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耿曉龍
1.身份證號:410185199010124514 2.身份證號:410185198912197013
建筑節能新技術在工民建中的應用研究
1.???2.耿曉龍
1.身份證號:410185199010124514 2.身份證號:410185198912197013
建筑節能施工技術在施工的過程中本著綠色、環保、節能、無污染、經濟消耗低的原則,盡可能減小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建筑節能施工技術不僅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同時也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后工作者,我們必須在施工的過程中采用節能施工技術,才能在綠色、環保的理念倡導之下建筑符合現代化要求的綠色建筑。這也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重視研究。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建筑節能新技術在工民建中的應用,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建筑工程;節能新技術;應用
1)小區規劃。進行小區規劃時,要從整體角度出發進行規劃。當小區的總建筑面積不變時,密度較低,容積率較高對于節能環保工作比較有利,另外要注意小區的通風情況。2)建筑選址。建筑選址工作對于綠色節能技術的實現非常重要。在進行建筑選址時,要對日照、通風等問題優先考慮,另外要對地形、地貌和風向等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保證建筑選址的效果。例如建筑的選址在向陽地段時,要充分考慮日照的影響,另外要注意不能選擇洼地或者山谷等,防止出現霜洞效應。3)建筑單體。進行建筑單體設計時,要盡量選擇現場的自然樹木降低熱符合效應,同時要對建筑使用功能區進行科學的劃分,從而為建筑通風提供條件。4)配套設施。建筑的配套系統對于建筑功能的實現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要加大對新風系統的設計,同時提高對自然能源的使用。
2.1 新型墻體砌塊材料
新型墻體砌塊材料使用空心加氣砲塊,砲塊熱介質被中間的空氣隔斷,顯著降低了熱量傳遞性能,減少室內外熱流通交換量,保溫性能良好。
再生混凝土空心砲塊是新型節能墻體砌塊材料的典型代表,應用廣泛。它以混凝土為再生骨料,加入粉煤灰、礦渣、砂石、冶煉渣、硅酸鹽水泥等制成,中空加氣。不僅具有墻體材料應有的強度,抗震抗裂,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重量輕易于運輸和施工,還可以起到建筑廢料充分回收利用、解決建筑垃圾污染破壞環境的突出問題.表1為某再生混凝土空心砲塊的具體參數。

表1 再生混凝土空心砲塊性能參數
以廢棄混凝土塊制造的再生混凝土空心砲塊墻體材料,比市場上天然骨料的原料價格要低20~30元/m3,加上所使用的其它材料如粉煤灰、礦渣、水泥等,使得混凝土空心砲塊的整體造價要比一般的空心砲塊低10%~20%左右,顯著降低了建筑成本。
2.2 外墻保溫節能施工技術
在外墻保溫節能施工前需備好節能材料: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粉煤灰、聚苯板等。其次是節能材料的加工:先在墻體外側澆筑一層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并用抹子將混凝土抹均勻,再將聚苯板粘貼在玻璃纖維增強混凝土上,然后將聚苯板按預定的位置對齊。用粉煤灰填補縫隙,并用力按壓聚苯板。后是節能材料的養護和安裝:在聚苯板面刷好界面劑后,用玻璃纖維網布橫向鋪于聚苯板。之后用鏝將拌好的砂漿均勻抹于聚苯板整體表面,在抹壓過程中注意避免刮破網布。在聚苯板粘貼施工完成24小時后,用砂紙把半封不平整的地方打磨平整,后用錨固件將聚苯板固定,要求用沖擊鉆鉆孔,固定過程中注意保持聚苯板與外墻的平整。
2.3 屋面節能施工技術
進行屋面綠化保溫方式包括苗圃式、棚架式、及蓄水養殖式,其中,苗圃式是在屋面防水層上用磚或砌塊筑床埂,以形成苗床,而床埂下每隔一定的間距設置排水孔,苗床內鋪設一定厚度的種植介質,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環境種植花草、小型果樹及中草藥等。棚架式適用于較低的工民建建筑,即直接利用地面種植攀緣植物,以形成綠色蔭棚。蓄水養殖式是在蓄水屋面的水面上養殖繁殖能力較強浮游類植物,也可同時養魚。屋面綠化保溫技術不僅能改善空氣質量,還能降低工民建建筑周圍環境的溫度,使建筑內部空調容量減少。第二步是進行屋面倒置保溫:把屋面中的防水層和保溫層顛倒鋪設,且將保溫層設置在防水層上,并要求保溫材料是憎水性的,如擠塑聚苯乙烯保溫隔熱板。
2.4 屋頂綠化技術
屋頂綠化技術的植草水泥以火山巖菜為骨料,配合一定的添加劑,調和硅酸鹽水泥,混合草種后成型種植.火山巖衆骨料內含植物生長所需養分,骨料質輕多孔,孔隙率高,氣體流通順暢,還可保持水土和營養,有利于種子的生長.植草水泥通過灌溉護理,兩三周便可長成一片綠蔭,種子成活率高,四季常青,全年綠化期可達十個月以上,青草壽命可達7~10年左右。此外,由于草坪草根深在混凝土縫隙中深藏,外部載荷對其影響較小,可以承受巨大的壓力而不損壞.植草水泥在綠地廣場或屋頂的應用逐漸廣泛,屋頂綠化技術的節能減排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
2.5 太陽能技術的應用
太陽能資源屬于天然能源。太陽能資源的應用,契合了人們所倡導的綠色資源觀。太陽能資源的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也不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人們通過對太陽能資源進行采集,進而進行加工轉化,應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首先,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的照明和工業生產需求,減少了我國電力企業鍋爐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減少了電能的消耗。其次,太陽能經過現代科技和設備的處理后,被轉化成熱能,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進行應用。人們不再通過煤炭或者天然氣燒熱水,減少了人們對煤炭和天然氣的使用。相較于傳統不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技術安全、便利,更加能夠滿足人們的現代生活需求。
總而言之,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建筑項目對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相應的對環境的破壞也越來越大。而當前環境保護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節能建筑設計的理念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建立起來的。節能建筑技術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內,通過科學的生產工藝、良好的建筑布局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達到有效降低建筑項目對環境影響的有效作用。這也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對其實現進一步研究探討。
[1]欒蘭.節能施工技術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7:225.
[2]趙文瑜.芻議節能施工技術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科技,2012,15:22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