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西良(甘肅省寧縣中醫醫院 寧縣 745200)
甘草臨床合理應用之探討
劉西良(甘肅省寧縣中醫醫院寧縣745200)
甘草為歷代醫家及現代醫務工作者臨床應用和研究的重點藥物,通過甘草的配伍應用及現代藥理研究,探討甘草的臨床應用功效和使用注意。
甘草 臨床探討
甘草為豆科甘草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主要產區分布在我國山西、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古稱“國老”“元老”,《本草綱目》將其列為百藥之首、中草藥之王,在方劑配伍中歷代醫家應用較多。因此,我們在平常診療當中應正確、合理、恰當應用甘草,與其他中藥相互配伍,使其治療效果最大化,以便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1.1補脾益氣:《本經》:“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氣,金瘡腫,解毒。”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胃經,補脾胃資化源,如四君子湯、炙甘草甘溫益氣、補脾調味。臨床的配伍方面比如甘草多配伍人參、白術、茯苓等補氣健脾藥同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含甘草甜素、甘草黃酮甙、甘草甙元天冬酰胺、甘露醇等,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1]。姬曉靈等[2]復制3種實驗性胃潰瘍動物模型,觀察甘草酸秘能使胃液量、胃酸濃度、胃黏膜損傷指數減少(或降低);由此表明甘草酸秘對實驗性胃潰瘍有一定療效,它的作用機制可能和改善胃黏膜微循環、抑制胃酸分泌有關:抑制胃液、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細胞的己糖胺成分,促進消化道上皮細胞再生;保護胃黏膜使之不受損害;直接在胃內稀釋胃酸降低胃液酸度;刺激胃黏膜上皮細胞合成與釋放有黏膜保護作用的內源性前列腺素。
1.2清熱解毒:孫思邈云:“有人中烏頭、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它的解毒作用包括:解食物中毒或火邪熱毒與其他藥物兩方面。《本草蒙荃》用甘草與黑豆煮汁服,治飲饌、砒中毒。臨床中常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等消癰解毒,治療熱毒瘡瘍。搭配桔梗則消腫利咽,治療咽喉腫痛。食物、藥物、農藥中毒,可單用本品煎湯服。或與綠豆同用以加強療效。藥理的研究結果表明[3~5]甘草具有抗病毒、抗菌、抗變態反應、抗炎的作用,其作用機制主要是葡萄糖醛酸的結合解毒作用,甘草次酸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及甘草甜素的吸附作用等,從而通過肝臟的解毒、腸道的吸附、最后由小便排到體外。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肝病、改善肝功能異常就是基于這一機理。
1.3祛痰止咳:甘草能夠止咳祛痰,臨床中常隨其配伍的不同而治療多種咳喘之證。《金匱要略》之甘草干姜湯,用炙甘草四兩、炮干姜二兩以溫肺復氣、益氣助陽,治咳吐涎沫。藥理研究方面,劉平[4]運用多種實驗方法對芍藥甘草湯進行實驗,表明甘草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咳嗽作用,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良好的抗炎作用。
1.4緩急止痛:《傷寒論》之小建中湯配芍藥、桂枝、飴糖等,治脾胃虛寒、脘腹攣急作痛。本地農村群眾一直用甘草熬汁口服治療急性腸痙攣。至今仍在廣泛應用。藥理研究方面,FM100對離體豚鼠腸管有明顯抑制作用。FM100和異甘草素等黃酮類化合物對乙酰膽堿、氯化鋇、組胺引起的腸管痙攣性收縮有顯著解痙作用。1.5調和諸藥:甘草可以緩和烈性或者減輕毒副作用,又能調和脾胃,常被用于藥性峻猛的方劑之中。藥理研究結果表明甘草有降血脂、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濕盛脹滿、浮腫者不宜用。《本草正》云:“(甘草)……惟中滿者勿加,恐其作脹;速下者勿入,恐其緩功,不可不知也。”故濕盛而胸腹脹滿及嘔吐者忌服。久服較大劑量甘草可引起浮腫。研究發現,甘草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對多種動物均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能促進鈉、水潴留,排鉀增加。長期服用大量甘草及其制劑,可能引起高血壓、低血鉀、浮腫、高血糖、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6]。現代研究發現,傳統認為甘草反大戟、海藻、芫花、甘遂,有一定的實驗依據,但是也有學者及實驗證明其相反并不存在絕對禁忌。臨床使用時應持審慎態度。
筆者通過近二十余年的臨床觀察、體會及反復查閱古代文獻,認為甘草無論是古代、現代醫療機構還是民間,古方、驗方及衍生出的現代制劑,應用均非常廣泛,療效顯著。這就要求我們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在臨床配伍中靈活掌握、密切觀察,應持嚴謹的治學態度,既要繼承古方,同時也不拘泥于古方,大膽創新,才能使中醫中藥有大的發展,從而使中醫藥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及服務當地經濟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
[1]汲晨鋒.甘草多糖的化學與藥理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4,20(5):515-518.
[2]姬曉靈,蔣袁絮,等.甘草酸秘抗實驗性胃潰瘍作用及機制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4):1429.
[3]劉青云.中藥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4]劉平.芍藥甘草湯止咳平喘和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海南醫學,2008,19(1):110-112.
[5]李儀奎.中藥藥理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98.
[6]王芳,蘇耀海.甘草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02,13(5):303-304.
Clincal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licorice
Liu Xiliang(Ning county TCM hospital,Gansu province 745200)
licorice in past dynasties and modern medical staf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focus of drugs,through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licorice and modern pharmacology study,licorice explore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the use of attention. Reasonable clinical application.Achiev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Licorice Clinical study
R285.6
B
1672-8351(2016)09-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