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協珠
摘要:簡要概述了豬腹瀉的幾種治療方法,腹瀉是豬發病時的常見表現,而引起腹瀉的原因,則多為細菌、病菌、寄生蟲感染,本文經過不斷地調查和分析,論述如何才能分辨病情,找出真正致病原因。
關鍵詞:豬腹瀉;治療
飼養豬在幼小時期因腸道內建立微生態系統還達不到穩定的狀態,那么自身抵抗力會較低,而且免疫低敏感,此時一旦受到來自外界的刺激,和各種病原微生物、應激因素的影響,就會導致腹瀉的癥狀產生。仔豬在哺乳期間容易得傳染性腹瀉,引起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日糧抗原過敏,并且日常情況下的斷奶,或者在喂養過程中飼料突然更換,以及環境的應激變化等非傳染性的,容易引起保育仔豬的腹瀉。死亡率可達95%以上,飼養豬腹瀉病在世界上分布廣泛,危害相當之嚴重。而這兩類因素間常呈現出多重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它們互為因果,又相互影響,
一、腹瀉的原因和類型
1.豬腹瀉的形成。腹瀉病在豬的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發生,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在1-3天出生的仔豬、7-14天出生的齡仔豬和斷奶以后的仔豬則因為抵抗能力差,而更容易發生腹瀉。而且例如大流量飼養繁殖的養殖地區,豬腹瀉的發病率更是在不斷地增多。雖然這一類腹瀉病的病原非常多樣化而且復雜,但是某病原的母源抗體消退,而又同時感染的病原,是仔豬是最容易感染的病原。而且產仔室里面的濕度、溫度已經衛生狀況和通風狀態等環境因素,對于腹瀉的嚴重程度和成活率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如今仔豬腹瀉并不是一個單獨發生的疾病,而是全身性引發的疾病,或者是胃腸道消化疾病綜合癥候群的癥狀之一,只有透過這些癥狀進行嚴格的分析,才能準確有效的判斷出引起腹瀉因素到底有哪些。
2.腹瀉的病因。在研究豬腹瀉病因的臨床實踐中,專家們發現一般有食物中毒、微生物細菌、寄生蟲生長、營養不足、內科疾病的發生、應激情況的發生、功能性差、神經性性等等因素。引發內科疾病的因素有胃腸炎、肝炎等;引發微生物細菌性的主要原因為: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其他微生物感染,常見型細菌多是冠狀病毒感染、大腸桿菌感染、沙門氏桿菌感染以及魏氏梭菌感染;而患豬體內生長寄生蟲的,其中包括蛔蟲、線蟲、弓形體球蟲;顧名思義,患豬中毒一般是日常飼養喂食中農藥中毒、飼料中毒,或者是治療時出現食鹽中毒、藥物中毒等;不僅僅是這些,仔豬的抵抗力差,生產養殖中如果出現驚嚇過度、蛋白質食用過高、日常飲用了冷水和生活溫度過低等,都有可能引起病癥。
3.豬腹瀉的主要類型。仔豬腹瀉最感染的病原有:1.C型魏氏梭菌2.大腸桿菌3.沙門氏菌4.密螺旋體等。對于病原,最容易感染的是1.傳染性胃腸炎2.大腸桿菌3.輪狀病毒4.豬球蟲。
假如認為大腸桿菌病是腹瀉的主要原因,那么就要先從母豬考慮,在母豬產仔前2個星期和產仔后2個星期之內,給母豬食用阿莫西林一利諾結合劑;要是從仔豬考慮的話,那么據實踐證明做賽福的3針保健,也是對控制大腸桿菌病的有效方法。
患有輪狀病毒的仔豬和患有傳染性胃腸炎的仔豬,死亡率較大。仔豬在母豬體內奶汁中可吸收乳內免疫力,如果吸收過少,而且仔豬過于幼小,發病幾率能達50%以上,死亡幾率則在10%以上。也要結合周圍仔豬生活環境,不過萬幸的是,大多數的病例仍然只是呈現出亞臨床癥狀。
發生球蟲病有6-10日齡的病豬,會被診斷為球蟲病增多。只有較大規模的集合型養豬模式,就有可能增加了球蟲病的流行。球蟲病的控制疾控中心,加強進行圍繞著母豬懷孕與產仔設施的衛生治理,以及產仔前對母豬的治療,一定要提前預防新生豬仔吃入有害的蟲卵,預防幼豬可能發生的感染。在母豬生產產前2個星期和生產產仔后的2個星期之內,把球蟲藥物添加到豬飼料當中去。在墓主生產前的4星期到6星期之間,飼養者可比例給母豬服用藥物預防以及治療,可選用市面上的金霉素—磺胺甲基嘧啶結合劑。
二、豬腹瀉的治療對策
1.停食法。停食,這也是最常見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如果是因為中毒所引發的一系列腹瀉,那就有可能是因為不小心飼喂過有毒或者變質的食物引起的,那么飼養者先不要著急,可以在藥物治療之前,先使用停食法。因為這樣不僅能夠防止變質的飼料繼續被攝人之外,還能加速讓毒物能夠迅速排出豬體,這個方法不能過早的使用治泄藥,因為那樣容易造成閉門留寇。停食之后同時選用針對陛的解毒藥,繼續采取治療。
2.驅蟲法。如果飼養豬患病之后出現以下幾種情況1.慢l生腹瀉2.體瘦3.背毛粗亂4.生長遲緩5.精神不振6.發育不良7.可見蟲體隨糞便排出體外,那就表明身體中已經生有寄生蟲。驅蟲之前取患豬糞便來進行觀察,可用檢測鏡觀測到蟲卵。這種情況下治療時,可選常用的驅蟲藥來治療,有鹽酸左旋咪唑、敵百蟲等。
3.采用抗生素療法??股丿煼ㄊ峭ㄟ^抗生性藥物進行治療,殺死患豬體內的病原微生物。需要格外重視的是,病原微生物腹瀉具有傳染性,通過試驗室診斷,可以檢出病原性微生物。首先進行抗微生物藥物治療,然后將患豬隔離封鎖消毒,為患豬接種疫苗,以確保微生物無殘留,不會造成大面積感染。
4.口服補鹽法。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是引起腹瀉,患豬都會有大量的鹽分、水分、糖分和其他營養物質從身體中流失,而且脫水造成腹瀉患豬很容易造成,因此減少死亡的關鍵措施就是補充體液。但給患豬食用靜脈輸液,其中能夠實踐的可能性非常小。可選擇給患豬進行口服方式補鹽,簡單易行、經濟實惠,經調查在治療患豬腹瀉上取得過顯著的療效。使用時每25 g克補液鹽加1000~1500毫升水,放在豬圈由患豬自由飲用或灌服,每天引用4次。如果是輕度腹瀉,則加水50~80毫升。
三、豬腹瀉的防治
雖然在國內,對于很多病毒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下面的綜合預防措施雨過都能一一做到,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飼養豬的腹瀉發病率和死亡率,使飼養者的經濟損失能夠減少到最低。
1.平時特別是在冬天,要加強對于飼養豬的防疫工作,更不可在疫區購豬,平時不可讓貓狗進入飼養場所。保持飼養豬生活環境的衛生,不飼喂變質的食物,定期消毒。勤觀察豬群,有病豬應該及時隔離和治療,嚴格消毒豬舍用品。
2.堅持自己繁殖自己飼養,購買豬種后也要多多觀察,引入后觀察2-4個星期,確認健康之后才能投放豬舍群體飼養。
3.及時清理糞便,清理污染物,從根本上防治病原的傳播。
4.及時治療效果更好。發現患豬第一時間隔離消毒,不要拖延時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可以按照文中順序,停食法、驅蟲法等一一進行,不可盲目藥物治療。
四、結語
飼養豬腹瀉對養豬業的危害很大,豬的死亡率一半都是由它引起來的,甚至嚴重影響生長變成僵豬。對于飼料場來說,是被用戶投訴最多的因素。只有提高警戒意識,多多預防和控制,在現實生活實踐當中根據飼養豬的各項生理特征來進行科學喂養,嚴格把好生產中的每一個重要環節,細心管理,減少應激,遵醫囑合理的食用治療藥物,才能安全有效的控制住腹瀉類疾病的發生,提高仔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