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伊·麥德維杰夫
1999年8月9日,葉利欽簽署了任命新總理的命令,并對全國人民發表了電視講話。被葉利欽挑中的人,是當時最不起眼的聯邦安全委員會主席普京。葉利欽認為:“這個人完全能夠應付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可以干凈利落地完成任何重任。所以我不僅僅打算給他提供‘在官職上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我還想把皇冠給他戴上。”
非同尋常的“圈外人”
20世紀90年代后期,葉利欽越來越關注自己的接班人問題,據說總統辦公廳為此還專門制訂了一個計劃,從現有的行政官員或者政治家中遴選出有繼任資格的人來,以供葉利欽參考。普京進入總統辦公廳工作之后,也參與了該計劃的實施,不過,這些工作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味道。沒人能夠明白葉利欽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他是否滿意。這是當時可以接近總統的人的共同感覺,因此,在葉利欽面前,他們往往變得很緊張,回答葉利欽的問題時必須小心翼翼地斟酌字眼,生怕出現疏忽。

在葉利欽的印象里,只有普京不這樣。在面對自己時,他永遠都是一副泰然處之的態度。“他的這種態度反而讓我更想與他交談。”葉利欽在回憶錄中寫道:“普京的報告清晰、明了,堪稱典范,他努力不套近乎,有意不想讓我們之間的關系摻雜個人因素。他敏銳的反應能力讓我驚奇不已,他面對我的時候非常平靜,這讓我覺得這個人很沉穩,盡管他很年輕,在我看來,這個人完全能夠應付生活中的事情,可以干凈利落地完成任何重任。開始時我對他的人品還有點警惕,但是后來我就明白了,他就是這樣的人。”
普京的這種性格還體現在他對待“家族集團”的態度上。“家族集團”指的是葉利欽圈子內部的人員,這些人員有政治家、寡頭、葉利欽的親信以及親朋好友,他們主要集中在總統辦公廳、政府和議會。“家族集團”仿佛一把巨大的傘,蓋在整個俄羅斯的頭上。他們不僅僅通過總統來影響政府,甚至還直接參與其中,把持政府權力。當然,普京非常了解這個圈子里的所有成員,并與他們保持著一種不遠不近的關系,他沒有進入家族集團圈子,也并不想進入。
“我想把皇冠給他戴上”
根據葉利欽的敘述,向普京移交政權的決定早在1999年4月底或5月初時就做出了。葉利欽在回憶錄中寫道:“這不僅是出于政治分析,還因為普京領導聯邦安全會議和聯邦安全總局,我不能同他進行最后的、開誠布公的交談。他對我的計劃一無所知,對此我表示遺憾。我不僅僅打算給他提供‘在官職上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我還想把皇冠給他戴上。”
1999年8月5日,葉利欽會晤了普京,并向他說明了自己任命他為總理的這一決定。葉利欽向他解釋說,這樣做的動機最主要的是要取得國家杜馬選舉的勝利。普京對葉利欽說,他將遵從總統的意見,擔任總理職務,但是他承認,他不喜歡競選斗爭,也不想參與進去。葉利欽問:“如果讓你在最高的職位上,那會怎么樣呢?”普京遲疑了一下,“我不知道,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我沒有想過會有這種情況發生。”葉利欽在結束談話時說:“那你想一想,我信任你。”
順應民意的“政壇怪事”
8月9日,葉利欽簽署了任命新總理的命令,并對全國人民發表了電視講話。不出所料,普京被任命為總理不僅讓俄羅斯而且令國外的大多數政治家感到困惑。葉利欽說,他將普京視為自己總統職位的繼承人,并且正是普京“可以讓周圍人團結在一起,在新的21世紀復興偉大的俄羅斯”。葉利欽的話讓大多數政治家感到心情無法平靜,盧日科夫針對這件事說:“這簡直就是政壇怪事!”
盡管如此,普京的支持率仍在繼續攀升。競選總統看好率從8月的2%上升到9月底的15%,在10月底,普京成就總統的幾率達到了25%。而當11月底普京的看好率升至40%時,所有的觀察家和政治學家都認為,總理的個人成就率達到了“超越現實的高度”,不大可能再升高了。但在12月,普京的看好率接近了50%。這樣的支持率在俄羅斯政治家們身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當時,其他政治家面對這個數字已經不再感到慚愧,他們感到了絕望。于是,就連之前被認為最有希望當選的前總理普里馬科夫都宣布退出選舉。葉利欽自己也承認,1999年秋天,在大多數俄羅斯公民的眼中,總理而非總統成為他們安全的守護神,普京的行事風格和語言正好與國家大多數居民的情緒相吻合。葉利欽自己不可能做到這一點,他本人就是導致俄羅斯人激動不安和恐懼局面的一部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應該離開了。
葉利欽辭職了
12月28日,葉利欽錄制了自己傳統的全國新年賀詞。這天晚上,葉利欽將自己的辭職決定通知了亞歷山大·沃洛申和瓦連京·尤馬舍夫——自己辦公廳的兩位領導人。葉利欽指示他們兩人準備好相應的總統令和新的全國講話版本。隨后,他將自己的女兒塔季揚娜·季亞琴科叫來,告訴她自己的決定。12月29日早上9點,葉利欽再次請普京到自己的辦公室來,通知他交接日期,并討論了政權移交的具體技術細節。直到12月31日清晨,葉利欽才對自己的妻子奈娜說了自己的辭職決定。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提前卸去總統職務,并任命總理普京為代總統。“我即將離開……”在致俄羅斯人民的電視講話中,鮑里斯·尼古拉耶維奇·葉利欽幾次重復了這句話。在俄羅斯,占據政治舞臺整整10年的葉利欽時代結束,他是在1999年最后一天主動辭職的。在轟鳴的禮炮聲中,俄羅斯的一個時代成為了過去。這是20世紀中,俄羅斯第一次在沒有革命和流血,沒有宮廷政變或陰謀中結束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