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耀芳 鄭春明 龐正年
豬偽狂犬病毒屬于皰疹病毒科,豬偽狂犬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可致潛伏感染,尤其潛伏在神經系統。偽狂大病自然發生于豬、牛,綿羊、犬和貓,另外,多種野生動物、肉食動物也易感。豬是偽狂犬病毒的貯存宿主。病豬、帶毒豬以及帶毒鼠類為本病重要傳染源,不少學者認為,其他動物感染本病與接觸豬、鼠有關。偽狂犬病毒主要通過已感染招排毒而傳給健康豬,另外,被偽狂犬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員和工具在傳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空氣傳播則是偽狂大病毒擴散的最主要途徑。豬發生經典偽狂大病后,其臨診癥:因日齡而異,成年豬一般是隱性感染,懷孕母豬可導致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和種豬不育等綜合癥喉群,15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死亡串可達100%,對成年肥豬可引起生長停滯,增重緩慢等現象,但沒有臨床表現呈隱性攜帶者是重要的傳染源。但是新型偽狂大病毒感染母豬、哺乳仔豬、保育豬,小中大豬后全部表現為顯性感染,其中中大豬、母豬都會表現為典型的偽狂犬癥狀而死亡。新型豬偽狂犬病將是今后幾年內我國養豬業中危害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對我國養豬生產危害以及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一、新型豬偽狂犬病在我國的流行情況
從2011年11月份首先在天津等地區開始發現生長育肥豬表現神經癥狀而死亡的新型偽狂犬病現象,2012年華北、華中、華東等地區表現出同樣的偽狂犬病疫情,2013年疫情開始擴散到南方多省以廣東、西等地區且表現明顯,2014年福建、山西、云南等地區豬場也出現新型偽狂大病毒感染現象,部分偽狂犬疫苗免疫合格的豬場也出現了典型的偽狂犬病毒感染的現象,到目前為止,我國主要養豬區域基本上都有本病的發生。新型豬偽狂大病感染的主要表現在很多偽狂犬病陰性場抗體檢測突然轉陽,陽性場比例暴增,豬群突然出現發燒咳嗽,采食量減少。新型豬PRV流行株與經典毒株相比對豬的致病性更強,很多豬場首先發病的是生長育肥豬,隨后出現母豬流產、產死胎,產弱仔以及哺乳仔豬、保育仔豬、生長育肥豬均有可能出現腹瀉、呼吸道癥狀、神經癥狀等,病亡率很高。野毒抗體陽性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并且上升速度很陜,導致目前豬偽狂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新型豬偽狂犬病毒毒株的出現,目前各地分離到的豬PRV流行毒株基因組同源性非常接近,通過PCR檢測,新分離的偽狂犬病毒毒株出現基因變異,肺臟、扁桃體、肝臟等組織內抗原檢出率很高。通過基因測序發現新型豬偽狂犬病毒流行毒株和經典野毒株在致病力上有差異,毒力基因的變化導致PRV毒株的毒力明顯增強,有攻毒實驗表明,用分離到的變異毒株實驗室攻毒感染10頭180斤育肥豬,滴鼻攻毒5頭,5頭均表現典型的偽狂犬癥狀發病死亡,肌注5頭,有4頭出現典型的偽狂犬癥狀發病死亡。在生產中很多豬偽狂犬病陰性豬群快速轉陽,許多免疫PR疫苗合格的陰性豬場在短時間內快速轉陽,種豬群轉陽率很高。豬群轉陽多數首先發生在育肥豬階段,之后才擴散至母稍群和年齡更小的豬群。轉陽豬群臨床表現和損失很嚴重,臨床上會出現典型的偽狂犬病癥狀,有的豬場母豬群流產率高達10%以上,哺乳仔豬的死亡率在10%—40%,育肥豬的死亡率可高達50%以上,對養豬企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危害到我國養豬業的發展。
二、新型豬偽狂犬病的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
1.新型豬偽狂犬病的臨床主要表現。經典偽狂犬病毒的臨診表現主要取決于感染病毒的毒力和感染量,以及感染豬的年齡,其中,感染豬的年齡是最主要的因素。與其他動物的皰疹病毒一樣,幼齡豬感染偽狂大病毒后病情最嚴重,新生十天豬感染偽狂犬病毒會引起大量死亡,臨診上新生仔豬第1天表現正常,從第2天開始發病,3~5d是死亡高峰期,有的鞋窩死亡。同時,發病仔豬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昏睡、尖叫、嘔吐、呼吸困難以及腹瀉等癥,15日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奉病者,病情極嚴重,發病死亡率可達100%。偽狂犬病的另一發病特點是表現為種豬不育癥,返情率高達90%,有反復配種數次都屢配不上的。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若有癥狀也很輕微,易于恢復,主要表現為發熱、精神沉郁,有些病豬嘔吐、咳嗽,一般干4~8d內完全恢復。新型豬偽狂犬病的毒株的毒力明顯增強,臨床癥狀也出現一些新的表現,主要表現在:發病情況與豬的日齡關系表現不明顯,不同日齡豬只的發病率、死亡串均很高。妊娠母豬流產,產死胎、弱仟以及母豬產仔數減少,哺乳仔豬腹瀉非常嚴重,保育豬、生長育肥豬出現莫名發熱和呼吸道病狀,表現高度神經癥狀,口吐白沫,眼腫,同時繼發傳染性胸膜肺炎而引起急性死亡,各個階段的發病率、病死率均很高。
2.新型豬偽狂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新型偽狂犬病毒株感染豬群后,哺乳仔豬、保育豬、生長育肥豬都有非常典型的豬偽狂犬病的病變一并且非常嚴重。扁桃體水腫、化膿、出血、潰瘍甚至形成偽膜,肝臟、脾臟形成非常典型的黃白色壞死點或白色壞死結節病變,肺臟彌漫性點狀出血,腸道出血,腎出血,腦出血、水腫等特別典型的病理變化。
三、新型猜偽狂犬病的防治
疫苗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豬偽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國內外主要使用的基因缺失活疫苗能有效地減輕或防止偽狂犬病的臨診癥狀,從而減少該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如何保旺和提高偽狂犬疫苗免疫接種的有效性是控制當前豬偽狂犬病的關鍵。
1.料學的免疫方案。科學的疫苗免疫方案配合抗體檢測驗證免疫效果,建議公、母豬加強免疫3—4次/年,仔豬出生后1~3d內要滴鼻免疫,而不是肌肉注射(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肉豬lo周齡基礎免疫,高度污染區4周后加強免疫一次。
2.生物安全。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消滅豬場的鼠類,對預防本病有重要意義,同時,還要嚴格控制犬、貓、鳥類和其他禽類進入豬場,嚴格控制人員來往,井做好消毒工作及血清學監測等對奉病的防制也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3.飼養管理。保證各個階段豬的營養需求。加強豬場飼養管理,科學預防當前流行的各種免疫抑制性疾病。
四、新型豬偽狂犬病的凈化措施
1.陰性場的長期凈化方案。多次的反復抽血檢測都為陰性,從統計學的角度分析可以確定為陰性場,其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