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成,趙梁博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2.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北京100094)
空間用60 Ah氫鎳蓄電池組性能
明文成1,趙梁博2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300384;2.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北京100094)
簡要介紹了空間用60 Ah氫鎳蓄電池組的結構設計及結構組成,并對該蓄電池組進行了容量、過充電、過放電、高低溫壽命等實驗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表明,該蓄電池組的設計和性能滿足空間應用要求。
空間氫鎳蓄電池組;結構設計;電性能
高壓氫鎳蓄電池是繼鎘鎳蓄電池后的第二代空間貯能電源,正極為鎘鎳電池的鎳電極,負極為燃料電池的鉑電極,電解液為氫氧化鉀溶液。充電時,由于負極產生的活性物質是氫氣,所以,整個電池的極組被包含在密封的一個壓力容器內[1-2]。
經過1976—1977的飛行實驗后,氫鎳蓄電池于1983開始服務于Intelsat V-B同步地球軌道通信衛星上。從此,氫鎳蓄電池逐漸地取代了鎘鎳電池在空間的應用。1990年發射的哈勃望遠鏡是氫鎳蓄電池第一次應用在低軌道上。目前,長壽命地球軌道衛星電源的貯能系統仍以氫鎳蓄電池系列為主。
60 Ah氫鎳蓄電池組是為北斗導航系統配套使用的儲能電源,氫鎳蓄電池組在衛星發射主動段、轉移軌道和同步軌道地影區給衛星供電,同時為星上火工品及大電流脈沖負載供電。2012年底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建成,形成區域導航服務能力。
本文主要就60 Ah氫鎳蓄電池組的結構性能和電性能進行討論。
電池組由27只60 Ah氫鎳蓄電池單體串聯而成,分為A、B兩個組件,A組件14只單體,B組件13只單體。氫鎳蓄電池組外形圖見圖1,電池組的結構采用“銑空鋁板-卡套-電池”的設計,提高電池組的抗振性能以及導熱性能。在每只單體電池正負兩極并聯一只保護二極管,防止一只單體電池開路失效導致整個電池組失效。

圖1 60 Ah氫鎳蓄電池組的外形圖
2.1結構設計
60 Ah氫鎳蓄電池單體為細長結構,單體電池直立安裝時重心比較高,再加上電池容量大,發熱量大,在電池組的結構設計時必須考慮抗力學性能以及散熱性能。
采用EDS-IDEAS軟件建立電池組的有限元結構模型,并對電池組進行模態分析、正弦響應分析和隨機響應分析計算,從而求得電池組強度和質量的最優化關系。
電池組底板用15mm厚的鋁合金銑空制造而成;卡套用鋁合金管制造,卡套與單體電池粘貼好后,卡套安裝到底板的卡槽內,再通過均布的四個安裝孔,將電池-卡套與底板固定在一起。
2.2熱設計
單體電池極組結構采用大中心孔、菠蘿片結構設計,解決了φ90mm較高容量氫鎳蓄電池的散熱問題。電池在較高的充放電電流下,極組內部的徑向溫差減小,有利于電液均勻分布,較大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
為滿足電池組各單體之間的溫度梯度要求,電池組由熱控系統進行主動均衡加熱控制,采用熱管網絡輻射器散熱,減小電池單體間的溫差;電池艙采用隔熱設計,并強化電池組與艙內儀器的輻射換熱。圖2為電池組熱控設計示意圖。

圖2 電池組熱控設計示意圖
通過蓄電池組真空狀態下的熱平衡、熱真空實驗來驗證電池組及單體的熱設計是否滿足要求。圖3為熱平衡、熱真空實驗電池組溫度曲線(北),圖4為熱平衡、熱真空實驗電池組溫度曲線(南)。蓄電池組在熱平衡、熱真空實驗中的性能總結如下:
(1)地影放電期間,北電池組放電電流約33 A,放電容量約38.1 Ah,放電深度63.5%,電池組溫度由-4℃升至8.2℃,電池組最低電壓為33.33 V。
南電池組放電電流約26.8 A,放電容量約32.0 Ah,放電深度53.3%,電池組溫度由-5.7℃升至3.4℃,電池組最低電壓為34.13 V。

圖3 熱平衡、熱真空實驗電池組溫度曲線(北)

圖4 熱平衡、熱真空實驗電池組溫度曲線(南)
(2)光照期間,夏至時(同步軌道北板的高溫工況),北蓄電池組的溫度最高為2.7℃,南蓄池組的溫度在-6.0℃到-4.1℃之間;冬至時(同步軌道南板的高溫工況),北蓄電池組的溫度在-6.0℃到-4.0℃之間,南蓄池組的溫度最高為7.8℃。
60 Ah氫鎳蓄電池組在模擬軌道工況和熱真空溫度循環條件下性能滿足要求,證明氫鎳單體電池的熱設計、電池組的熱設計和熱控設計合理有效。
3.1不同溫度下電池容量、壓力、溫度、自放電特性
通過氫鎳蓄電池在不同溫度下的容量實驗可以看出(見表1),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電池放電容量呈先升后降趨勢,尤其當溫度高于15℃后,電池放電容量迅速下降。圖5為不同溫度下放電容量曲線當環境溫度在-10~10℃之間時,電池的放電容量均在63 Ah以上,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電池在-10~10℃之間具有較高的放電容量。

圖5 不同溫度下放電容量曲線

表1 不同溫度下容量實驗中電池放電容量值
由表2可知,在環境溫度低于15℃時,電池充電結束壓力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這是由于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電池的充電效率都較高。根據氣體方程可知,電池內氫氣壓力與溫度呈正比關系;但是當溫度高于15℃時,充電效率下降,而且溫度越高,充電效率越低,電池殼體內的氫氣就越少,因此電池內的壓力就逐漸減少。

表2 不同溫度下充電結束壓力數值
由表3可知,放電結束溫度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環境溫度為25℃時,放電結束溫度甚至可高達44.6℃,電池的溫度過高,有可能使電池內部的隔膜等部件受到損壞,影響電池的放電容量,甚至壽命。電池放電過程中的溫差在14~20℃之間波動。

表3 不同溫度下放電結束電池溫度值
由表4可知,電池的自放電率隨溫度迅速升高,-5℃時電池的3d自放電率為5%,而25℃時電池的3d自放電率高達38%。由表5可知,電池的自放電率隨著擱置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大,隨著擱置時間的增加,電池自放電的變化率逐漸減小,這是由于電池的自放電率不但與擱置時間有關,同時還與荷電態有關。

表4 不同溫度下3天自放電率

表5 20 ℃下擱置不同時間自放電率
3.2過充電特性
圖6為60 Ah氫鎳蓄電池過充電曲線,實驗過程中以6.6 A持續對電池進行充電。從圖可以看出,當電池容量充電至75 Ah左右的時候,電池的電壓開始下降,電池溫度迅速上升,此時電池出現明顯的過充電現象。當過充電時,電池正極產生的氧氣與負極產生的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如下反應:


圖6 60 Ah氫鎳蓄電池過充電實驗曲線
過充電時由于氫、氧復合放出大量的熱,導致電池溫度迅速上升,實驗停止時,電池溫度已經達到近46℃。電池壓力在過充電初期繼續上升,后來逐漸保持不變,這可能是由于初期過充電時,產生的氫氣和氧氣不能全部迅速復合,因此電池內壓力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電池溫度的快速上升也會使電池壓力增加。但到過充電后期,氫氣、氧氣產生及復合的速度以及溫度的上升達到了一個平衡,所以壓力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3.3過放電特性實驗
圖7為60 Ah氫鎳蓄電池過放電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電池在過放電過程中,電池電壓保持在-0.2 V左右,電池溫度持續上升,電池壓力先逐漸下降,之后就基本保持在短路恢復水平。氫鎳蓄電池在過放電時發生如下反應:

由式(2)、(3)反應可以看出,電池內凈物質沒有發生變化。

圖7 60 Ah氫鎳蓄電池過放電曲線
3.4大電流放電特性
60 Ah氫鎳蓄電池在200 A下的高倍率放電性能見圖8。可以看出,放電曲線非常平坦,放電電壓幾乎一直保持在0.95 V。電池的內阻為1.5 mΩ,因此電池的電壓降約為300 mV(1.5 mΩ×200 A=300 mV)。

圖8 60 Ah氫鎳蓄電池在200 A下的放電曲線
圖9為電池組的充放電曲線,當放電速率為C/2時,電池組中單體電池的放電中點電壓為1.25~1.30 V。空間用IPV氫鎳蓄電池并不適于高倍率放電,而適于在C/2~C/1.5倍率下放電,此時獲得的比能量最高。若增大放電倍率,電池內阻造成的電壓降將顯著增大。

圖9 60 Ah氫鎳蓄電池組的充放電曲線(27只串聯,放電倍率:C/2)
3.5脈沖測試
對60 Ah氫鎳蓄電池組加載脈沖電流25 A、脈寬100 ms的脈沖負載,蓄電池組的電壓曲線見圖10,放電最低電壓為34.00 V,滿足星上火工品及大電流脈沖負載供電要求(最低電壓不小于28 V)。

圖10 60 Ah氫鎳蓄電池組25 A脈沖100 ms曲線
3.6壽命特性
用于壽命實驗的組件由5只額定容量為60 Ah氫鎳蓄電池串聯而成,監測組件電池的電流、電壓、壓力、溫度及環境溫度參數。壽命實驗樣品共2組(見圖11)。表6為壽命實驗制度。

圖11 壽命實驗組件(2個組件)

表6 壽命實驗制度
圖12為60 Ah電池組件在-10℃下壽命循環曲線,組件在3 849次壽命循環過程中,充電結束溫度在-14℃左右,放電結束溫度在2℃左右,溫度變化平穩。壽命前期充電結束電壓在1.52 V左右,放電結束電壓在1.20 V左右;壽命末期充電結束電壓在1.60 V左右,放電結束電壓基本穩定保持在1.15 V左右。壽命實驗期間,電池的放電容量呈逐漸下降趨勢,但放電電壓平臺相對穩定。充放電結束時電池溫度變化保持穩定,說明電池熱平衡狀態良好,電池電性能無明顯衰降現象。

圖12 60 Ah電池組件-10℃下壽命循環曲線
壽命循環前,60 Ah電池組件在-10℃下容量為62.00 Ah,壽命循環1 120次后,該組件容量為60.00 Ah,壽命循環3 050次后,該組件容量為58.60 Ah,容量衰降為5.5%。雖然該電池組件容量有所衰降,從圖12可以看出,對其壽命循環性能影響不大。
圖13為60 Ah電池組件25℃極端溫度下壽命循環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前550次循環過程中,充電結束電壓在1.47 V左右;放電過程中,電壓逐漸下降。充電結束溫度保持在25℃左右,放電結束溫度在42℃左右。壽命循環至500次左右時,放電電壓下降加速,繼續循環至550次左右時,單體放電電壓跌至0.8 V左右,電池由于性能下降,充放電效率降低,充放電結束溫度均明顯升高,可達44℃,由于電池單體電壓跌至0.8 V,暫時停止壽命實驗。電池循環550次左右后性能下降,可能主要是由于電池在高溫下電液回流性能較差。另外,在高溫下,電池的隔膜易發生老化現象,電池充電易發生過充電等所致。將電池開路擱置30天后,進行一次容量測試,壽命循環測試前組件容量為61.5 Ah,550壽命測試后容量為57.0 Ah,容量衰降為7.30%。

圖13 60 Ah電池組件25℃下壽命循環曲線
550次壽命測試后,將電池開路擱置30天,繼續按壽命實驗制度進行壽命循環。在這之后的壽命循環過程中,充電結束電壓保持在1.49 V左右,放電結束電壓呈下降趨勢,累計循環至710次左右時,電池電壓跌落至1.03 V。由上面實驗結果可以看出,60 Ah氫鎳蓄電池在25℃下可進行壽命循環500次左右,超過500次壽命循環后,電池電性能迅速衰降;電池經長期擱置后,電池電性能雖略有恢復,但壽命循環過程中電性能衰降仍很明顯。
額定容量:60 Ah;實測容量:65 Ah;工作電壓:33.75 V(27只串聯);外形尺寸:518mm×290mm×237mm(A/B組件);質量:47.5 kg(A+B組件);設計壽命:8年;比能量:47.0 Wh/kg (電池組);體積比能量:31.3 Wh/L。
空間用60 Ah氫鎳蓄電池組采用“銑空鋁板-卡套-電池”的結構設計,并貼有加熱帶實行主動溫控,經過熱平衡、熱真空實驗、力學實驗、電性能檢驗和壽命實驗證明全面滿足工程使用要求。
空間用60 Ah氫鎳蓄電池組應用于北斗二號導航系統,為北斗二號導航衛星區域組網做出了貢獻,而且為后繼型號的工程應用提供借鑒,提高了我國空間儲能電源的研制水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1]LAWRENCE H T,ALBERT H Z.Overview of the design,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 of nickel-hydrogen batteries[M].California:NASA Center for Aerospace Information,2003.
[2]TOM T H.The 2002 NASA aerospace battery workshop[M].Alabama: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2002.
Properties of 60 Ah aerospace nickel hydrogen batteries
MING Wen-cheng1,ZHAO Liang-bo2
(1.Tianjin Institute of Power Sources,Tianjin 300384,China;2.Beijing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pace,Beijing 100094,China)
In this paper,both the configurable design and configurable constitute of 60 Ah aerospace nickel hydrogen batteries were introduced.All of the capacity test,over-charge test,over-discharge test and high-low temperature cycle-life test of the batteries were also tested.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desig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60 Ah aerospace nickel hydrogen batteries can satisfy the demand of space application completely.
aerospace nickel hydrogen battery;configurable design;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TM 912
A
1002-087 X(2016)10-2006-04
2016-03-03
明文成(1984—),男,安徽省人,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空間飛行器儲能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