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鎮是一個比較完整的生態系統,其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效地融為了一體,城鎮建設就是通過環境建設來展現大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生態規律,城鎮建設不僅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改善了城鎮面貌。
關鍵詞:城鎮建設;生態意識;生態功能
中圖分類號: X32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16.066
城鎮作為經濟文化和政治等組成的一個整體,具有較為完善的軟件以及硬件設施,使人們的生活愜意舒適。城鎮建設使得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1 城鎮建設的發展現狀
城鎮規劃與設計在城鎮建筑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城鎮建設較發達國家來講起步晚。但是隨著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建設也是得到了發展,國家政策也在不斷完善,我國的城鎮建設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鎮建設關系著人們的生活品質以及居住環境等方面,我國起步比較晚,基礎比較薄弱,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對于生態理念的認識比較淡薄,設計的過程中對于外在比較重視。
人工痕跡比較重。建設過程中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城鎮綠化存在著非常突出的人工痕跡,雖然是屬于人造自然景觀的范疇,但是在綠化的過程中還是要盡量的按照原生的自然景觀來進行改造,這樣能夠使得景區更加優美,還會使得景觀更加的自然。人工痕跡過重就會失去原有的生機,使綠化變得呆板,這樣就不能夠達到相應的效果。
2 城鎮建設的生態理念
生態建設主要是由生態規劃、生態設計和生態管理三方面組成,在其中建設的重要環節就是生態設計,生態設計對于城鎮建設的生態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周圍環境(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互相關系的學科,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將城鎮建設的設計與生態學之間結合起來,在設計中注入生態學的理念,將生態學因素與景觀的相互作用協調起來,以便保證城鎮的生態環境可以持續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的城鎮。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使得城鎮里面的高樓大廈不斷地增多,人們在享受現代化社會帶來的便利生活的同時,也是存在著一些困擾。應本著遵循科學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將過去的盲目追求外觀的錯誤理念摒棄,通過融入一些自然的元素,將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愜意,更加舒適,也更加有利于打造綠色無污染、低碳環保的城市。
3 城鎮建設的生態意識與功能
保護城鎮物種多樣性。植被能夠達到幾乎是不依賴或者是最小程度的依賴于人類的幫助,能夠逐漸的適應環境,逐漸的進行繁殖和擴散的能力,能夠得到足夠的營養,能夠有足夠的抵抗天敵的能力。物種的多樣性是自然界的特性,物種的多樣性能夠有效的保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規劃人員應該適時的引進一些本土化的植物,進而達到增加園林物種多樣化的目的。
提升城鎮競爭力。城鎮的競爭力不僅僅是包括經濟、文化、環境等方面,還包括城鎮的生態環境,一個城市的生態環境就是這個城市的軟文化。城鎮綠化是實現城市生態安全從而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建筑將城市的設計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相互融合,實現了城鎮的良性循環。由此可以看出,城鎮規劃的重要內容就是城市設計,所以應該引起城市規劃部門的高度重視,完善城市的生態功能,改善城鎮的生態環境,從而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防災功效。城鎮的綠地系統是城鎮中惟一的有生命力的基礎設施,能夠有效的改善和維護城市的生態安全。城鎮綠地作為城鎮的開敞空間,能夠在比較大的災害(火災、地震)發生時,城鎮人們緊急避難、疏散轉移、臨時安置和投放物資的重要場所,也是城鎮的防災避難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隨著近年來城鎮人口密度的不斷增加,城鎮防災避難的空間越發的有限,所以應提高對于城鎮建設的重視程度。
防噪功能。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噪聲污染很嚴重。噪聲污染也是屬于城鎮污染的一種,噪聲能夠讓人變得焦躁不安,情緒激動,心情煩躁甚至于在受到他人的刺激之后還會產生暴力行為。但是城鎮的草坪以及行道樹具有防噪減噪的功能,在城鎮的建設中充當起隔音板,為市民們減少噪音污染,為市民營造出一種安靜的生活環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
優化生活環境。能夠增加城鎮的綠化面積,為市民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美化了城鎮的環境,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另外,通過對于花草樹木的合理搭配,對與沙塵暴有減弱的作用。
4結語
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城鎮建設向人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態規律。目的就是為了給人們營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由于我國的城鎮建設起步比較晚,基礎比較薄弱,所以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引進國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并且結合我國城鎮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資源,積極規劃城鎮內部結構建設,打造美好舒適的生活家園。
作者簡介:解蘭,本科學歷,眉山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技術系,實驗師,研究方向: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