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奇紅+李鐵
摘 要:文章在認真研究塔塔爾族舞蹈的音樂和技術動作特征,再根據所選擇的音樂結構對動作和隊形進行編排,從而得到一支與所選音樂匹配的健身舞,并對所編排的塔塔爾族健身舞的預備部分、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一一進行健身效果的分析,來肯定鍛煉價值,由此得出:塔塔爾族健身舞是既滿足人們需求,又體現健身價值的一項新型體育運動;對塔塔族民族健身舞的創編,不僅有助于提高體育表演專業本科生的創編能力,還能弘揚人口較少的塔塔爾族的舞蹈文化。
關鍵詞:新疆塔塔爾族 健身舞 創編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6)09—0077—03
塔塔爾族健身舞是從民族舞蹈的審美動律學、運動學、健身學的角度出發、以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舞蹈為基礎,將文化、健身和娛樂為一體,在別具特色的塔塔爾族舞蹈動律中進行愉快的健腦、健身和健美運動。舞者進行該民族的健身鍛煉,即是一次精神沐浴,又是和少數民族的一次身體上的對話。用不同的感情表達方式,支配、演繹民族健身舞的動律,從生態學和生態心理學的深度,去理解該健身舞的內涵,把塔塔爾族健身舞學習鍛煉理念,提升為精神和情感的需要,從而帶動肢體鍛煉的需要。本文在認真研究塔塔爾族舞蹈的音樂和技術動作特征,注入時代的血液,通過提煉、加工和創新,推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鍛煉價值,審美價值和鍛煉價值的健身舞。并通過推廣健身舞,讓世人了解新疆的民族舞蹈,不僅能夠使健身舞成為弘揚塔塔爾民族文化的有效載體,還有助于提高體育表演專業本科生的創編能力,優化本校該專業課程質量工程的建設。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新疆13個世居民族之一的塔塔爾族舞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對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新疆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檢索,以“民族舞”為關鍵詞檢測有關文章,所得資料為本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專家訪談法
本研究在調查過程中,對相關專家進行訪談,以便了解、掌握民族舞的創編規律。
1.2.3 音像觀察法
本研究通過錄音、錄像等輔助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聽取塔塔爾族音樂和觀察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動作、技術等,來了解塔塔爾族舞蹈技術的動作特征。
1.2.4 歸納演繹法
本文對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問法和音像觀察法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出塔塔爾族舞蹈中男女步的步伐、手臂、頭部和腰部的動作特性。
2 塔塔爾族健身舞的創編
2.1 塔塔爾族健身舞所選音樂結構
塔塔爾族音樂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民族風格鮮明,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種藝術形式,有著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塔塔爾族的民間音樂以強大的生命力廣泛地流傳,成為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財富。塔塔爾族歌曲大致可分為歌舞曲和抒情歌曲兩大類。而本創編選擇音樂為歌舞曲,這類歌曲在塔塔爾族歌曲占有很大比重,它的顯著特點是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華麗,結構短小精干,動聽而易于上口。所選擇音樂總節數為54個八拍,其中前奏有9個八拍,主體部分由主唱(女唱)2個八拍,第一部分副歌(合唱)2個八拍,過門3個八拍,副歌(合唱)6個八拍,過門4個八拍,第二部分副歌(合唱)8個八拍,過門4個八拍,主唱(女唱)8個八拍,結束部分八個八拍。旋律特征是由中板到中快板再到快板,最終以快板結束,即為音樂的高潮部分。
2.2 塔塔爾族健身舞的動作編排
如表2所示,塔塔爾族健身舞的動作編排包括步伐、手臂、頭部和腰部。首先,在步伐的編排中分男、女步,均以搓步、點踏步、跺步、踢踏步、后吸腿跑、點步、跳點步、側吸腿、吸腿跑為主;在雙人配合中,也出現了男女步不同的動作,例如:當男步做點地擊掌時,女步做插腰后吸腿轉;當男步單膝跪地時,女步做后吸腿跑轉;而當女步單膝跪地時,男步做中踢腿跑轉。其次,在手臂的編排中男女共同動作均為擊掌、攤手、下交叉、胸前平舉、撩手、插腰和側上舉。但也有不同的男女手臂搭配,例如:男士在做攤手時,女士做雙手胸前平曲;男士做擊掌時,女士做撩手。在本創編選材過程中,盡量保留該民族舞蹈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的基本特性,因此,擊掌、撩手、插腰等這類本民族舞蹈特有動作成為手臂創編的主要選材內容。
另外,塔塔爾族健身舞動作靈活,活潑多變,男子多以腿部動作為主,女子多手臂腰部動作為主,因此頭部動作、及腰部動作較少。在健身舞編排中,自始至終采用偏頭、轉頭和左右擺髖,沒有添加其他的頭部動作和腰部動作,而保留了塔塔爾族原始舞蹈元素特性。
2.3 塔塔爾族健身舞的隊形編排
健身舞隊形編排根據移動與排列的空間運動軌跡,可分為線性隊形和幾何形隊形兩大類。線性隊形包括直線、弧線、曲線、平行線等隊形;幾何形隊形包括圓形、方形、三角形等。而隊形的基本形式分為相對靜止和移動性的形式。一般在編排中移動性隊形占較大的比例,但靜止隊形亦不可缺,兩者相輔相成,合理搭配,才能使隊形變化豐富多彩。
在本次創編中,只采用直線移動性隊形和圓形的幾何形隊形,其中,直線移動性隊形就占了32個八拍,其余的12個八拍為圓形幾何隊形。因為直線移動性隊形能夠充分表達出塔塔爾族舞蹈的特性,這種整齊一律,剛勁有力的動作,能使所創編的健身舞顯得雄壯而令人振奮,給人以動作統一、動作節奏分明的感覺,尤其能表現男選手剛健有力的風姿。
其中,橫排正面直線前移,給人一種勇往直前的感覺;兩橫排依次交錯前移,使人感到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滾滾而來;而縱隊左右移動性隊形,做連續運轉動作,給人以同步和諧的整體配合感;男女兩路縱隊交錯移動產生激蕩之感,顯示出舞者能夠配合音樂韻律的高超技藝、和諧一致的感覺;徑直向前移動的縱隊和沿對角線移動的斜排,在距離上給人以由遠而近的縱伸感和延續感,采用輕快、富于跳躍性的踢踏舞,表現出激情奔放之感。
圓形包括大圓、中圓、小圓及復圓的圖形。在本次健身舞的創編中,運用旋轉或吸腿跑、后屈腿跑的舞步,按逆時針和順時針的方向以輕快之感;同步調節移動,可帶來輕快之感,緊湊集中之感,也適宜做男女不同層次的靜止造型動作,呈現出間接性的流暢之美感,從小圓到大圓的隊形移動,一般運用旋轉或幅度較大的動作來完成,從集中到擴散的對比形態變化,使人產生一種行云流水的流動感。
3 塔塔爾族健身舞的健身效果
國內研究結果表明:以大學生為例,每天進行消耗1172.3-12560.4kJ能量的運動,就能使體內的熱量收支平衡。每小時的身體練習可以消耗87.9kJ左右的熱量,相當于23g脂肪完全氧化所稀釋放的熱量,如果堅持1個月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消耗1.5kg左右的脂肪。因此,本次創編遵循有氧運動原則,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最后漸進下降的創編規律,把確定的不同類型的步伐分配到三個基本部分中,并與音樂基本段落相統一。確定成套健身舞各部分的時間,以及動作節拍和組合動作數量,使有氧健身舞的結構科學、合理、有序。
再結合表1,本創編在音樂的前9個八拍為低沖擊力步伐,這一部分為預備部分即為熱身部分,所選擇的步伐動作元素為踏步類的點踏步、搓步、跺步,手臂動作為插腰、胸前平舉和攤手,此類步伐簡單易學,是在無沖擊力步伐的基礎上,加上手臂的三者形式變化以及軀干90度左右轉體變化組合而成的。能夠使上下肢得到基本的鍛煉,提高關節的靈活性和上下肢的協調性,2個八拍的重復練習能夠達到基本的熱身效果。
從表3數據可得,中沖擊力步伐的拍節數所占總拍節數的25.9%,這一部分為開始部分,所選擇的步伐動作元素為側吸腿、后吸腿跑,手臂動作為插腰、胸前平舉、攤手、擊掌和下交叉,此部分的手臂和步伐內容豐富多樣,對于地面的沖擊力加大,動作強度和動作復雜程度也進一步加強,通過這一部分的練習,能夠進一步熟悉和鞏固塔塔爾族舞蹈特有的基本步伐,同時也能激發練習者的鍛煉興趣,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基本部分是鍛煉者達到運動目的的關鍵部分,健身舞的運動代謝類型為脂肪的有氧氧化,而高沖擊力步伐組合運動能夠快速達到一定的運動強度,因此,本文所創編健身舞結構中的基本部分有24個八拍均為高沖擊力步伐,所選擇的步伐動作元素為后吸腿跑、跳點步、側踢腿、前踢腿,手臂動作為插腰、撩手、側上舉,此部分的手臂和步伐動作選擇運動強度較大,尤其跑跳和踢腿類動作能夠培養肌肉快速收縮的能力,下肢肌力的鍛煉使肌肉血液供應量增加,肌肉中蛋白質合成加快,肌纖維增粗,肌肉變的堅實、有力而富有彈性。
另外,結束部分的步伐種類雖然為中沖擊力步伐,但僅有8個八拍,與所選擇的音樂旋律、節奏以及完整性相匹配,相對基本部分而言,運動強度呈現漸進下降的趨勢。長期堅持塔塔爾族健身舞的鍛煉,體內過多的脂肪就會減少,體重下降,獲得健美形體與預防肥胖的效果。
4 結語
原生態舞蹈是展現民間藝術發展的一種方式,它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和歷史韻味,是我國藝術史發展上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由于塔塔爾民族人數較為稀少,其舞蹈文化獨特并需要我們予以保護與傳承,塔塔爾族健身舞是既滿足人們需求,又體現健身價值的一項新型體育運動。由于塔塔爾族健身舞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健身舞的主題是歡快的、即興的,因而塔塔爾族健身舞尤為獨特,其健身舞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動作靈活,活潑多變。塔塔爾族健身舞不僅獨特之處在于風格,而且舞步歡快,運動次數、運動負荷較高,能夠積極調動運動心率,從而達到輕松愉快的健身效果。因此,本文建議在塔塔爾族健身舞創編中,舞蹈曲目應選用節奏鮮明,輕松愉快的音樂,舞蹈動作創編中,無論步伐、手臂、頭部和腰部的元素編排都應遵循原生態舞蹈運動規律,才能體現該民族舞蹈文化特性,從而使音樂旋律和舞蹈形象達到十分優美感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亞娟.中國民族民間健身舞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1.
[2]國家民委編寫組編寫.塔塔爾族簡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丁 旭.試論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與傳承[J].赤峰學院學報,2014(35):249-250.
[4]包 燁.新疆塔塔爾族樂舞文化史[J].青春歲月,2013:81.
[5]周 泓.新疆塔塔爾族歷史來源[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1994:4.
[6]陳興貴.再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幾種方式[J].廈門大學學報,2009(8): 167-168.
[7]周菁葆.塔塔爾族與俄羅斯族音樂舞蹈[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8.2(6):25-26.
[8]黃玉山.運動處方理論與應用[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9]楊靜宜,徐峻華.運動處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On the Composition of Xinjiang Tatar Fitness Dance
Ren Qihong Li Tie(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areful study of Tatar dance music and technical movement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choice of musical structure, and to compose the action and formation, resulting in a selected fitness dance be matched the music, the paper does an analysis of the health effects of the Tatar fitness dances preparatory part, the beginning part, the basic part and the end part one by one, to affirm the value of the Tatar fitness dance. The study finds: Tatar fitness dance is not only to meet peoples needs, but also reflects the value of a new sports fitness motion; to compose Tatar fitness dance, not only helps to improve the composing ability of sports performance majors, but also promotes the Tatar dance culture.
Keywords:Xinjiang Tatar fitness dance com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