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龍市以民生建設為“重頭戲”,緊緊圍繞“十大民生工程,百件惠民實事”開展工作,加大項目建設和推進力度,建設為民、取信于民,描繪出一幅幅幸福的民生圖景。
旱廁改造,環境改善讓農民生活更舒適
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到光東村視察講話精神,和龍市認真推進村域旱廁改造試點工作。他們以光東村旱廁改造為切入點,多次入戶調查摸底,合理擬定改廁適用類型、技術標準和改造要求,與農戶簽訂施工協議。并于去年11月投入200萬元對光東村中心村210戶室內衛生間實施改造,現已基本完成。同時,把光東村作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試點村,對105戶生活污水進行治理,該工程于今年5月1日開工建設,目前已陸續完工并投入使用。西城鎮金達萊村計劃對159戶實施生活污水治理,現已完成日處理量10噸、100噸污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現正處于建造設備廠房階段。“下一步,和龍市將全面引領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進金達萊村等農村污水處理工程,有效利用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有利契機,積極在全市推廣旱廁改造項目。今年全市將計劃改造旱廁1415戶,逐步分期分批整村推進,使全市農村使用上干凈、舒適的衛生設施。”顧亭說。
脫貧攻堅,政府把舵農民心里更踏實
龍門村現有貧困戶73戶108人。市民政局包保該村以來,領導班子多次進村走訪調研,對貧困戶開展地毯式入戶調查,掌握了貧困戶家庭基本狀況、生活生產情況和幫扶需求。重點從龍門村未來三年發展規劃做文章,將貧困戶分為大病救助、低保兜底、教育幫扶、產業扶持四類。針對龍門村實際情況,市民政局為村部送來10噸價值5000元的煤炭。投入資金20萬元建設門球場和村部文化大院。新建了1800平方米小廣場,安裝了運動健身器材,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同時,積極幫扶村民發展養牛養羊產業,成立了“龍門村養殖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25戶,現養殖黃牛56頭,預計年收入40萬元。申請水利局移民項目,硬化2公里村路并安裝太陽能路燈50盞,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管網改造,多管齊下讓市民更方便
管網改造工程已近尾聲,正進行瀝青路面恢復工作。過往市民對這一工程贊不絕口,“以后路面再也不會因為一點點小毛病就重復開挖了。”
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楊玉發介紹,和龍市城區原有的排水管線是雨污合流的,污水和雨水都在一起,對環保生態都有一定的危害,現在和龍市進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雨水直接排到大河,污水則排到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后再排到大河。2016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投資2250萬元,鋪設雨水管網3.8公里、污水管網3.8公里。城區供水改擴建工程投資295萬元,已完成人民大街、興文街各類供水管線鋪設2.2公里。城區排水工程投資30萬元,完成民康胡同排水管道鋪設210米。同時,南坪邊境合作區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也已按照要求開工建設,目前正穩步推進。工程完成后,將極大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澇能力,為城市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