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作為日本文化的特色之一,“物語”相當于中文里的故事或傳奇,用英文的替代就是narrative或是legend。
而日本人靠著他們的獨特性格,“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使得其專愛與追根究底,一些旁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物,在日本卻成了一種學問。
劍道、柔道、花道、茶道,自成一道,有組織有系統有章法;而“道”的外在,則是你我所熟知的物語了。
會動的小說
就表現形式來說,《化物語》與其說是部動畫,倒不如說它是部“會動的小說”來得更為貼切。大量的文字旁白背景、冗長的人物對話都有別于一般的動畫作品,這也讓不少人在初看后便選擇了觀而卻步。作為一部作品的“中心思想”,《化物語》也沒有積極向上的樂觀主題,也沒有波瀾壯闊的人性光輝。這一切似乎都在驗證著《化物語》是一部奇差無比的作品!
但其實恰恰相反,正如很多名著在我們初看之時都會感到一些無聊甚至是枯燥;《化物語》也有著類似的情況。按我個人的感觀來說,《化物語》是一部需要認真觀看的作品,片中很多地方是需要你細細品味才能感受到劇情波動的。包括背景文字、日常對話、停頓畫面都涵蓋了監督的大量心思在里面。
少女與怪異
《化物語》以21世紀初的日本某鄉鎮為舞臺,描繪了一名高中生“阿良良木歷”(男主角)與少女們遇到許多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怪物的故事。主要流程就是發生在身邊的怪異事件→尋找引發怪異的原因→解密→克服怪異;其中或伴隨著一些戰斗與喜劇、戀愛的日常劇情。小說每進入到一個新的章節就會有一位遇到妖怪的少女登場。副標題由少女的名字與妖怪的名字的組合而成。例如于第一話登場的“戰場原黑儀”的“黑儀(ひたぎ)”與“重蟹(クラブ)”組合而成的《黑儀·重蟹(ひたぎクラブ)》
花澤香菜的戀愛サーキュレーション(戀愛循環)
這首歌本身已經成為“二次元歌曲”中的經典,我這里也不再復述它是如何傳奇,只是想讓沒有聽過的朋友們嘗試一下,因為……真的很好聽!
新房昭之的藝術
《化物語》之所以得到如此多的好評,監督新房昭之的功勞絕對首屈一指,從《絕望老師》開始,新房的“幻燈片”畫風就形成了一種濃濃的個人標簽,到《化物語》中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獨一無二的色調、分鏡、背景以及亂入都讓作品的展現形式達到了“藝術”級別……
戰場原黑儀的表白(內有劇透)
在這里,我要引入一下片中的一段表白,此劇情發生在《化物語》TV版第12集,背景是女主角戰場原黑儀在經歷過“重蟹”的怪異事件之后所發生的事情。本集大量的對話與畫面都出現在一部轎車上,看似毫無意義的對話卻為后續女主角的表白做了很多鋪墊:“這些就是我擁有的一切了,能夠輔導你學習,可愛的后輩和嚴肅無趣的父親,以及這片星空,我所擁有的就只有這么些東西。我能夠給予阿良良木君(男主角)的就只有這么些東西。”
這是一個經歷過家暴以及體重被怪異所奪去過的女子所作出的坦白與表白……它很不可愛,卻足夠真誠。很多人都遭遇過童年不幸,也許很多人至今都未從往日的陰影中走出來;如果未來的生命中有那么一個嘗試幫助并耐心開導你的人出現……你也一定會像戰場原黑儀一樣:從一個內心封閉的毒舌少女,化身為一只敞開心扉的溫柔“巨蟹”。
后記
《化物語》說的是一個個的怪異奇談,骨子里講的卻是社會上每一種病態人群的真實寫照?;他們曾經積極、樂觀、開朗,卻因為種種原因變得消極、悲觀、抑郁。這種改變很可怕,卻又很常見,常見到我們都把這種病態的現象視為“日常”。當你已經很久沒有向一個人徹頭徹尾地傾訴自己的一切,當你已經很久沒有得到一個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如果你想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