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矮矮一窩”并不絕對
對于孩子的身高,民間一直流傳著“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意思是如果母親的個子不高,子女的身高肯定也不會高。這種說法也特別讓那些矮個子媽媽憂心。對于孩子的身高,母親的遺傳貢獻率真的有這么高?
“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的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的確真實存在,即母親身高比較多地影響后代的身高。但事情并不絕對,個別情況下也存在相對較矮的媽媽有高個子子女的現象。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主任醫師伍學焱表示,“娘矮矮一窩”一說太過絕對,子女身高的確跟母親的身高有關,不過這種遺傳因素是受父母雙方影響,母親的遺傳貢獻率并不高多少。
那么,父母之中,母親對孩子身高的遺傳貢獻率有多少呢?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李玉玲等人的研究顯示,父母二人的遺傳影響不分上下,“娘矮矮一窩”的說法過分突出了母親的遺傳貢獻率。
除了先天因素,孩子身高還受后天因素的影響。伍學焱介紹,決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遺傳,還包括內分泌、營養代謝、睡眠、運動等諸多方面,這部分后天因素占30%~40%。

▲新華社郭晨攝
伍學焱表示,想讓孩子長得更高,父母一定要充分發揮后天因素的作用。
首先要保證營養。身高是由營養“堆砌”起來的,而蛋白質是人體主要的“建筑材料”。即使擁有再好的遺傳基因,如果營養不良,個子也不會高。因此母親在妊娠期間應保證營養供給;剛出生的嬰兒盡量母乳喂養,以后在不同的生長期,都應供應足夠、合理的營養食品;幼兒園和學齡期兒童,應重視平衡膳食,葷素搭配,不挑食。
運動是促進孩子長高的第二個因素。經常參加體育活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營養的增強再加上運動時機械性的摩擦、刺激和骺軟骨細胞的增殖,促使骨骼生長發育。另外,室外活動能得到較長時間的陽光照射,有利于鈣的吸收,也可促進身高增長。所以應多做室外縱向運動和肢體伸展運動,如跳繩、摸高、投籃等。
睡眠也是孩子長高的又一重要因素。孩子深睡眠后,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旺盛,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長高。孩子晚上最好在10點前入睡,可以保證夜間生長激素的分泌。
此外,性早熟的孩子骨骼發育早,但閉合也會提前,最終身高會低于正常發育的孩子。同時,有些孩子不太注意站、坐、行、讀、寫的正確姿勢,習慣性地低頭、端肩、含胸、駝背,致使脊柱變形,也會對身高有1厘米至5厘米的影響。(據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