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獨立團”弘揚優良傳統鍛造“四鐵”部隊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本刊記者 武麗娜 特約記者 陳 樂 周 濤
鐵血刀鋒
——“葉挺獨立團”弘揚優良傳統鍛造“四鐵”部隊紀實
文/本刊記者 武麗娜 特約記者 陳 樂 周 濤

北伐中誕生,一路奔襲,他們赤膽忠心、矢志報國。武昌城下,它打出“鐵軍”威名;南昌城頭,它打響我黨武裝奪取政權的槍聲;長征途中,它擔當開路先鋒。這是我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這里走出180多位將帥……這里創造過876次決戰決勝。
新時期走來,砥礪前行,他們血性不改、銳氣不減。這支英雄部隊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努力鍛造英雄本領,處處彰顯英雄擔當,在新型陸軍建設征程上當先鋒、打頭陣,爭做過得硬、打得贏的鋒銳尖刀,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3次,2016年7月,被中央軍委表彰為全軍先進團黨委。
“葉挺獨立團”九連是全軍有名的“金牌連”,從1964年全軍大比武到現在,他們參加547次比武,奪得462次冠軍。這個連有個鐵規矩: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他們眼里,戰場第二,就是失敗。
周坦,是紅九連第40任連長。他當戰士時,代表九連參加5次師以上比武,奪得12項第一。他當連長兩年多,連隊10多次奪得師團比武金牌,還帶出了一批尖子骨干。今年7月,他率隊參加中部戰區陸軍裝甲步兵比武,再奪金牌。
排長毛旭初是紅九連的射擊尖子。2013年夏,他入選全軍特種兵比武集訓,這時突然接到提干考核的通知。兩難之間,他選擇了比武。訓練中,他把“只要第一、不要第二”的連訓貼在彈夾上,每天堅持18小時超負荷訓練。這年,在全軍“礪刃——2013”特種兵比武當中,毛旭初一舉奪魁,榮立二等功。
時光回溯,1964年,該團組隊參加全軍軍事大比武,其中一個班奪得“山地刺殺第一名”,受到了葉劍英元帥和羅瑞卿總長的親切接見。從那以后,“當先鋒、奪第一”的精神就深深植入該團每名官兵的骨髓,激勵他們向一個又一個冠軍發起沖擊。
2014年7月,全軍參謀長會議在北京某訓練基地舉行,來自全軍11個大單位的百余名參謀業務能手,將在那里進行火力毀傷計算、遙感影像判讀等11個課目的匯報演示,一連連長傅新有幸參加。擔子如此重,對手如此強大,為了不給單位丟臉,傅新在報到的第一天就給自己制定了“魔鬼訓練”計劃:別人每天畫200個戰術圖標,他就畫400個;別人做戰術計算題只做1遍,他就做2遍;每天背記理論題不到凌晨2點鐘絕不睡覺。
一次外出理發,剪著剪著,傅新竟然頭一歪坐在椅子上睡著了,刀鋒劃過,眼角處當場被劃了一個1寸長的口子,鮮血直流。醫生建議他進行包扎處理,為了不影響學習,他只是在傷口處簡單的貼上創可貼就又鉆進了訓練室。
憑著練就的真功夫,匯報演示當天,傅新在所有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路過關斬將,以出色的技能和良好的作風贏得軍委首長充分肯定。
2002年底,九連參加全團軍事訓練一級連考核,大家竭盡全力,但仍以總評0.5分之差,獲得第二名。
“這是我們的恥辱!”領回獎杯,時任連長劉俊峰鐵青著臉,當著全連把獎狀狠狠砸在地上,并對官兵說:“上了戰場第二就是敗仗,我們只要第一、不要第二。”于是,連隊就把第二名的獎狀擺在連史館門口地面上最醒目的位置,用來時刻激勵官兵爭第一、扛紅旗。后來,這個故事成為該團教育官兵“只要第一、壓倒一切”的生動教材。近年來,他們常態組織崗位大練兵、技能大比武、素質大排名,堅持在練兵場上設置訓練標兵龍虎榜,每周組織尖兵風采DV展,在挑戰對手、超越對手中磨煉官兵斗志。近3年來,該團先后參加上級比武考核68次,奪得49個第一。
2016年8月,戰士姜恒、李曉剛赴俄羅斯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6”野戰炊事比賽,與蒙古、安哥拉、哈薩克斯坦、俄羅斯4個國家20名精英同場競技。面對以西餐制作課目為主的比武,他們從零起步,每天練到凌晨,勇奪面包制作和射擊2個單項第一。
綜上所述,信息化建設已經成了旅游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對推動整個行業發展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因此,旅游管理的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合理運用地理定位信息系統,構建完善的旅游管理信息體系,重視培養旅游管理信息化人才以及對信息資源實施科學化管理的方式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工作目標。通過本文對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旅游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大雨瓢潑,亂草叢生。一名偵察兵悄悄潛伏,眼睛如探照燈般掃視著前方,殊不知,一條野蛇正在逼近。突然,他左臂一陣劇痛,肘彎處兩個牙印,不停滲出發黑的血液。他對著傷口一陣猛吸,取出止血帶簡單處置后,又迅速伏入草叢,繼續執行偵察任務。
要知道若是致命毒蛇,則攸關身家性命!這位勇士是該團警偵連戰士高志超,在2015年“確山——2015C”實兵對抗演習中,他僅隨身帶4袋壓縮干糧和3瓶礦泉水,只身抵近“敵”防御前沿。在接下來的3天3夜里,他硬是忍著奇癢和疼痛,成功引導遠程火力摧毀了敵碉堡、隱蔽部、裝甲車輛等16個目標。
撫今追昔,感人場景何其相似。1935年,該團二連官兵日夜行軍120公里,22位勇士在槍林彈雨中爬過懸在急流之上的鐵索,順利奪占了瀘定橋。曾來團宣講的老紅軍唐進新告訴官兵:“跑那么多的路,還打了三仗,靠什么?靠明知是死也要往前沖的血性和意志!”
關鍵時刻豁得出去,危急關頭頂得上來。2014年3月17日傍晚,駐地附近突發山林大火,火勢蔓延,嚴重威脅周圍60多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該團數百名官兵領命出征。現場,騰起的火舌足足有四五米高,站在百米開外都能感到一種令人窒息的炙熱撲面而來。“誰愿意當突擊隊員?”望著熊熊火勢,指揮員梁中輝大聲詢問,回答他的是面前一片齊刷刷高高舉起的手臂——竟沒有一人退縮。
簡單分工后,官兵們沖進了火海。沒有專業滅火工具,他們就用鐵鍬拍、用樹枝打、用衣服抽,眉毛燒焦了、手上燙起泡了、臉被樹枝刮破了,可沒有一個人叫苦喊疼,經過3個多小時的苦戰,“火魔”終于被降服。
敢打必勝真男兒,若不成功枉好漢。2016年3月,中部戰區陸軍在該團組織基礎訓練摸底考核,裝步八連被抽中參加5公里武裝越野課目考核。然而,就在考核前一天,該連戰士歐勇突患急性腸炎,身體十分虛弱。
“絕不能拖連隊的后腿,絕不能給連隊榮譽抹黑。”第二天,他毫不猶豫,穿上了作戰靴,背起了20多斤重的裝具,一圈、兩圈……臉色發白、嘴唇發青的歐勇緊緊跟著隊伍,咬牙堅持著。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他終于挺不住了,一頭栽倒在地上。
經過4個多小時緊急搶救,歐勇蘇醒過來,第一句話便問:“我給連隊丟人了沒有?”團政委張東杰聽到這句話,眼睛不禁濕潤起來,他緊緊握住歐勇的手說:“你們全連都是好樣的!”
“嗞啦”,當過氧乙酸倒在下士樊賓斌傷口的一剎那,大量的白色泡沫迅速泛起,他不由得渾身震顫,眼淚唰唰直往下流。
2015年5月,上級以該團為主組建“劉老莊連”英模部隊方隊,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在閱兵訓練中,戰士樊賓斌右腳腳趾全部被鞋子磨破,汗水順著褲管流進皮靴,傷口很快感染、化膿,和襪子緊緊地粘在了一起,撕都撕不下來……
關鍵時刻,豈能掉隊。為了早日重返訓練場,他請求跟隊醫生給他快速療傷。和樊賓斌一樣堅持的還有該團其他20名戰友,訓練一開始他們就像釘子一樣鉚在方隊,一個都沒有少。列兵朱德康高燒38℃,貼著退燒貼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列兵李天霸左腳踝扭傷,買來強力護踝和強力繃帶緊緊綁在傷口處繼續堅持訓練。列兵劉澎右肩閉鎖神經受損,胳膊都抬不起來,他忍著劇痛反復體會擺臂動作……
在閱兵村的100多個日日夜夜,官兵始終盯著三軍儀仗隊比正步、比排面、比士氣,平均每人踢壞4雙作戰靴,瘦了10多斤,以一流的素質、一流的標準、一流的作風光榮接受了習主席和全國人民檢閱。有人問:“這么玩命,你們圖個啥?”他們驕傲地說:“我們代表的是‘劉老莊連’,就要像‘劉老莊連’82名革命前輩那樣,為了勝利戰斗到底!”
73年前,為掩護黨政機關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劉老莊82勇士與3000日寇在江蘇淮陰劉老莊村激戰一晝夜,子彈打完了,就用刺刀捅;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小鍬砍;小鍬砍斷了,就用牙齒咬,直到全部壯烈犧牲,被朱德總司令譽為“革命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忠勇無畏、血戰到底”的劉老莊精神,在一代代“葉挺獨立團”傳人的血液里流淌,激勵著他們創造出了許多次“不可能”。
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飛奪瀘定橋紅二連”官兵經受了不亞于一次戰斗的考驗——一輛滿載劇毒物品的卡車翻進駐地附近的河流。一場截流突擊戰子夜打響……在冰冷的河水中,二連官兵連續奮戰了17個小時。下午16時,凱旋回營的他們還沒來得及換下結了冰碴兒的迷彩服,又一道“立即出動”的命令傳來:代表師參加集團軍建制連比武。
當夜,是40公里的武裝奔襲。第二天一早,是更具挑戰性的400米障礙……3天4夜的比武行動,二連奪得8個項目中的5個第一。加上搶險,全連官兵在4天零5個小時高強度行動中,全部休息時間還不足6小時。這就是“葉挺獨立團”官兵的意志和精神:敢于壓倒一切困難和敵人,而決不被困難和敵人所屈服。
2013年7月,塞北平原上空硝煙彌漫,“礪刃-2013”全軍特種兵比武正在激烈進行。“狙擊戰斗”課目開始不久,該團下士毛旭初卻不慎崴傷了腳踝,腳腫得幾乎都穿不上鞋。此時,夜色已黑,同組戰友勸他放棄,他脖子一梗:“腳疼死不了人,拖了團里的后腿才丟死人!”毅然向著5公里外的潛伏射擊點奔去。
那天,當毛旭初扛著“人質”一瘸一拐返回時,在場的所有裁判和特種兵都為這個步兵老A熱烈鼓掌!那次比武聚集了全軍特戰部隊的精英,毛旭初作為唯一一名步兵班長,最終以20分的滿分成績,一舉奪得“反恐偵察”單項冠軍。
“紅色基因”,流淌在“葉挺獨立團”一茬又一茬官兵血液里,已凝成一個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激勵新一代官兵續寫新的輝煌。★
責任編輯:武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