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
摘 要:在房屋建筑工程的開展中,混凝土是施工基礎,而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將直接影響房屋工程的整體質量。在房屋建筑工程工期長、施工復雜等因素的限制下,容易出現突發性問題,為保證其施工質量,需要積極研究并加強混凝土施工相關技術的有效應用,結合工程的實際要求,重視不同施工環節之間的配合,最終保證房屋建筑的質量與施工效率。
關鍵詞:房屋建筑 混凝土 施工 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7(c)-0020-02
1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原材料控制不當所引起的主要問題
混凝土主要是依據一定的比例來均勻攪拌化學外加劑、水、水泥等物質。所以原材料的性能及質量水平都會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當前大部分房屋建筑施工企業都使用的是商用混凝土。然而商用混凝土經過長途運輸之后,極有可能導致其水灰比變大,出現變稀的現象,嚴重地影響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同時在施工現場使用的砂石等未清理干凈,導致砂石含泥量過高等,這樣勢必會對混凝土調配的比例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如果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時候,使用過少的水泥漿,容易導致凝固的墻體上出現麻面等問題。這樣不僅影響到建筑的外觀質量,還會導致建筑結構的承重力下降,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無法確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
1.2 混凝土施工工藝不當導致的問題
(1)模板工程質量問題。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首先要進行模板工程的組合及安裝工序。在進行模板工程的組合及安裝的時候,必須嚴格依據相關施工工序進行操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誤差。模板工程主要包含了模板的制作,模板的拼裝及和模等工序。其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現質量問題,都會對整體施工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如出現變形、蜂窩麻面及漏漿等問題,嚴重地威脅到混凝土構件的整體強度及性能。(2)澆筑及振搗混凝土。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時候,需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拌合的時間,確保充分地實現水化反應。若在混凝土配合比及拌合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成型長度。同時混凝土的振搗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密實度及完整度。
1.3 養護方法不當
混凝土的養護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道工序,其主要是通過混凝土的溫度及濕度進行有效控制。但是部分房屋建筑施工單位,在施工混凝土結構的時候,在夏季高溫時沒有做好相應的降溫處理工作,在冬季低溫的時候沒有做好相應的覆膜保溫工作,這樣就容易導致混凝土部位內外結構和強度存在一定的問題。同時部分施工單位未做好混凝土結構的保濕工作,導致房屋建筑混凝土表面出現干縮裂縫,不僅影響到建筑物結構的外觀質量,還嚴重地影響到建筑結構的整體安全性能。
2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
2.1 嚴格控制材料質量
材料質量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嚴格把關拌制材料的質量檢查,加強質量控制和檢測工作力度。做好水泥原料和砂石原料的選用工作。混凝土的強度受到水泥的強度和水灰比的影響十分顯著。所以嚴格審核水泥的信息指標是控制原材料質量的首要任務,如水泥的品牌,生產產地、類型、標號、細度模數及含泥量等指標,不僅要核查以上信息指標,同時還應抽樣檢驗水泥樣品。運用預調制實驗進行水泥的驗證,確定其信息指標是否屬實。此外,還應該不斷提高質檢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嚴格落實相關粗細骨料的抽查復檢工作,嚴禁不合格原材料流入施工現場,從源頭上做好混凝土質量關。(2)優化級配設計,結合房屋建筑工程實際,設計相應的混凝土級配,確保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能夠滿足工程需求。(3)正確合理使用外加劑。外加劑雖不是混凝土的主要組成成分,但是其對于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的影響卻是十分明顯的,能夠有效提升混凝土某方面的實際功效;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外加劑對于混凝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其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某方面的實際功能,但是由于其種類和摻加量的不同,在具體施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嚴格控制其中砂石、外加劑、水泥等成分的配比,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水質酸堿、外加劑性質、骨料級別和細度模數、水泥品質等。
2.2 混凝土裂縫處理技術
2.2.1 豎向、傾斜構件的澆筑
建筑工程的構件通常分為豎向、傾斜等不同情況,因此,在建筑時也需要有所區別。豎向結構的建筑通常分層進行,一組接著一組循環澆筑;同時,需要注意澆筑過后必須進行壓實處理。而對于傾斜結構,通常采用混凝土下料技術、振搗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實地考察相關數據,從而避免澆筑出現偏差。
2.2.2 控制混凝土澆筑速度與溫度
混凝土澆筑速度與溫度的控制至關重要,如果澆筑過快,則可能導致鋼筋面、墻體、梁板與柱體交界的地方出現裂縫問題。當前許多的建筑采用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有效防止裂縫,必須積極重視澆筑施工過程中,對于澆注速度的控制。正常的情況下,施工環境的溫度越低,就越容易控制混凝土澆筑產生的內外溫差,可以將澆筑的溫度控制在 35 ℃以內,然后指定科學的澆筑施工方案,選擇在合理的澆筑時間,實施建筑施工。
2.3 促進混凝土構造的技術優化
控制混凝土工程構造的關鍵,就在于施工技術的優化與發展,以遵循混凝土施工設計為前提,通過調整、創新相關施工技術,提高技術水平,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例如,對于房屋建筑孔洞結構的施工,則需要通過優化相關技術,控制混凝土收縮量,從而避免應力集中于孔洞,導致裂縫;而對于房屋建筑的轉角部分,則可以通過適當的技術處理,優化其端面形式,控制混凝土本身配合比與澆筑厚度,防止出現開裂和脫落現象;對于房屋的應力集中區域,則可以適當增配鋼筋、鐵絲網,用于提升應力承載能力和表面的抗裂能力,從而保障房屋建筑的工程質量。在澆筑完畢混凝土之后,因水化熱的散發會導致混凝土的表面的溫度比外界的氣溫高,以此在混凝土的表面上產生較大的拉應力。此時需要及時拆除模板,以便降低表面的溫度,避免表面出現裂縫現象。所以,在實際工程施工中,必須盡早拆除模板,不僅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周轉效率,還能降低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的可能性。
2.4 加強養護技術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之后,還需要重視后期的養護。做好混凝土的后期養護工作,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加強對于澆筑施工現場的管理,在房屋建筑的施工各個環節中,做好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與保障。(2)加強對于混凝土施工過程的嚴格督導,尤其需要針對一些細節的混凝土部件施工,必須明確其施工工藝,以避免造成構件負重問題,影響整個工程的結構要求。(3)后期養護工作主要在于控制混凝土的濕度與溫度,可以在施工結束后,采取相應的保濕、保溫養護措施,避免混凝土的溫度過高或過低,從而防止形變或開裂。所以應定期對混凝土結構進行灑水,并做好保溫養護工作,以便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降低混凝土的降溫速度。同時,在澆筑完畢混凝土之后,還需要不間斷地對梁板的表面進行灑水養護,且溫度維持的時間不能低于15 d。
3 結語
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環節,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房屋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水平及結構安全。首先,應嚴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質量,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其次,應做好施工過程中的澆筑、振搗、模板工程等工序的施工質量控制。最后,要做好混凝土的養護管理工作,避免出現裂縫、蜂窩麻面等質量隱患,確保房屋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及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駿馳,王希文.關于加強土木工程施工項目質量控制的對策淺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1(16):263.
[2] 陸阜明.對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5):21.
[3] 章升文.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管理對策[J].低碳地產,201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