為先。當他在縣政府門口打了自己的親外甥縣長,回家就收拾了鋪蓋,坐等蹲大牢,他首先想到自己是草民這一身份,第一想到的是這茬理,等到外甥來登門賠情時,他又好面子拉下臉擺起了親舅的譜,讓人啼笑皆非。這樣純樸的人和事好像在我們身邊時時能見到,似曾相識得很呢。劇中每看到他說話時眉宇間的一種淡然和堅持時,隱隱有一股精氣神在他身上氤氳,讓人只覺得凜然不可直視,噢,那可是帝王唯我獨尊的一種霸氣呢!這一點,在咸陽土生土長的王海館長那雙濃眉間也時時能感受到,難怪,文如其人嘛!雖經千年風霜蒼桑,卻風骨依然,這或許就是王海先生所要給世人呈現的具有錚錚傲骨的秦人的形象。
黃昏時分,在冷風中登上荊棘叢生的周文王陵頂時,不遠處是武王陵在相望,摘吃野酸棗嬉鬧的人群陷入一片寂靜。此刻,幽然之情又豈是陳子昂《登幽州臺》,又或是王安石《金陵懷古》“衰草凝綠”“六朝舊事如流水”所能訴盡的凄涼?
離開時,回望咸陽,我想若果今天不踏上這片黃土地,我很難感受,這世上,真有那么些東西,看起來似乎是永恒的,其實卻注定是脆弱的,比如歲月,比如王朝,比如文明,比如歷史,又比如人心,再比如城市本身,如王海先生所憂慮的,咸陽正在降低身份,混跡風月。這是王海先生心中的痛,也是我們三秦大地千千萬萬秦人心中永遠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