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之下,我國數字化出版得到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的出版企業逐漸意識到數字化出版帶來的機遇,紛紛加強傳統出版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我國的傳統出版企業的數字化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著不少的問題。文章分析了我國傳統出版企業的轉型案例和模式,為我國傳統出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傳統出版企業;數字化;轉型;商業模式
【作者單位】孟貴珍,山東女子學院。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之下,我國數字化出版得到不斷發展。我國傳統的出版企業逐漸意識到數字化出版帶來的機遇,紛紛加強傳統出版與數字化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融合。我國的傳統出版企業的數字化出版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不少問題。文章分析了我國傳統出版企業的轉型案例和模式,為我國傳統出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一、找到自身特色打造數字品牌,選準角色明確轉型目標
在數字出版領域,參與競爭的不僅有傳統出版企業,還有從事計算機技術的企業,以及移動運營商等。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出版企業如果沒有明確的定位以及知名的數字產品品牌,就難以在數字出版中脫穎而出。數字出版有著廣泛的內涵和外延,眾多傳統出版企業不可能涉足數字出版的每個環節和領域,事實上也無須嘗試每個領域。出版社可以借鑒其他出版社的成功經驗,但不宜模仿跟風。傳統出版企業轉型過程中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根據自身的業務特點、出版資源,找準目標讀者,進而明確數字化轉型目標,做到差異化競爭。這樣即使是規模非常小的出版企業也能做到特色化經營,進而不斷發展壯大。
當下成功轉型的傳統出版企業都通過找到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充分挖掘利用原有的資源和業務優勢,避開自己的弱勢領域,選擇自身最有優勢的方向發展數字出版。例如,人民出版社的數字化發展轉型經驗非常值得出版同仁借鑒。人民出版社在傳統出版領域是一家以出版馬列經典圖書、黨政文獻為主的政治類出版社,出版資源高度專業化,業務模式比較單一,同時讀者群體也有極大的局限性。這一類型的出版社進行數字出版轉型似乎有很大困難,但是,人民出版社在數字出版領域取得了很好的發展。人民出版社數字出版團隊在全面分析了本單位的資源優勢和業務特點后,借鑒了其他出版單位的數字出版發展經驗后,將自身數字出版方向定位為“黨的喉舌”,通過數字出版創新思想理論傳播方式。在這一方向的指導下,人民出版社除了出版常規的數字期刊、電子書,還重點建設了“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數據庫”“中國理論網”等。同時,順應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人民出版社開發推出黨員在線學習平臺——“黨員小書包”APP。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移動閱讀、互動交流、在線教育和精準考評的綜合平臺,為各級黨組織的黨建工作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黨員小書包”可以稱得上是人民出版社在數字化出版中的一個亮點,充分展現了人民出版社的內容特色和核心競爭力,可以說是傳統出版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的成功案例。再如,上海譯文出版社在數字化出版轉型探索中,一直將自身角色定位為“做有專業價值的內容提供商”。譯文出版社很早便與電商合作開發電子詞典、電子書,將自身的優勢資源——詞典進行數字化。目前,譯文出版社在當當、京東和亞馬遜中國上線銷售的電子書品種多達300個,銷量排名相當靠前。與此同時,譯文出版社還斥資建設了集電子商務、數字產品和自媒體三大功能于一體的自平臺,為讀者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閱讀服務。
二、傳統出版+數字企業,聯手整合優質資源創新服務
出版的核心是將好的內容資源整合在一起,再通過最優的形式給用戶人性化的、貼心的體驗。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傳統的出版企業不僅是一個內容提供商,更是一個服務提供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服務提供商的角色更為重要。傳統出版企業擁有優質的內容資源,在其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較大難題就是缺乏相應的數字化技術、相關的互聯網人才以及互聯網思維;而有些傳統出版單位可能具備了一定的數字化技術能力,擁有自身的數字化產品,但因其互聯網思維、創新能力的欠缺,可能不能很好地成為一個服務提供商。事實上,這是一個協作、分享的時代,傳統出版企業以及數字企業可以在各自的領域探索最優的信息組合,以合作的形式實現共贏。
在傳統出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內容商和技術商的深度融合發展已經有諸多成功的合作實例,在傳統教育出版領域中較為常見。譬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2015年年底,雙方簽署了戰略協議。2016年,雙方共同投資成立了北京京師訊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希望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的教輔、教材內容以及銷售渠道、品牌與科大訊飛的人才、技術和銷售渠道進行合并,而科大訊飛在基礎教育的數字教育中有重要布局,雙方將有效整合人才、技術、資源和資金,重點開拓基礎教育的數字化教育資源。事實上,數字出版企業與傳統出版機構進行合作,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例如,廣西英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聯合打造了藥師在線教育平臺,這一平臺使雙方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基于這一平臺,英騰教育公司還在北京成立了研發中心,為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學習體驗。毋庸置疑,把傳統出版企業的優勢與互聯網企業的優勢結合在一起,更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用戶,同時,傳統出版企業也能夠從數字技術企業中獲取更多的創新能力,成功實現轉型。
三、探索多元盈利模式,布局出版產業鏈,打造全媒體出版模式
數字化轉型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數字產品能否盈利。當下,傳統出版企業在轉型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盈利模式單一,數字產品難以盈利。要打破這一困境,成功轉型,出版企業就必須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出版企業要盈利最基本的是要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產品的形態多樣化,能夠滿足更多讀者的不同需求。而事實上,在媒介融合時代,全媒體出版集多種媒介優勢于一體,將數字出版與傳統出版充分融合,打通數字出版的產業鏈條,讓出版商、內容運營商、技術運營商和電信運營商都能參與其中,發揮各自優勢,優化配置資源,拓寬了出版渠道,滿足了更多讀者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在當下傳統出版領域中,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和數字技術企業,開始聯合構建出版產業鏈,探索多元化的商業模式。例如,一些專業出版社和教育出版社,紛紛進軍在線教育領域,成功搭建了自身的慕課平臺,開發出基于自身優勢內容資源的慕課課程;一些文藝社、少兒社則結合自身優勢,往動漫、網絡游戲等方向拓展產業鏈。
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為例,其布局的出版產業鏈就非常值得其他傳統出版企業借鑒。第一,重點布局教育類產品。在資源類產品方面,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將其教材全面實現了數字化,并且開發了多種版本,包括光盤版、網站版以及社區終端版本。在平臺和軟件方面,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開發了多種學習類軟件,如智能英語學習系統,該系統不僅有單機版,還有網絡版,以及APP版本,用戶量非常可觀。此外,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在職業教育數字化方面也進行了布局。2012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收購了創壹軟件有限公司,將其更名為廈門鳳凰創壹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產品覆蓋教育培訓、科學研究、軍事模擬、城市規劃、航天航空、工業仿真、醫學仿真、工程技術以及網絡游戲等眾多領域。第二,多元化延伸產業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收購了第一家游戲公司,正式進入游戲產業;同時,其還進入了影視產業,如《富春山居圖》《左耳》均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影視公司的影片,《左耳》來自饒雪漫的同名暢銷書,投資僅有幾千萬,而票房卻高達5個多億,相對于圖書出版來說,收益相當可觀;此外,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還在電信、廣電和網絡上進行視頻運營。再比如,安徽少兒出版社在2015年時就與紫荊時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貝殼育德教育集團共同投資建立了時代紫荊教育投資公司,將數字教育出版的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到線下,通過開辦實體幼兒園推廣幼教產品以及幼教服務。今后,時代紫荊教育投資公司將會通過收購K12(基礎教育)機構,加大在幼教上下游領域的布局,進行數字教育出版產品的推廣。
數字出版對于傳統出版企業來說,是“危”,也是“機”。出版企業只有主動出擊,充分挖掘自身的優勢資源與業務,再抓住數字出版的機遇,在實踐摸索中明確轉型方向,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最終才能在數字出版中占領一席之地。
[1] 李云華,馬莉. 傳統出版業數字化轉型模式分析[J].媒體時代,2013(8).
[2]李自滿. 傳統出版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現狀及對策——以中國商務出版社為例[J].出版廣角,2015(5).
[3]鄭穎,周斌,張志強. 大型出版企業實現專業出版數字化的思考[J]. 出版發行研究,20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