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理滔
摘要: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得到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進行檢測監管,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確保農產品的安全,不僅僅是保證人們飲食健康、提升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國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保證。本文主要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安全監管;對策
一、引言
最近這些年,我國逐步認識到了食品安全的問題,也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來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比如說開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不僅帶動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向更加深入的方向發展,也讓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狀況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農產品的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不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的能力和水平還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才能達到新形勢的發展要求,在我國的農業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這些會造成人類健康受到危害。由此看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普遍存在的問題
1.農藥、化肥使用不規范或殘留
現在我國農戶因為缺乏安全意識和先進的種植技術,還存在著違規使用高毒、高殘留性的農藥的問題,導致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們的身體健康、經濟發展受到了制約。根據相關數據的統計,在我國,茶葉中比較容易出現氰戊菊酯殘留超標問題,蔬菜中容易出現氰戊菊酯殘留超標和有機磷類殘留超標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比較普遍的。同時,化肥的使用量也非常的驚人,據統計,我國每年使用的農藥量、化肥量在世界上占首位,已經大大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2.化學藥品濫用問題
農業的不斷發展也催生了各種化學藥品和生物藥劑的產生,這些藥品和藥劑的濫用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很多藥品和藥劑中含有激素類物質,人體通過農產品進行食用之后,會導致人體細胞的衰老和退化,還有魚類、畜禽類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問題也非常的嚴重,導致危險物品殘留在食品中,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
3.生產加工過程不規范
在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中,也非常容易造成食品的污染,一般造成食品污染的情況主要有違規使用防腐劑、激素、色素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不僅影響了農產品的品質,還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危害。近些年來在我國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蘇丹紅事件、地溝油事件等,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有很多農產品在加工的過程中因為設備、操作工藝、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農產品新的污染。
三、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的對策
1.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
首先需要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的建設和推廣工作,不斷對示范基地或者試點范圍進行全面覆蓋,形成鄉鎮、村、戶的示范網絡體系。其次加大力度建立農業標準化服務體系。可以充分利用農業技術推廣站等服務機構或者事業單位,進一步推動農業標準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和發展,以推動先進農業技術和農業標準化的建設。最后還要建立一支專業的農業標準化隊伍。培養一支掌握標準化農業知識、懂得專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技能的專業化、標準化的隊伍。
2.從農產品的源頭開始抓起
一方面,要對國家規定的工業三廢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國家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和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妥善處理和監管,以確保農業生態環境的健康。二方面,還要對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管理。可以適當的減少農藥等化學品的使用量,采取綠色、環保的方式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比如太陽能殺蟲燈、捕殺蟲害的器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還可以進行測土配方工程,向農戶發放施肥建議卡,以控制和及時掌握農藥和化肥污染的實際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三方面,可以大力開展農資用品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以確保農資用品的安全、可靠。四方面,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技術向標準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并加大執行力度,加大對農產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正確指導力度。五方面,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加快農產品適應市場的需求,適當的調整農產品的品質結構。
3.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
可以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對于那些質量合格,得到專業機構認可的農產品才可以上市出售,而對于那些不符合標準或者不合格的農村品則不允許上市銷售或流通,這就需要在農產品上市銷售之前對其進行質量安全檢測監管、檢查,另外,農業行政部門還需要不定期的對農產品進行抽檢。還可以采取農產品分級包裝上市銷售或者產地標識制度等措施,對于包裝上市銷售的農產品,必須寫明產地和生產者的信息,這樣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追溯起到一定的作用,真正做到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各個環節都可以追查。
4.建立全面的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體系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體系。國家、省、市、縣級農業主管部門需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中心,鄉鎮級的農業主管部門、大型的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零售行業分別需要建立便捷、流動的服務檢測站和速測點,以便更好的開展服務性、監督性、自律性檢測。其次檢測監管機構的資質和計量認證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使檢測的標準更加統一化、專業化,還需要對檢測的硬件設施進行改善,以提高檢測能力和準確度。
5.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法律體系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需要政府盡快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法律體系,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同時,還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將質量安全與服務相結合,大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查和執法工作,對有問題或者不合格的農產品依法進行銷毀或處理,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四、結語
要想有效的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就必須從農田到餐桌進行全過程、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以達到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農產品安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