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
年逾古稀,戰舞不休
米娜克希可能是印度喀拉拉邦年齡最大的戰舞卡拉里帕亞圖修習者,她學習和傳授這門古老的武術已經68年了。
米娜克希是喀拉拉邦遠近聞名的戰舞大師,當地人稱她這樣有修為的武術師為“古魯卡爾”。大約有150名學生在她的學校中學習戰舞。每年6~9月,她每天開課3節,傳授戰舞技巧,并“附贈”通過按摩緩解疼痛的手法。無論是格斗技術還是療傷技巧,都被記錄在一本巴掌大的冊子上代代相傳,因為歲月久遠,紙質脆弱,顏色黯淡。
不授課的時候,米娜克希就參加表演。她每年平均要參加60場表演。
米娜克希辦學校,第一原則就是“免費”。到了每個學年結束的時候,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向師傅奉上報酬。如今,她的一些學生自己也成了“古魯卡爾”。這些學生中有超過1/3是6~26歲的女孩。

米娜克希·古魯卡爾
卡拉里帕亞圖的演武場被稱為“卡拉里”,在這個長方形大廳里,墻上陳列著各種各樣的武器——匕首、盾牌、長矛、粗木棒,還有用于戰斗的刀具。其中最古老的一面盾牌被擦得閃閃發亮,那是米娜克希還是個小姑娘時學藝用的武器。
6歲那年,父親把她和姐姐送進了當地的“卡拉里”。多數女孩進入青春期就停止練習了,但米娜克希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父親鼓勵她一直訓練下去。
米娜克希嫁給了當地著名的“古魯卡爾”拉加萬。1949年,拉加萬成立了自己的訓練學校,鼓勵所有對這種傳統武術感興趣的人都來學習。米娜克希從17歲起就在丈夫的學校中授課。他的目標是讓戰舞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由神傳授”的古老格斗術
在北喀拉拉邦的歌謠和民間傳說中,有很多戰舞高手的身影。歷史學家梅農在《喀拉拉邦歷史研究》一書中寫道,卡拉里帕亞在中世紀很受歡迎,當時每個地區都有卡拉里帕亞訓練館,由古魯卡爾管理,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要在其中接受體能訓練。
16世紀初,葡萄牙旅行者阿爾特·巴博薩在喀拉拉邦北部目睹了學生接受戰舞訓練,并在游記中寫道,“他們在成年之前,每天要練習兩次,他們的身軀非常柔軟”。
在印度神話中,“戰舞之父”帕蘇阿瑪得到了濕婆神的親授,掌握了這門技藝。該國早期的巖壁畫上也能找到這樣的故事。喀拉拉邦的歷史學家皮萊則認為,今天看到的戰舞起源于11世紀,誕生于不同王朝的戰亂和紛爭。后來,殖民者為了保證當地人不會對他們的統治造成威脅,嚴令禁止了戰舞的學習和傳播。他們“假正經”的傳教士思維尤其反對女性修習戰舞。
梅農教授稱,從17世紀以后,人們對戰舞的興趣進入了低潮期。而禁止平民攜帶武器的規定,更是讓戰舞所需的各類兵刃只能藏在庫房中落灰。
戰舞的復興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但從業者需要當局的特批和許可證,才能使用武器。
“直到印度獨立之后,戰舞的接受度才重新提高。如今它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了。”米娜克希說。她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也是從6歲就開始學習戰舞,如今一個兒子已經成為“古魯卡爾”。“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練下去。”她說。而她矯健的身姿和靈活的步伐再次證明,在“古魯卡爾”面前,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靈感來自野外生存
在關于卡拉里帕亞圖的傳說中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武術起源于印度南部。

米娜克希·古魯卡爾與徒弟在示范
傳說中,身材矮小而結實的穆尼四處游歷,在野外生存時創造了戰舞。當時,印度土地上生活著大量的老虎等猛獸,令穆尼積累了充分的打虎經驗。直到如今,戰舞流傳下來的動作,尤其是南部流派的徒手搏斗中,仍然保留著很多與大型動物對抗的姿態和技巧。戰舞的動作借鑒了動物的姿態,卡拉里帕亞圖的8種基本擬獸形態就分別是象式、獅式、馬式、野豬式、蛇式、貓式、雄雞式和孔雀式。
穆尼將他總結出來的武術動作傳授給了在野外討生活的人們,戰舞由此傳承下來。現在,很多戰舞學校中會掛上穆尼的畫像,將他視為這門武術的創始人。
與人格斗是戰舞發展到后期的演化。除了野獸,蠻夷之地也有野人出沒,時常襲擊過路的旅人。人們將穆尼的動作加以變化,在遭遇野人時用以自衛。由于戰斗的對象不同,這門武術的動作也發生了轉變,主要體現在搏斗姿態從下蹲為主,改為站立為主。
與野獸搏斗時,只需要展示強大的戰斗力就能將其嚇跑。“野獸的目標只是找口吃的,一旦你顯示出自己是難以入嘴的食物,它自然會放棄,轉而去找容易下口的東西。”一家開設戰舞課程的瑜伽館介紹戰舞歷史時稱。
最時髦的健身方式
寶萊塢女演員帕麗萊蒂·曹帕拉減肥效果明顯,除了改變飲食結構、日常排毒和規律地前往健身房,曹帕拉還嘗試了游泳、瑜伽和戰舞課程。她對后者的評價尤其高:“它讓我更加柔韌和健壯,而且訓練了我的耐力。”
練習戰舞對敏捷和柔韌要求不低——很多動作需要將身體扭曲成不可思議的角度,因此必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從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的《瑜伽經》和肚皮舞中,戰舞也吸取了一些動作。如今,從戰舞的很多姿勢和步伐中仍然能看到瑜伽與舞蹈的影子。

格斗戰舞
和中國的太極拳相似,戰舞除了是強身健體的鍛煉形式,也具有表演性和觀賞性。在南北兩個流派中,南方戰舞只修習空手搏斗,北派則借助武器,最常用到的包括矛、盾、劍和弓箭。當然,技術高超的武士可以用戰舞殺人,因此幾乎所有“古魯卡爾”都遵循的古訓就是:“最兇狠的技術,只傳授給最冷靜的人。”
印度戰舞已成為現存的最古老格斗術之一。斯里蘭卡的武術“阿剛普拉”也有戰舞的影子,側面反映出,這種格斗術在輝煌時期曾如何影響印度之外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