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其君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學課本中魯迅散文、小說中幽默手法的深入探討,旨在從魯迅像匕首像投槍般犀利的語言之外,嘗試找出新的特點:傳遞愛、敬意、反省。從而對魯迅作品進行新的解讀,也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愛 敬意 反省
魯迅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內容深廣,思想博大精深,藝術風格多樣。特別是魯迅作品的語言豐滿而洗練,雋永而含蓄,詼諧而峭拔。魯迅的作品深受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其中有近20篇選入中學課本,而且都是講讀課。下面我就以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魯迅作品為例,對魯迅作品中語言幽默風趣,詼諧峭拔的特點做一番探討。
一.淺淺笑靨傳遞愛的訊息
魯迅是一位具有獨特幽默風格的藝術大師。魯迅的作品常滲透著一種東方式的幽默,它能引起人們的笑聲,通過笑的感情渠道,將作者的愛強烈而準確地傳達給讀者。
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段有趣的描寫:“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拗過去,拗過去?!?/p>
通過描寫老師仰起頭,拗過去讀書的姿勢,讓人讀后忍俊不禁。而此時的讀者我們,十分清楚這里作者并不是想諷刺舊私塾里的老師古板、陳舊、老學究式的教育和學習的方法。恰恰相反,作者這時以孩童的眼光來看待老師讀書。好奇之心,敬重之意,愛戴之情一一通過這一幽默的筆法傳達出來。
《社戲》中也有一些十分有趣的描寫:“阿阿,阿發,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那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在岸上說。“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雙喜,你們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罷?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壞了不少?!薄笆堑?,我們請客。我們當初還不要你的呢。”
文章通過對雙喜一班孩子月夜看戲歸來偷豆的描寫,讓人在輕松歡快的情節中體會到童真童趣,讓人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對童年生活的熱愛和懷念,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正如作者自己在文章結尾所說的:“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p>
二.滑稽搞笑表達空前的敬意
魯迅先生不僅擅長用幽默的筆法來描寫純真的兒童生活的熱愛也常常用幽默來表達對師長們的敬意。
例如:《阿長與山海經》一文中,有一些對阿長滑稽的描寫:“我實在不大佩服她。最討厭的是喜歡切切察察?!薄八X時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薄八媚切┎荒蜔┑囊幘睾徒探o我許多非常麻煩的事情。”
可是當阿長為自己找來朝思暮想的《山海經》時,作者對阿長產生了空前的敬意。作者說:“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身都震悚起來。”“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睆拇俗髡邔Π㈤L的不滿一筆勾銷。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作者之前的那些對阿長的滑稽的不雅的描寫,其實只是欲揚先抑的寫法。
欲揚先抑的手法不僅用于描寫阿長,還用于對藤野先生的描寫?!斑@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有一回上火車去,致使管車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車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薄八麄兊脑挻蟾攀钦娴模揖陀H見他有一次上講堂沒有帶領結?!薄霸瓉砦业闹v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蔽恼虏捎脤Ρ鹊氖址▉砻鑼懱僖跋壬D谩扒鍑魧W生”速成班油光可鑒的外表與藤野先生的不修邊幅做對比;拿藤野先生對穿著打扮的不在意與對學術研究的嚴謹做對比。通過對比使一位可敬可愛,治學嚴謹的老師形象躍然紙上。
三.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在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除了用幽默的手法來表達愛和敬意之外,更多的是用潑辣諷刺的手法表達對人物的同情憐憫和對人生的深刻反省。從而傾訴無限的傷痛,無盡的凄涼。
例如:《故鄉》中有一些對豆腐西施楊二嫂的描寫:“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薄皥A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幅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薄皸疃┌l見了這件事,自己很以為功,便拿了那狗氣殺,飛也似的跑了,虧伊裝著這么高低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
在這里魯迅先生采用漫畫的手法來對楊二嫂進行描摹,活脫脫的一個尖酸刻薄、唯利是圖的小市民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一面微笑著欣賞她丑態百出的精彩表演,一面不禁深深地懷念和留戀曾經的那個整日里做著的楊二嫂。同時也不知不覺的想要弄明白楊二嫂怎么變成這樣?我們身上有楊二嫂的影子嗎?
《孔乙己》一文中對孔乙己的描寫同樣精彩?!八麄冇止室獾母呗暼碌?,‘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薄笆裁辞灏祝课仪疤煊H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薄翱滓壹罕銤q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這篇文章只要有孔乙己的出現,就自始至終貫穿著笑聲。而這笑聲的背后是一顆哇涼的心。我想這樣一個滑稽可笑的人物帶給我們的不單單是一笑而過,更多的是深深的感慨:可笑他的言行,可憐他的遭遇,可氣他的不爭氣。
綜上所述,其實魯迅先生的文章藝術特色又何止這些?我只嘗試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幽默手法運用的妙處,希望通過對魯迅幽默諷刺語言的學習,既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思想內涵,更可以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2.川島:《和魯迅相處的日子》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3.李澤厚:《美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版
4.劉再復:《魯迅傳》中國社會出版社1981年版
5.《六十年來魯迅研究論文集》中國社會出版社1982年版
6.《茅盾論魯迅》山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邵伯周《魯迅思想與雜文藝術》陜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王瑤《魯迅作品論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3月第2版
(作者單位: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