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
森林病蟲害是和制約發展森林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而隨著我國人工造林面積的持續增長,病蟲害也成為了一個重點問題。因此,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勢在必行。我們應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并注意實施的時間和方法,以求達到最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將對生態系統內外產生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既控制了病蟲災害,又保護了人、天敵和植物的安全。
一、營林工作要與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機結合
一是要在造林設計時做好林地的設計工作,要適地適樹,避免營造大面積純林,采取多樹種造林,創造類似原始森林的生態環境。新規劃造林時,因地制宜,規劃營造多樹種配置的混交林以及免疫、抗性(目的樹種)樹種和一定比例的誘餌樹種。提倡盡量選用鄉土樹種為主,特別是在農田林網,要考慮農民接受程度和防護作用等因素。二是要在育苗時選擇生長健壯、優良,無病蟲害的種苗。三是要在栽植時避免苗木失水、損傷,保持根系完整,無病蟲害苗木栽植。四是可以合理采取林農間作,以耕代撫,間作物夏季宜選擇黃豆、花生、蔬菜等。秋季可選擇多花黑牧草、紫花苜蓿、油菜等。
二、森林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針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科學有效的開展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減少病蟲害給森林資源發展帶來的危害。如下對營林措施及病蟲害的綜合防御詳細闡述:
1.營林措施是指通過撫育伐等林業生產來破壞鼠類適宜的棲息和繁殖的生存環境及食物條件,以影響害鼠種群數量增長。這是一項基礎性的綜合治理技術,具體措施包括優化林分及樹種結構、搞好林內衛生、實現提早郁閉;提高林分的生長勢,增強森林的自控能力,以形成可持續控制鼠害的生態林分等。
2.林種結構調整抗御森林鼠害。對森林鼠害防治要以營林技術為基礎,重在預防。具體的營造林技術包括合理搭配樹種、營造針闊混交林和速生豐產林,探索林糧間作,造林前進行魚鱗坑整地,加植害鼠厭食樹種,造抗鼠樹種,主要營造云杉與水曲柳、云杉與柞樹、云杉與核桃楸混交林。
3.重點林業工程建設,必須把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納入造林規劃設計,實行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檢查驗收制度。禁止使用帶有危險性病蟲的林木種苗造林。要加強對中幼齡林的撫育管理,及時清理受病蟲感染的林木和火燒跡地受害嚴重的過火林木,及時清理采伐跡地。對因病蟲危害而進行的采伐和更新造林。要分別納入采伐限額計劃和造林更新計劃。森林、林木經營管理單位或個人。應按規定在采種、育苗、造林、撫育、采伐、運輸等環節采取預防森林病蟲害滋生和蔓延的配套措施
三、營林措施對病蟲害的防治對策
營林建設技術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是現代化林業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現代林業建設中,科學的做好病蟲害的監測工作,利用生物防治技術以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達到森林生態系統的科學化發展。如下對具體的營林措施對病蟲害的防治進行闡述:
1.建立科學的病蟲害測報制度。想要讓森林病蟲害得以有效防治,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科學的病蟲害測報制度。發生森林病蟲害時,受災單位和個人必須及時組織除治,并上報林業主管部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延誤除治時機。發生大面積爆發性或危險性森林病蟲害時,受災地區的各級人民政府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組織除治;病蟲害跨行政區域的,受災地區的人民政府應共同組成指揮機構,統一指揮除治,也可以由受災地區的共同上一級人民政府組織除治。
2.利用天敵資源進行防止。利用天敵資源進行防治其實是最為科學也最符合生態學原理的防治對策。生態系統自身是具有良好的自我調節能力的,理論上各物種間是處于動態平衡狀態,如果能夠一定程度引進或者增加有害物種的天敵,這不僅對于有害昆蟲能夠發揮很好的遏制作用,對于促進整個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也有很好的作用與效果。
3.應用推廣植物藥劑治蟲,減少化學藥劑的施用。對于有些病蟲害十分嚴重的狀況,必須使用藥劑來進行處理,盡量使用推廣植物藥劑進行治蟲,減少化學藥劑的施用,減少其對于林木可能造成的損害。目前很多推廣植物藥劑對于原始闊、針葉樹的病蟲害防治是有很有效作用的,它既能良好的控制有害昆蟲的生長,又不會對于林木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如果必須使用藥劑推廣植物藥劑應當作為首選。
4.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針對某些病蟲害十分嚴重的狀況必須使用化學農藥時在使用上一定要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除治森林病蟲害時,必須遵守有關規定,以防止環境污染,保證人畜安全,減少殺傷有益生物,提高防治效果。使用航空器施藥的地區,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或森林經營單位應事先進行調查設計,通知施藥區域內的單位和居民采取保護措施,做好地面準備工作。禁止違章施藥。
森林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每年因病蟲危害造成的林木損失約是森林火災損失的數倍,不僅給社會經濟造成嚴重損失,而且對生態環境建設影響重大。防治工作的基本就是充分利用病蟲和森林生態環境的關系。以預防為主,以營林技術為基礎,發展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蟲而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長的因素。因地制宜地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相輔相成的措施,把有害生物控制在不成災的水平。達到保護環境和促進林木速生豐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