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邗江中學(225009)
張新中 ●
?
化學反應與能量考點聚焦
江蘇省邗江中學(225009)
張新中 ●
考點一 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考點解讀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的斷裂和新化學鍵的形成,前者需要吸收能量,后者需要放出能量,兩者的差即為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例1 已知反應X+Y=M+N為吸熱反應,對這個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
B.因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一定要加熱反應才能進行
C.破壞反應物中的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學鍵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總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總能量
解析 吸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但不一定X的能量小于M或Y的能量小于N,故A錯誤、D正確;若從化合價角度分析,吸熱反應中舊鍵斷裂時吸收能量多,新鍵形成時放出能量小,故C錯誤;吸熱反應不一定需要加熱,B錯誤. 答案:D
點評 反應中的能量變化與是否需要條件無關,即放熱反應可能需要條件,吸熱反應可能不需要條件,故本題易錯點是因概念不清而錯選B.
練一練 1.下列對化學反應的認識錯誤的是( ).
A.會引起化學鍵的變化 B.會產生新的物質
C.必然引起物質狀態的變化
D.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考點二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考點解讀 常見放熱反應有:①大多數化合反應,②所有的燃燒反應,③酸堿中和反應,④金屬與酸的反應,⑤鋁熱反應.吸熱反應有:①大多數分解反應,②晶體Ba(OH)2·8H2O與NH4Cl,③以H2、CO、C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2.下列變化中屬于吸熱反應的是____.
①液態水汽化; ②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 ③苛性鈉固體溶于水;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⑤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 ⑥干冰升華.
解析 吸熱過程或放熱過程與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不同:水汽化、苛性鈉固體溶于水、干冰升華都是物理變化,不屬于吸熱反應;CuSO4·5H2O受熱分解生成CuSO4和H2O,氯酸鉀分解制氧氣,都需要吸收熱量,屬于吸熱反應;生石灰跟水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②④
點評 判斷時要注意物質的物理變化的熱量變化不屬于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范疇.
練一練 2.把下列物質分別加入裝有水的錐形瓶里,立即塞緊帶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內預先裝有少量水(為使水容易觀察,預先染成紅色),如圖所示,結果U形管左邊液面升高,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NaOH固體 B.濃H2SO4
C.NH4NO3晶體 D.Na2O2固體
考點三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考點解讀 原電池中,負極材料一般是活潑的金屬,反應中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材料一般是不活潑的金屬或導電的非金屬,反應中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
例3 將銀片和銅片用導線相連后,一起浸入AgNO3溶液中,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銅片質量增大,銀片質量減輕
B.形成原電池,銅為正極,銀為負極
C.電子是自銀片通過外電路導線流向銅片
D.銅極處發生氧還反應,銀極表面發生還原反應
點評 解答此題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明確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及判斷正、負極的方法;②會書寫簡單的電極方程式.
練一練 3.如圖所示的裝置中,M為活動性順序位于氫之前的金屬,N為石墨棒,關于此裝置的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
A.N上有氣體放出
B.M為負極,N為正極
C.是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D.導線中有電流通過,電流方向是由M到N
考點四 化學電源
考點解讀 化學電源有一次電池、二次電池、燃料電池等,其實質是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A.電子通過外電路從b極流向a極
B.b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C.每轉移0.1 mol電子,消耗1.12 L的H2
D.H+由a極通過固體酸電解質傳遞到b極
點評 化學電池主要考查電極的判斷、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子或電流的流向、離子的流向、溶液的酸堿性的判斷等內容,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掌握原電池的有關知識.
練一練 4.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鋰水電池,可作為魚雷和潛艇的儲備電源.該電池以金屬鋰和鋼板為電極材料,以LiOH為電解質,使用時加入水即可放電.關于該電池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既是氧化劑又是溶劑
B.放電時正極上有氫氣生成
C.放電時OH-向正極移動
考點五 化學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考點解讀 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單位時間內反應濃度的減少或生成物濃度的增加來表示.計算公式為:υ=Δc/Δt.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固體表面積,使用催化劑都會使反應速率增大.
A.υ(O2)=0.001mol·L-1·s-1
B.υ(NO)=0.008mol·L-1·s-1
C.υ(H2O)=0.003mol·L-1·s-1
D.υ(NH3)=0.002 mol·L-1·s-1
解析 由題意得,υ(NO)= =0.002mol·L-1·s-1,再根據各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它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υ(O2)= υ(NO)=0.0025mol·L-1·s-1,υ(H2O)= υ(NO)=0.003mol·L-1·s-1,υ(NH3)=υ(NO)=0.002mol·L-1·s-1.答案:C、D
點評 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一般用“三段式”法:①確定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②確定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變化量;③確定反應終了時各物質的量;④計算反應速率. 要注意單位之間的換算及各物質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
練一練 5.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不能使氫氣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加熱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濃硫酸
C.增大稀硫酸的用量
D.不用鐵片,改用鐵粉考點六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考點六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考點解讀 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不再改變時,該反應即達到平衡狀態.故化學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判斷方法有:①從反應速率判斷:υ正=υ逆;②從混合氣體中氣體的體積分數或物質的量濃度不變判斷.
A.C的生成速率 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單位時間生成nmolA,同時生成3nmolB
C.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D.A、B、C的分子數比為1︰3︰2
解析 A、C為“等”和“定”的特征,可以說明反應已達平衡;B中方向一致,不是相反,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D中不能確定各物質的百分含量是否一定,也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答案:A、C
點評 判斷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主要以“等”和“定”來判斷,在應用時,要看反應前后這些量是否由“變化到不變化”,如是,則可判斷,如不是,則不能判斷.
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 H2的同時生成nmol I2
B.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2個H-I鍵斷裂
C.2υ(HI)正=υ(H2)逆
D.T、V一定時,某生成物濃度不再變化
參考答案 1.C 2.C 3.D 4.C 5.B、C 6.B
G632
B
1008-0333(2016)22-00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