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從麗

摘要:對于漁業水域環境來說,水產養殖的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文章通過分析水產養殖行為對于漁業水域環境的全面影響,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水產養殖;漁業水域環境;影響
中圖分類號:S9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7(b)-0000-00
一、現行的水產養殖水域類型
我國現行的水產養殖水域類型一般有池塘、水庫、江河及近海開發養殖等這幾種。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和推廣,網箱養殖、溫流水養殖、稻魚工程、生態漁業等不同養殖模式的相繼出現,呈現了水產養殖模式的多樣化發展。
二、水產養殖的類型及其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
當前,在水產養殖活動中,主要有兩種養殖方式,一種是投餌集約化養殖,另一種是非投鉺集約化養殖。而對于投餌集約化養殖來說,它又有兩種養殖方式,一種是網箱養殖,另一種是池塘養殖。對于網箱養殖來說,魚類的營養主要是來源于投放的飼料,而不管是對于魚糜還是配合飼料來說,它們的利用率都不高,而未被利用的飼料深入水體,與水產品的糞便共同存在于水體中。在沉積物分解以后,無機營養物被釋放,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水生植物的生長,導致漁業水域環境遭到破壞。對于非投餌集約化養殖來說,主要的養殖系統有兩種,一種是海藻養殖系統,另一種是貝類養殖系統。在海藻養殖系統投入苗種以后,通過太陽能和贖回的營養物質可以實現產品的經濟化。
2.1養殖行為對水體PH值的影響
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控制水體的營養負荷,但是海藻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著碳酸鹽的平衡,進一步導致水域的ph值增高。從生態系統的結構來看,水產養殖的對象比較單一,而通過人工投餌可以是使整個系統的營養層次受到影響,導致物質循環的環節受到影響,同時能量流動也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因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結構不合理,所以很難發揮食物鏈的正常作用。
上述的多個因素對于水域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具有一定影響,而其自身的調節能力也會變弱,必須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加以調節才能防止出現環境問題。對于養殖活動來說,它對于景觀生態的影響是必然的,而因為養殖設施比較粗糙,質量比較差,所以會導致水質變色,同時水產養殖基地會出現異味現象。另外,由于生物殘體在長時間不處理下會出現惡臭氣味,進一步破壞了景觀的美化,殘留的化學品也會對生態安全產生不利影響。在進行水產養殖時,要利用多種化學農藥和抗生素控制水產品出現病害,加強濫用違禁添加藥物影響,導致水體環境出現污染現象,水中的植物和動物也會受到不利影響。
長時間的水產養殖后,因為水產品的糞便個尸體等多種物質影響導致水域的ph值升高,由于水產品的呼吸作用,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降低,水體中非離子氨的百分比含量也會受到影響,下表是在養殖后水域ph值變化舉例。
從上述水產品養殖水質PH值要求來看,其最佳ph值在6 .5 ~ 8 .5之間,如果ph值超出這一范圍,若水體偏酸性,水質惡化,養殖品種易發病,魚類容易死亡;若水體顯堿性,生物血液載氧能力下降,水產養殖動物自身缺氧,容易導致死亡;如果水的ph值不合適,水中的微生物活動受到影響,有機物難以分解,那么水體的自凈能力受到沖擊,水域富營養化,破壞水域環境。
2.2養殖行為對水體溶氧的影響
通過水產養殖,水域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通常情況下,水域中的溶解氧含量要控制在大于4mg/L以上,溶氧充分,水體中的水生動物才會活動活躍,攝食能力強,抗病力強,個體生長快,水產品產量提高,水域環境單位面積的生產力水平才能提高。如果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到4mg/L以下,水產養殖生物的生命會受到威脅,嚴重時還會出現因為缺氧而出現泛池,隨之水產品大量死亡;如水中的溶解氧全部被消耗和變化時,水質會下降,水域環境中水體生物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下表是水產品養殖水域溶解氧值變化。
2.3養殖行為對水體氨氮的影響
養殖水體中氨氮的來源主要是一是飼養投喂,二是水生動物體的排泄物,三是外來性污染源等造成。一般理想的水體環境養殖指標氨氮不能大于0.2毫克/升,大于此指標,會表現出水體氨氮超標,水體生活的魚類在富營養化的水體生活,此時的水體PH值、溶氧等都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水體生物易得病害,缺氧泛池時會伴隨大量養殖品種死亡,養殖風險就會增加。
三、污染防治策略
1、要想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污染治理模式,就要完善和漁業養殖有關的法律法規。在進行實地調查時,通過分析養殖區域的養殖負荷量,進一步和環境負載量相結合,實現對環境和養殖兩個方面的有效評估,防止因為盲目擴大而導致的環境超載負荷,減輕水產養殖對于水域的環境破壞,實現養殖水域的生態平衡發展。
2、在水產養殖領域要建設完整的水產養殖業管理體系。
由于我國的水產養殖業是農業部門與水產系統分管的行業,其中也有環境部門的參與,所以我國要吸取國外的相關水產業綜合治理的體系,通過和國內具體狀況相結合,加強對水產養殖的管理。
3、通過提高養殖業人員的環保素質,實現對養殖業整體環保水平的提高。對于相關部門來說,要分析現在的水產養殖存在的影響環境的隱患,另一方面還要通過對養殖戶的培訓來提高其技術水平。在發展中,利用多種宣傳手段來提高養殖戶對于漁業水域環境的重視力度,以此來增強養殖戶的社會意識和環保意識,增強自身責任感。
4、在水產養殖中,通過水凈化技術來凈化漁業水域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現在的水產養殖凈化體系里,通常使用物理化學處理方法和生物處理三種凈化水體的方法。由于這三種方法的處理方式不同,加上其優點和缺點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實際應用時,各個養殖戶要按照水質的狀況和成分,結合自身經濟水平選擇合理的處理技術。
綜上所述,漁業水域環境受水產養殖的影響是多個方面的。要通過強有力的措施加強防治,不僅要從制度方面入手,還要從技術上加強,以最快的速度解決好漁業水域環境污染問題。以保障生態環境為前提,實現漁業水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國內水產養殖業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邊蔚,王路光,胡曉波,等.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污染防治對策[J]. 河北農業科學, 2009(6): 91-93.
[2] 范大勇.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J]. 北京農業,2012(3): 108.
[3] 劉松巖,熊彥輝. 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其治理措施[J]. 安徽農業科學,2007(23): 7258-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