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工程大學信息工程系 劉廣斌
基于智能水滴算法的戰術互聯網路由協議研究
武警工程大學信息工程系 劉廣斌
路由協議是當今戰術互聯網研究的重點環節,必須具備適應戰場環境下拓撲結構變化快,數據延遲低,吞吐量高,收斂迅速的特點。針對戰場環境的新特點,提出一種基于智能水滴(Intelligent Water Drops,IWD)算法的戰術互聯網路由協議。該協議集成了智能水滴算法的收斂速度快、抗毀性能強、開銷小等優勢,通過實驗仿真對比驗證了該算法在戰術互聯網中的有較好的適應性,提高了野戰環境下數據傳輸速率,降低了消息時延。
戰術互聯網;智能水滴算法;路由協議
戰術互聯網部署快速,無需基礎網絡設施的支持;結構靈活,能滿足戰術行動中的層級指揮要求;拓撲結構變化迅速,支持戰場網絡節點的高速移動和不規則運動;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支持各通信子系統能互聯互通,隨時隨地接入、退出網絡;可維持較強的魯棒性,當部分鏈路出現故障或者中斷時,整個網絡仍處于通達的狀態,具有較強的抗毀能力[1,2]。
本文將智能水滴算法應用于戰術互聯網路由協議,彌補了路由協議的不足,能更充分適應現代戰場變化。
智能水滴算法是群智能算法(Swarm Intelligence,SI)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模擬了自然界中河水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理想情況下,重力促使水滴總是沿著直線到達目的地,而水滴選擇的途徑亦是到達目的地的最短路徑。現實情況下,各種不同的阻礙迫使水滴在移動過程中迂回曲折,但其始終接近理想狀況。
水滴與泥土的關系滿足三個規則:(1)流速快的水滴攜帶更多泥土;(2)水滴在泥土較少的路徑比泥土較多的路徑獲得更多的速度增量;(3)水滴更傾向于選擇泥土較少的路徑前進。進而抽象出兩個屬性:一是水滴在移動過程中攜帶的泥土量(Soil),二是水滴的速度(Velocity)。


當水滴從位置i移動到j時,其攜帶的泥土增量:

泥土增量非線性反比于時間time(i,j),我們可用下列等式表示:

IWD從位置i運動到j的時間與位置i到j的距離成正比,與其自身運動速度成反比。

下面我們使用反向啟發式函數HUD(Heuristie undesirability)來代替位置i到j的距離。HUD(i,j)表示IWD拒絕從位置i移動到j的程度。
IWD另一個規則是存在多條路徑供選擇時,更傾向于泥土量更少的路徑。以p(i,j)表示IWD在位置i選擇位置j作為下一位置的概率,反比于路徑中的泥土量。

一種可能的表達式如下:


函數min用來得到當前位置與所有可能的下一個位置之間的泥土量的最小值[3,4]。
2.1網絡建模
戰術環境限制了節點發射功率,因此必須借助多跳方式完成網絡覆蓋。戰術互聯網模型采用圓和直線構成。圓作為節點路由,直線為兩個路由之間存在通達的數據鏈路。為確保智能水滴算法適應戰場變化,使用節點跳數和信號強度作為選路條件。信號強度人為劃分為四級:優良中差,分別用數字4,3,2,1表示,等級1代表兩節點間信號強度不足以支撐最低通信要求。相鄰節點正常通信路由跳數為1,經過一跳到達為2,以此類推。
2.2仿真與性能分析
仿真環境:Windows 7系統,OPNET Modeler 14.5。網絡仿真中參數配置如下:
(1)網絡環境:1000m×1000m,終端個數為100個,節點位置隨機分布;
(2)分別建立OLSR、AODV、IWD模型,測試在高(30m/ s)、中(10m/s)、低(5m/s)速下,三種模型的平均端到端時延、吞吐量和協議開銷。
智能水滴算法路由協議在起始時刻弱于OLSR協議,隨著時間增加,平均端到端時延迅速降低,并保持在一個較低水平;隨著節點移動速度增加,智能水滴算法能迅速適應節點移動速度變化,其平均時延優于OLSR協議與AODV協議,通過仿真,驗證了智能水滴算法在戰場環境中的低時延效果。
網絡吞吐量等于單位時間內所有節點成功接收數據的比特數,其直接反應了網絡的數據承載能力。通過仿真,AODV算法對速度適應性明顯好于OLSR算法,而智能水滴算法憑借其IWD對鏈路狀態的快速確認和迅速收斂,使得吞吐量在拓撲結構發生變化時仍舊保持較高的吞吐量。
節點平均代價=(建立和確認包數目)/(發送總數據包數目)。通過統計每個節點平均代價,在網絡不斷抖動的情況下,智能水滴路由算法一直保持較低水平且比較穩定,確保了用于建立和維護路由尋址的數據包在最少的狀態。由于智能水滴存在多條路徑,HUD值保證了充足的路由冗余,使其在最優路徑不通的情況下,不必重新建立新的路由,降低了節點代價。
本文通過對戰術互聯網的現狀及其特點進行分析,提出一種基于智能水滴算法的戰術互聯網路由協議,其能將戰場環境的劣勢變為優勢,充分適應戰術互聯網的規律。通過仿真對比現今MANET中常用的兩種路由協議與智能水滴路由算法的各項技術指標發現:本算法能快速適應戰場動態網絡的變化,收斂迅速,網絡開銷較小,同時支持冗余路由,魯棒性好,在戰術互聯網中有較強的應用潛力。
[1]閻瑾.美軍戰術互聯網體系架構研究[J].通信技術,2011.9(44):105-107.
[2]Fossa.C,Ward.D.Tactical Network Integration Test Framework[J].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7-10Nov.2011:2158-2163.
[3]鄭偉明.OLSR路由協議研究及仿真[J].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5.
[4]朱金華,于寧寧.無線自組織網絡AODV路由協議研究[J].微計算機信息,2007,18: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