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豬肉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生蟲病是制約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以豬為宿主的寄生蟲種類繁多,且大多是屬于人畜共患,科學防治豬的寄生蟲病,既可以提高養豬業經濟效益,同時也是提高民眾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類健康的重要措施。筆者在本文對豬寄生蟲病的危害進行了論述述,提出了豬常見寄生蟲病的癥狀及防控辦法,以期為養殖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寄生蟲;危害;防治措施
寄生蟲病是在目前生豬養殖過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是造成飼料報酬和養殖場經濟效益降低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且有些寄生蟲病人豬共患,直接威脅人身健康,所以說豬寄生蟲病既是經濟性疫病又是公共衛生性疫病,做好寄生蟲病的防治不但可以為養豬戶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而且也是提高公共衛生的重要措施。
一、豬寄生蟲的危害
1.寄生蟲影響豬營養的吸收。寄生蟲感染可使育肥豬生長速度降低8%~15%,飼料利用率降低13%~25%。有些腸道寄生蟲直接吸取豬機體營養,嚴重的引起貧血,使豬的發育受阻。
2.分泌毒素。寄生蟲在豬體內生長發育會不斷的排出代謝物和毒素,可直接對豬機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傷害,尤其是寄生于組織器官和血液的寄生蟲造成的損害更甚。
3.傳播疾病。體外寄生蟲往往會損傷豬的皮膚或黏膜,這就為別的病原的入侵創造了方便,易使豬患病并可引起并發癥,還有一些寄生蟲本身就是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當其寄生于豬時,可引起豬感染此種傳染性疾病。
4.患豬對細菌性疾病易感。寄生蟲病感染造成了其他病原的易感性,腸道蛔蟲感染會使細菌性腸炎發病率增加;蛔蟲移行至肺臟或后圓線蟲感染,會加重氣喘病、仔豬斷奶后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癥狀;蛔蟲移行至肝臟或肝片吸蟲感染,會降低肝的解毒能力,甚至會出現黃疸性疾病;疥螨病的存在,會易感葡萄球菌、壞死桿菌等。
5.寄生蟲病對經濟效益影響極大。寄生蟲感染可使育肥豬生長速度下降8%~15%,飼料利用率下降13%~25%。比如豬疥癬病可能引發嚴重的皮膚皺褶或龜裂,食欲不振,逐漸消瘦,嚴重影響豬的生長發育;有些寄生蟲的寄生可使大量的肉、內臟、毛皮不能利用而廢棄,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6.危害人類健康。豬的寄生蟲不但影響豬的健康,而且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豬囊蟲、豬旋毛蟲、吸蟲病、弓形蟲、附紅細胞體等都是人、豬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吃了被寄生蟲感染的病豬,會感染發病,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二、豬常見的寄生蟲病及防治措施
1.豬蛔蟲。豬蛔蟲病是由豬蛔蟲引起的一種常見的寄生蟲病,主要寄生在豬的小腸中,本病主要感染3~6個月齡的豬,造成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分布廣泛。患病豬可表現為消瘦、貧血、生長緩慢,幼蟲移行會引起蛔蟲性肺炎,引起咳嗽、呼吸困難等。成蟲移行進入膽管引起黃疸和腹痛等。
防治方法:2~8個月齡的仔豬每隔2個月應驅蟲一次,成年豬最好每兩個月驅蟲2次。豬糞便經過堆積發酵或沼氣發酵處理后方可作為肥料,以防止蛔蟲卵散播,對污染的場地用生石灰,2%~5%熱堿水(60℃以上)及5%~10%石炭酸液進行噴灑。驅蟲可用敵百蟲,每公斤體重0.1g,配成水溶液,拌料一次喂服;或左咪唑每公斤體重10mg,拌料一次喂服;或驅蛔靈每公斤體重0.1g,混入飼料給藥。
2.豬鞭蟲病。豬鞭毛蟲又稱毛首線蟲,成蟲寄生于盲腸與結腸黏膜表面。蟲卵自糞中排出需要至少3周才發育成含幼蟲的蟲卵。經口感染后在結腸與盲腸內發育成成蟲,從感染到成蟲排卵共6~7周。臨床上表現食欲減退,糞便帶血、消瘦及貧血。防治方面可用敵百蟲,左旋咪唑等治療。
3.豬肺絲蟲病。豬肺絲蟲病在大部分地區是由長刺后圓線蟲引起。本病主要侵害幼豬。豬在輕微感染時,沒有癥狀或不顯著,嚴重感染時,其癥狀顯著。感染1個多月后,有陣發性咳嗽,鼻流濃厚黃色黏液,呼吸迫促,結膜蒼白,食欲減退及體重減輕等癥狀。有的由于蟲體堵塞氣管窒息而死。在豬肺絲蟲流行區域用伊維菌素或左旋咪唑定期進行預防性驅蟲,小豬在生后2~3個月時應驅蟲1次,以后每隔2個月驅蟲1次。治療可用左旋咪唑7mg/kg,一次口服或肌注;或伊維菌素0.3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或多拉菌素0.3mg/kg,一次肌注;對肺炎嚴重的,在驅蟲的同時,連用青霉素、鏈霉素注射3天。
4.豬疥螨病。主要是疥螨寄生于豬的體外表皮真皮層,引起豬的慢性或過敏性皮膚病。本病冬春季多發,5個月齡以下的豬更易感染此病。通常起始于頭、頰及耳部,然后蔓至背、軀干兩側以及后肢內側。患病表現為不安,到處蹭癢、皮炎、脫毛等癥狀,此病往往還會造成豬生長緩慢,而且因蹭癢損傷皮膚,更易讓其他病原從創傷處感染疾病,且具有高度的接觸傳染性。對病豬舍應及時消毒,病豬要隔離治療防止傳染,同時對其他豬只進行預防措施。
治療可用藥浴或噴灑病豬體表的方法,40%賽福丁1000倍稀釋藥浴、螨凈250mg/L溶液藥浴、巴胺磷500m~溶液噴灑、50mg/L溴氰菊酯溶液噴灑。或采取注射、口服藥給藥方法,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滅蟲丁30μg/kg,20%碘硝酚10~12mg/kg。
5.豬球蟲病。豬球蟲病主要是孢球蟲和某些艾美耳屬球蟲寄生于哺乳期及新斷奶的仔豬小腸上皮細胞所引起的原蟲病。8~15日齡的仔豬易發病,成年豬多為帶蟲者,不表現臨床癥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感染發病,夏秋季發病率最高。患病豬主要表現為腹瀉,腸黏膜糜爛、出血、壞死,進而隨著病程推進,病豬消瘦,生長停滯,個別甚至死亡。可用殺球靈、百球清,3~6周齡的仔豬口服,每千克體重20~30mg。莫能霉素60~100g拌入1000kg飼料,喂四周。
清除環境中的球蟲卵囊和避免卵囊污染豬舍是防制本病的關鍵。由于一般的消毒藥不能殺死卵囊,所以選用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熏蒸法消毒;或過氧乙酸噴霧法、加熱火焰法毒,效果好,對卵囊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6.豬旋毛蟲病。豬旋毛蟲病是由旋毛蟲的成蟲寄生于腸管及其幼蟲寄生于橫紋肌內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本病主要見于豬和家鼠,狗和貓也易感染,并對人有很大危害性。豬主要是由于吃了有肌肉旋毛蟲的鼠類或肉屑而感染。只有嚴重感染時,才能出現癥狀。在感染后3~7天體溫升高,腹瀉,有時有嘔吐,患豬消瘦。其后肌肉僵硬和疼痛,呼吸困難,發音嘶啞。有時還出現面部浮腫、吞咽困難等癥狀。
加強屠宰衛生檢驗,病豬肉高溫處理后方可利用。撲滅飼養場周圍的老鼠,老鼠尸體應加以焚毀。對病豬可以用丙硫咪唑:每公斤體重10毫克,1次口服;或用噻苯咪唑:每公斤體重50毫克,口服,連用5~10天;或氟苯咪唑:以125ppm的濃度拌料,連喂10天。
三、綜合防控
豬場的寄生蟲種類多,還是要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科學管理,綜合防控。預防性驅蟲,主要是消滅寄生蟲,防止病原進一步擴散。要及時隔離病豬,選好驅蟲藥,掌握好劑量和周期。除對豬只的驅蟲外,對環境的消毒也非常重要,要定時對豬場進行消毒、清掃、滅鼠等工作。
在飼料中增加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和添加青綠飼料等,以提高豬體抵抗寄生蟲感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