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要聞
推行綠色制造,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大趨勢,更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經之路和實現制造強國的內在要求。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國制造2025》也明確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的基本方針和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又發布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進一步對“十三五”時期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作了明確部署,提出要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可見,綠色發展已成為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著力點之一,為今后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使綠色制造成為紡織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2016年8月13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主辦,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承辦的“紡織行業創建綠色工廠交流研討會”在廣東佛山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顧問楊東輝、副秘書長孫淮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陳立輝、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處長楊尚寶和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鋒等有關領導、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為了更好地在“十三五”推進紡織行業綠色發展,加強對企業節能減排專業技術的指導與服務,中紡聯環資委與工信部電子五所就今后創建紡織行業綠色制造服務平臺、綠色產業發展培訓基地和綠色工廠試點示范等合作事宜簽署了《綠色制造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以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為紡織行業綠色工廠創建試點單位。
紡織行業作為中國綠色制造發展的先行者,不僅綠色發展理念領先,而且行動迅速,效果顯著。會上,中紡聯環資委創新的提出了綠色工廠應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五化”評價原則來進行創建。其中廠房集約化主要體現在廠區建筑和設施合理布局上,盡量采用廠房多層設計、污水處理廠立體設計等方式,設計布局合理,工廠建筑達到綠色建筑要求(節材、節能、節水、資源循環)以及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值應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原料無害化體現在包括建筑、場地、污水處理設施、站房等所需的材料,充分考慮其環境影響值、是否可再生、壽命、無毒無害等因素;生產潔凈化主要體現在綠色采購、清潔生產以及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裝備,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廢物資源化主要體現在清潔能源的使用、主要用能設備實現三級計量管理、能源節約及高效利用以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符合國家、行業或地方限額要求,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單位產值碳排放量在同行業處于先進水平等;能源低碳化主要體現在高濃度、低濃度廢水分質處理,分質回用,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優于地方或行業標準要求,廢水回用率達到40%以上。從無組織排放到有組織排放,再到治理措施,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要求;廢氣余熱回收、油脂回收等。邊角廢料、包裝材料、化學品(PVA漿料、絲光淡堿)等的回收利用以及采用污泥減量化工藝,進行無害化處置,盡可能地進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對中紡聯環資委與工信部電子五所展開的綠色合作以及彩輝公司創建綠色工廠試點給予了高度贊揚。他表示:“作為世界紡織大國,我國纖維加工量占世界50%以上,出口額達到世界1/3,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污染,與國家倡導的生態文明理念還有一定差距。國家將綠色發展作為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著力點之一,不僅為紡織行業今后的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將是紡織行業‘十三五’發展的重點。因此落實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制造,對紡織行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意義深遠。”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副司長高寧表示:“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制造業,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密切相關。未來五年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五年。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希望紡織行業能夠成為綠色制造的示范行業,著力解決行業內部的資源環境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帶動作用。
“十三五”期間,紡織工業將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等政策文件中綠色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在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意識的同時,加快實施生產過程綠色化改造,真正肩負起紡織產業鏈上的生產企業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即將出臺的《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還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和“四大重點工程”來進行攻關,構筑綠色紡織藍圖。六大重點任務分別為:一是提升科技創新水平;二是全面推進品牌建設;三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四是優化產業區域布局;五是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六是建設多層次人才體系。四大重點工程分別為:智能制造重點工程、紡織新材料重點工程、生態文明重點工程,以及質量和品牌重點工程。
作為紡織行業首家綠色工廠創建試點單位,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將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分類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工廠建成后,將作為針織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和培訓基地,并為新技術提供測試、升級、改造等實驗場地,定期開展技術示范交流活動。彩輝紡織建于2001年,主要以針織高檔布料的加工、絲光、染色后整理為主,絲光棉后整理年產能達1萬多噸。多年來,公司始終以節能減排、低碳生產經營為目標,所生產產品達到了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某些指標甚至更好(甲醛0含量等),先后通過了ISO 90001、ISO 14001和OHSAS 28001認證,并獲得Oeko-Tex Standard 100第一類產品的認證,走在了行業綠色發展的前列。
“此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樹立了新的典范,更全方面、多角度的構筑了紡織綠色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必將在全行業掀起‘綠色風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顧問楊東輝表示,綠色發展是實現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今后環資委將繼續以“百萬義診”、“生態文明萬里行”等活動為抓手,加速行業綠色轉型。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陳立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環資委常務副主任孫淮濱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晧分別圍繞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速提升綠色制造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及綠色發展重點方向以及紡織行業創建綠色工廠的產業基礎和評價原則進行了發言。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處長楊尚寶、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項目官員陳蓉、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總監任文偉和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綠色建筑所所長許遠超還圍繞如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和建設綠色工廠,借力供給側改革,以“三品”戰略和綠色發展戰略為契機,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近日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的2016中國生態紡織環保科技年會上,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環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保生透露,《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預計在2016年年內發布。
“紡織印染廢氣排放較為隱蔽,較難監管。由于國家缺乏專門的、針對性的標準,紡織業廢氣處理和監測技術仍處于空白階段。”王保生表示,目前國家正組織專家編制《標準》,他本人也參與了制訂工作,已先后調研了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山東等地幾百家企業。“為達到即將出臺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企業必須從設備改進和技術升級切入,提高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紡織業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王保生認為,這將勢必提高紡織印染企業的環保投入成本,行業企業將進入新一輪洗牌。
首先,高溫定型機降耗潛力巨大。據了解,工業源VOCs排放涉及的行業眾多,目前缺乏權威認可的排放清單,其中印染是工業源中的重點行業之一。印染行業能耗大,污染重。印染行業氣態污染物往往是以高溫氣體混合物的形式排放,業內公認的廢氣排放源是高溫定型機。高溫定型機排放的廢氣具有高溫(120~170℃)、高污染(成分復雜)的特性,且在紡織印染工業中排放的廢氣占比較大。有統計表明,作為高耗能工序,烘燥過程的國內能源利用率約為40%~50%(定型機能耗約35%),而國外先進水平達70%,因此,定型機節能降耗方面也大有潛力可挖。據介紹,2008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印染行業準入條件》中就明確規定,定型(拉幅烘燥)設備要具有溫度、濕度等主要工藝參數在線測控裝置,具有廢氣凈化和余熱回收裝置,箱體外層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
“印染行業排放的VOCs污染物種類和組成繁雜,對其成分似乎無人詳細研究,但含有酸性氣體、普通有機物和惡臭氣體等是肯定的。”王保生表示,定型機尾氣治理是印染行業工業氣體污染物治理的關鍵,這已經成為共識。在這次《標準》制訂中,就增加了有關VOCs指標。王保生還透露,印染廠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特別是在污水處理的前端工藝,有很多惡臭氣體排放,會影響周圍環境,給周邊居民帶來危害。因此,在這次《標準》制訂中也增加了相關指標。
其次,廢氣治理技術研發亟需加強。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國家層面還將出臺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現在的政策只是“開場白”,國家的一系列環保政策“組合拳”,無疑將推動印染行業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的深入發展。“不過,目前來看,有一件事情還沒人做,企業也不愿獨立去做,建議政府或行業,對印染工業廢氣成分和含量進行公共項目的專題研究,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采用最恰當的印染廢氣治理技術。”王保生認為,面對即將發布的《標準》,亟需加強廢氣治理相關技術的研發儲備和評價推廣工作。
目前,一些省份已出臺了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標準。比較嚴格的地方標準當屬浙江省的《紡織染整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除了要求生產設施應采取合理的措施、不得稀釋排放以外,還對無組織排放控制以及大氣污染控制設備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據了解,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相關專家,經過多年研發與實驗,已經設計制造出一種智能型的定型機廢氣余熱回收及處理系統,并成功應用于廣東互太印染等大型企業。“通常情況下,定型機廢氣被直接排放,即廢氣當中所含的熱量被白白排放到大氣中,但通過這一系統的熱交換裝置,將高溫廢氣中的熱量轉換為熱水回收利用,可產生可觀的經濟價值。”王保生透露,從企業目前實際運行的情況來看,平均一套40多萬元的系統,每月可回收約4.4萬元,扣除設備運行費用7 442元/月,在沒有算上廢油回收的情況下,一年多即可收回設備成本。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制造成本增高等因素影響,紡織鞋服企業如何在寒冬中涅槃成為焦點。一段時間來,泉州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強化政企聯動,加大政策幫扶,積極引導紡織鞋服企業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以供給側改革為抓手提技術、增效率、拓市場、促營銷,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品質,實現有效供給。其中以九牧王、特步、杰米熊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企業帶來的發展變化尤為明顯。
(1)九牧王由外部訂貨安排生產轉變為“推動式生產銷售”
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發區企業著力于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加大研發投入,提高企業科研人員積極性,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就以良好的技術改造方式、先進的精益生產模式,助推企業加快發展。九牧王的技術改造包括針對工序的技術改造與針對流水線的改造,譬如,在西褲工序的改造上,目前已實現重點步驟采用自動化設備操作,裁剪部分手工的操作已全面被自動裁剪機所取代。這類技術改造大大減少員工的操作量,不僅提高效率,也可以確保產品質量。
在商業模式上,九牧王最大的變化是由主要根據外部的訂貨來安排生產,轉變為推動式生產銷售。也就是說,先把產品設定好、成立好,公司將其主動推往市場,讓市場去認同和了解該產品。這種引導市場潮流的模式,以往只有國際大品牌有能力做。此外,九牧王確立了多品牌運作模式,設立25~30歲年齡段的專門品牌,滿足更多不同類型人群的需求。2016年初,九牧王攜手韓都衣舍打造韓風時尚商務休閑男裝品牌ROR,并在天貓旗艦店開店。業內人士表示,韓都衣舍和九牧王在中國服裝行業內各領風騷,一家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時尚品牌運營集團,穩居互聯網服飾品牌第一;一家是中國領先的商務休閑男裝品牌,在同品類排名中數度登頂。因此,ROR背后擁有傳統與互聯網的雙重力量為其保駕護航,相信很快就會在業界嶄露頭角。
(2)特步推動渠道變革從批發轉向品牌+零售
與商超巨頭等優勢渠道的“強強聯手”,也成為企業征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2015年開始,特步集團推動渠道變革,從批發轉向品牌+零售,開啟了與“萬達”和“大潤發”等商超巨頭的戰略聯盟。此外,2015年特步與順豐速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物流配送及倉儲設施,緊接著又與天貓簽訂戰略協議,在新品首發、O2O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這也代表著“線上、線下”兩步走的戰略為紡織鞋服企業發展注入蓬勃的動力。特步一邊加快“智造”轉型,一邊在線下增設體驗店,線上開拓電商市場,推動鞋業與服裝產業聯手發展,為2016年的繼續保持增長奠定了基礎。
2016年2月,特步旗下的時尚女鞋品牌迪朵“DIDUO”在福州萬達又一新店開業,這家品牌定位為輕奢時尚的女鞋公司,其開店策略與特步宣布的2016年主攻二、三線城市的戰略相吻合,并與特步2015年進行渠道變革,推行“品牌+零售”的商超聯盟戰略有關。早在2013年,泉州不少體育品牌紛紛休閑運動化時,特步就進軍時裝女鞋這一個細分市場,跨界推出了時尚女鞋品牌迪朵“DIDUO”。下一步特步會繼續實施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的“3+”戰略,即“產品+”、“體育+”和“互聯網+”,積極擴大渠道對接消費端需求。
(3)杰米熊:設立研發創新優勝劣汰機制應對市場變幻
新常態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成為許多企業的發展方向。開發區企業積極以品牌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模式創新等業態創新對接市場需求。泉州盛克鞋服有限公司旗下的童裝品牌“杰米熊”創立于2004年,作為一家集生產、開發、營銷為一體的童裝品牌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公司將發展的目光重點投向研發創新所帶來的效益,以應對愈加多元“刁鉆”的市場需求。公司在相關部門里實行優勝劣汰的競爭制度,鼓勵設計師節省成本,提升產品的中標率。如果一個設計師在成本控制上未達到公司標準,或者所設計的產品中標率達不到公司規定的比例,可能就會因不符合公司發展的要求而被淘汰,以此來鞭策研發團隊把更好的產品推進市場。
在營銷方面,企業通過總部對各代理商、終端店鋪進行統籌指導。2016年公司總部多次把全國范圍內的門店負責人集中到湖北,請專人傳授銷售技巧,并讓這些負責人到優秀門店里學習他們是如何提升業績的,以此相互鼓勵,相互學習。此外,公司組建了專門的電子商務部門,由50余人組成實力團隊,在京東、天貓和唯品會上設旗艦店,這也是快速分銷的一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