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鈺
外貿發展推動人民幣“入籃”
文/本刊記者 王鈺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與中國外貿行業發展密切相關
2015年12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下簡稱“IMF)”正式宣布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以下簡稱“SDR”)貨幣籃子。2016年10月1日,新的SDR貨幣籃子正式生效。根據IMF執行董事會的決定,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的權重將達到10.92%,排在美元的41.73%、歐元的30.93%之后,領先于日元的8.33%、英鎊的8.09%,成為SDR中的第三大儲備貨幣。
2007年6月,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中國香港地區,也正式開啟了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在過去的9年里,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甚是穩健。從人民幣債券“走出去”、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再到建立人民幣海外清算銀行、人民幣“入籃”等,一切成就都證明了人民幣的實力,也使人民幣獲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外貿行業功不可沒。在外貿行業的“黃金10年”期間,國務院逐漸在全國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2011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同時,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也擴大至全國范圍。
時間來到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此后,人民幣全球清算網絡頻頻布局。據統計,在目前的中國貿易結算業務中,已有18%是通過人民幣直接結算的,而這一占比在2010年只有2%。
我們相信,這絕非巧合。正是因為隨著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讓更多人了解人民幣,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基礎。換言之,人民幣國際化的前進進程與中國外貿行業的快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2001年11月
我國經歷15年的復關和入世談判后,世界貿易組織第4屆部長級會議在多哈以全體協商一致的方式,審議并通過了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決定
2009年7月
國務院6部門發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
2011年8月
人民銀行明確表示,河北、山西等11地的企業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至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2013年9月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上海自貿區”)正式成立,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包括25家企業和11家金融機構
2015年5月
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在當前國際環境和國內發展條件都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指導今后一段時期我國外貿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鞏固外貿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
2016年10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將人民幣納入其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中國香港地區。此后,內地多家銀行先后多次在香港地區發行2年或3年期的人民幣債券
2010年6月
國務院6部門發布《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范圍將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區市,境外結算地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
2011年12月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顯示,加入世貿組織10年,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從4.3%提高到10.4%,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其中貨物進口年均增長22%,規模增長了4.9倍
2014年3月
商務部網站發布消息稱,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統計,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
2016年9月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授權中國銀行紐約分行擔任美國人民幣業務清算銀行。至此,中國已在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士、韓國、新加坡、阿根廷和南非等23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人民幣業務清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