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薇
(撫順市公路運輸管理處 撫順市 113006)
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黃 薇
(撫順市公路運輸管理處 撫順市 113006)
分析了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闡述了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對策及未來物流業發展趨勢。
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目前,物流已經成為國際經濟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物流既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服務行業。隨著經濟的不斷快速發展,商品數量的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均購買力的逐步上升等,這些都改變了物流的發展現狀。物流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逐步被重視起來,人們關注的重心也從商品的制造轉移到了商品的流通上來,是否具備高效、順暢、便捷、迅速的物流,將直接影響經濟的運行效率,所以發展物流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的物流術語標準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存儲、采購、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與控制的過程。
現代物流不僅僅注重的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貨物的配送問題,而且還注重從供應商到生產者對原材料采購的問題,還有生產者本身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運輸、存儲、加工等各個方面的問題,全面地提升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的問題。因此,現代物流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的,把生產、運輸、銷售、包裝、流通加工等統一起來考慮的一種戰略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消費需求個性化趨勢的增強,競爭機制的設立,各個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對物流行業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國政府逐步開始重視物流的發展,逐步對一些老的運輸企業進行改建和重組,促使他們不斷地提供新的物流服務,而且還出現了一批新的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物流企業。我國的物流行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目前還沒有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總的來說,我國物流的發展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近些年來,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認識到物流發展的重要性。
物流產業是由多個部門組成的綜合性的產業,其產業結構復雜。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物流行業也迎來了嶄新的春天?;A設施方面逐步完善,我國的公路里程位列世界第三;鐵路運力位列亞洲第一;在水運方面,我國港口的吞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位列世界第五;民航也新擴建了一些機場,以及一些航線的增開,使航空的運載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配送體系方面,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大批有規模的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的物流行業從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轉變,第四方物流也漸漸興起。我國目前物流的發展環境明顯得到了好轉。
第一方物流(1PL)是指生產或流通企業自身來做物流各方面的運作,如倉儲、運輸等。生產企業擁有自己的倉庫、車輛,不依靠任何的社會化的物流服務。第二方物流(2PL)是指那些自身沒有車輛、倉庫,雇傭車輛、倉庫來做貨物的倉儲、運輸,是屬于功能性的、比較單一的服務企業。第三方物流(3PL)是指生產企業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生產任務完成好,把自己的物流方面的工作以合同的方式交給能夠提供專業服務的物流企業,也就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貨物的倉儲、運輸、搬運、包裝等。
第四方物流(4PL)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是政府為了促進地區物流產業的蓬勃發展,而搭建的一個能夠提供共享和發布信息的物流平臺,以此能夠領導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但第四方物流在中國的發展剛剛興起,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基礎設施的落后、管理體制不健全、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人才缺乏等。要想發展好第四方物流,就需要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人才的培養等等。
但我國的物流體系仍存在很多問題有待改善,物流企業規模小,物流管理不集中,我國的物流在各地區之間被分割成若干的部門和地區,各自之間自成體系,缺乏整體的物流規劃,大多數物流企業運營方式單一,缺少綜合性的物流公司,無法形成協調、統一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使得貨物的倉儲、運輸、配送不能有效結合起來運作,以至于物流成本大大提高,物流速度大大降低,環節上的浪費嚴重,管理成本也加大,物流資源不能得到科學、充分、有效的統一分配,從而導致了我國物流企業的競爭力不強,阻礙了物流產業進一步發展。
與此同時,我國物流基礎設施仍然不足,尚未建立起布局合理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物流園區和物流技術裝備等建設尚有待提高;人才培養、物流技術、物流標準不能完全滿足物流發展的需要,物流服務集約化和一體化程度亦不高。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對于物流方面的知識相對匱乏,還處于摸索階段,缺乏物流專業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F代企業的內部物流管理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信息化決定了現代物流的發展,但現在我國很多物流企業在日常管理中還在沿用傳統的人工作業,因而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效率。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強,各物流企業面臨的競爭特別激烈,由于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大大加強,使得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現代物流發展對本國在經濟等各個方面的影響??v觀世界,物流業被看作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物流業的發展程度可以衡量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雖然近些年我國物流發展很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物流的整體水平還不高。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管理模式已經由原來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模式轉變,物流作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高的物流成本一直阻礙著企業的發展,一套完善的內部物流體系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還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隨著企業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降低物流成本、完善企業內部物流管理已經成為各個企業競爭的重要手段。
在快速發展的信息經濟時代,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立足現在,展望未來,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這是企業得以生存的本質所在,也是企業內部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1)企業內部物流應以信息技術為核心
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物流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應以信息技術、運輸技術、裝卸搬運技術等為支撐。其發展趨勢為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集成化。高新技術對現代物流企業內部的發展尤為重要,它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比如Walmart運用了BarCode(條形瑪)、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ITS(智能交通系統)等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進行了成功的整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2)綠色物流是企業內部物流發展的趨勢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也在逐步惡化。如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現在人們逐漸開始意識到地球只有一個,不能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這種環境下,“綠色物流”的概念應運而生。綠色物流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①合理制定運輸、配送計劃,采用對環境污染小的方案。統一集貨、統一送貨,減少空載率,采用排污小的貨車車型,減少污染,提高運輸效率,實現“零庫存”,降低物流成本。
②政府應當制訂相關的綠色物流法規。政府應當加強對綠色物流的管理和控制,制訂一些關于綠色物流的法規和政策,用來控制物流活動產生的污染、排放的廢氣等。
③加大力度培養物流方面的人才。我國物流專業方面的人才相對不足,高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必須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綠色物流才可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3)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實現物流一體化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于受到季節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對物流的需求與企業內部物流的供給往往不會同步,存在一些偏差,可能會出現物流資源的短缺或閑置。我們要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要利用外部資源。當物流供應短缺時,我們就要利用“第三方物流”來補充這個“缺口”,當物流企業內部資源閑置時,我們自身來“扮演”“第三方物流”的角色,避免造成內部資源的浪費。這種靈活的整合方式是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4)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是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方向
21世紀是中國物流企業高速發展的時期,要想使自身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蛻魧Ξa品和服務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的趨勢,這就要求現代物流企業制定一套針對每一個或每一類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方案。個性化的服務已經成為一種關乎現代物流企業生存的營銷理念。
現在,更多的物流企業應當清楚地看到自己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看清楚中國物流企業的變化趨勢,從而重新思考自己的業務和市場。各物流企業一定要用積極的和變化的態度來定義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正在朝著成為物流發展最迅速最有潛力的國家而努力。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of China
HUANGWei
(Fushun City Road Transportatio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Fushun 113006,Chin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logistics and problems existed a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future logistics are elaborated.
Logistics; First party logistics; Second party logistics; Third party logistics; Fourth party logistics
1673-6052(2016)11-0076-03
10.15996/j.cnki.bfjt.2016.11.022
F252.5
B