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高瞻 凌傳華
一、發(fā)病情況與臨床癥狀
2016年4月16日,五華縣水寨鎮(zhèn)騰輝豬場,從2016年4月13日至16日每天都有10頭左右15-18的保育豬陸續(xù)出現(xiàn)突然死亡;經現(xiàn)場檢查發(fā)現(xiàn),發(fā)病豬體溫升高(41~43℃)、呼吸急促、眼結膜炎、伴有神經癥狀、拉稀和嘔吐,有些無任何癥狀就死亡。
二、病理剖檢
死豬尸僵不全,鼻或口中流出淡紅色液體,剖開后可見腦膜明顯充血,腦脊髓液量過多,皮下結締組織出血點,會咽軟骨充血,氣管黏膜色紅,并充滿大量淡紅色泡沫,頜下、肺門淋巴結腫大、出血,肺臟充血、水腫,心包液增多、色淡黃,心外膜有時有少量出血點,心內膜可見紫色出血條或出血點,血液凝固不良,脾臟比正常大2~4倍、質脆、結構模糊、表面有白色壞死點,肝門淋巴結腫大,肝臟表面有白色壞死點,膽囊充盈、膽囊壁呈膠凍樣水腫,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腸炎,膀胱積尿、尿液渾濁、黏膜充血。
三、實驗室診斷
1.細菌培養(yǎng)與鑒定:(1)無菌取肝臟、心血等病料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瓊脂、鮮血瓊脂平板,于37℃培養(yǎng)24~48 h。結果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未見菌落生長,在鮮血培養(yǎng)基上可見灰白色、圓形、光滑、濕潤、微隆起、不透明、不溶血、中等大小的菌落。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單個或成對,或3~5個短鏈排列的革蘭氏陽性球菌。(2)分離菌對麥芽糖、乳糖、蔗糖、海藻糖及柳醇產酸不產氣,并發(fā)酵甘油。在葡萄糖培養(yǎng)液中最終pH值為5.1。耐鹽(6.5%氯化鈉)試驗陰性,在含有0.1%美藍牛奶培養(yǎng)液中不生長,不水解馬尿酸鹽。(3)按常規(guī)將培養(yǎng)的菌落制成細菌懸液。取6只小鼠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只,試驗組每只注射0.2 ml細菌懸液。對照組各注射滅菌生理鹽水0.2 ml,兩組隔離飼養(yǎng),結果接種后1~3天內,試驗組的小鼠全部死亡,對照組無異常。取死亡小鼠的肝,涂片、染色、鏡檢,發(fā)現(xiàn)與病料分離的細菌形態(tài)一致。
2.病毒檢測:無菌取腦組織和扁桃體等病料,經豬偽狂犬病毒PCR檢測為陽性。
四、疾病防治
1.建議病豬隔離飼養(yǎng)防止與健康豬接觸。
2.健康豬群使用豬偽狂犬病毒(Bartha-K61株)基因缺失疫苗,進行緊急免疫。
3.飼料中添加包被恩諾沙星和維生素C進行預防。
4.7-10天后停用包被恩諾沙星,停用包被恩諾沙星3天后健康豬群免疫豬敗血型鏈球菌疫苗。
5.患病豬只肌注大劑量青霉素,每天2次、連續(xù)3天;以及緊急免疫豬偽狂犬病毒(Bartha-K61株)基因缺失疫苗。
6.通過上述綜合治療,3天后發(fā)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患病豬群的治愈率為83%。
五、討論與小結
1.該場發(fā)生豬偽狂犬病毒感染是因為在母源抗體消失后未及時免疫豬偽狂犬病毒疫苗引起的;同時繼發(fā)感染豬敗血型鏈球菌病。
2.治療本病時,建議使用豬偽狂犬病毒(Bartha-K61株)基因缺失疫苗進行緊急免疫,同時使用抗生素防治繼發(fā)細菌感染。
3.豬偽狂犬病毒應該在仔豬0-3天內進行滴鼻首次免疫,45天齡進行肌注二次免疫。
4.豬敗血型鏈球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和傷口感染,平時應該加強欄舍的清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