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摘要:牛自古以來就是財富的象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牛雖然已經推出了農業生產領域,但是對于奶制品的供應存在著重要的意義。當前階段在養牛行業中,犢牛便秘一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雖然并不會直接導致犢牛的死亡,但是對犢牛的健康與生長存在著一定的不良影響,在本文當中,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并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采用大黃附子湯對便秘犢牛進行治療,希望對廣大養牛戶有所幫助。
關鍵詞:犢牛;便秘;大黃附子湯;病因
犢牛便秘在犢牛中較為常見,其臨床表現為牛排便困難或者排便時間過長,同時會頻繁的變換排便姿勢。而所排出的糞便往往較為干燥,同時形狀呈細長狀,或者如算盤的粒狀。犢牛便秘雖然不會導致犢牛死亡,但是其必然會導致犢牛毛焦苦燥,生長緩慢,從而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在本文當中,筆者對51例便秘犢牛采用大黃附子湯進行治療,有49例被徹底治愈,效果非常顯著。在下文當中筆者將采用大黃附子湯治療犢牛便秘進行介紹,從而為廣大的獸醫工作者與養殖戶提供一定的方向指引。
一、導致犢牛便秘的原因分析
導致犢牛便秘的原因較多,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犢牛便秘的主要原因在于犢牛的津液分泌不足與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導致。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其原因也不僅僅存在于腸道功能問題,與腸道相關的脾、胃、肺、腎等功能器官的功能失調都會引起犢牛腸道功能的失常,從而進一步導致犢牛產生便秘的現象。以上只是導致犢牛便秘的常見原因,由于導致犢牛便秘的原因較多,不能一概而論,在臨床診斷當中,必須要通過進一步的檢查對導致犢牛便秘的原因進一步的分析。
二、犢牛便秘的臨床現象分析
在犢牛生長的各個階段便秘現象都較為常見,其中以3~7月齡在右的犢牛便秘現象最為嚴重,在發病初期并不能看出任何的癥狀,只是犢牛的排泄出的糞便較為干燥,同時生長也較為緩慢。隨著病程的延長,體溫正常,心跳稍快,腸音減弱,飲食欲減弱,反芻減少,被毛逆亂,無光澤,皮膚彈性降低,明顯消瘦,排少量干硬的糞球,糞便表面光滑附有粘液。
三、犢牛便秘的中藥治療處方研究
對犢牛進行中藥治療的處方內容如下所示:陳皮10~25g、黨參10~30g、當歸10~30g、枳殼10~30g、生大黃15~40g、芒硝10~60g、厚樸8~30g、半夏8~15g、茯苓8~20g、附子8~15g、甘草10~20g,用水煎服,每日一次,直至痊愈。
方解:大黃、芒硝推陳出新,實邪非攻不除,附子溫陽散寒,枳殼、厚樸、陳皮苦溫行氣,消除脹滿,半夏、茯苓和胃降逆止嘔,黨參、甘草、當歸甘溫益氣。此方既是溫下劑,又是攻補兼施之劑。如果熱秘,取掉附子,靈活運用,辨證加減,同時加大大黃、芒硝用量。
四、犢牛便秘的典型病例分析
2016年4月22號,在筆者工作的獸醫站內接受了一頭生病的病牛,筆者接診了該頭病牛,通過病牛主人的描述以及筆者的臨床觀察,對該病牛的臨床癥狀闡述如下文中所示:這頭病牛在出生4個月之后就逐漸開始出現便秘的現象,同時拍出的糞便較為干硬,主人采用麻仁潤腸丸對其進行治療,在服用了數盒的麻仁潤腸丸之后,牛的糞便開始變軟,但是在停藥之后,犢牛的糞便又開始變硬,同時伴隨著食欲下降的癥狀,直到2016年4月21號,犢牛已經持續36個小時沒有任何進食,通過檢查發現,該犢牛的精神狀態較差,同時毛色也較為粗糙,體溫為40攝氏度。腸音很弱,排出的糞球干小,且排糞努責困難,診斷為外感習慣性便秘,隨后進行治療。
治療的方案如下所示:
1.將上文中所提到的大黃附子湯處方中的附子減掉,水煎之后灌服,每日一劑,連用兩日之后,該犢牛的精神狀態開始轉好,同時排出的糞便變得柔軟,也開始飲水,并能吃進去少量的食物。
2.在使用大黃附子湯進行治療的同時,采用西醫輔助治療,靜脈滴注生理鹽水1000ml,同時在抗生素中加入柴胡注射液與抗身素,每日進行一次滴注,連續2日。在采用靜脈滴注的同時,還采用肌肉注射維生素B5的方式為其補充營養。每日兩次,連用2日。
通過以上的治療方案,兩日之后犢牛的便秘癥狀得到了有效的緩解,排便變得柔軟,同時精神狀態也開始好轉,便秘現象得到了初步的治療效果。
五、結語
在犢牛的飼養過程當中,養殖戶必須要加強飼養管理,盡量避免飼草料結構保持長期的單一,從而導致營養不全,養殖戶應保持飼草料的多汁或采用易消化飼料進行飼養,同時應加強飲用水的供給,并應讓犢牛得到適當的運動,勿喂粗硬、細柔難消化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